首页 理论教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茱萸指什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茱萸指什么

时间:2023-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历九月九日,因月日都是九数,故名重九。而九日登高,也以节日的形式出现,游乐之意多,避灾之意少了。蒲在华山以东,故诗题称留在家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说“每逢”,可见不止是今年的九日,也不止是九日,任何佳节,都会思亲。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农历九月九日,因月日都是九数,故名重九。根据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九是阳数,故又名重阳。这一天,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习惯,相传起于东汉。据《续齐谐记》所载,那时有个桓景,从费长房学道。有一年,费对桓说,你家在九月九日那一天有灾祸,必须每人做一个彩袋,内盛茱萸,系在臂上,登上高处,饮菊花酒,就可以避免了。桓遵从了费的教导,晚上回家,看到家里养的鸡、犬、牛、羊都死光了。封建社会,人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天灾人祸很多,谁不想设法避开呢?因此,就逐渐形成一种风俗了。后来,系在臂上的茱萸,改为插在头上。而九日登高,也以节日的形式出现,游乐之意多,避灾之意少了。

王维是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后来迁居于蒲(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在华山以东,故诗题称留在家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据旧注,他作此诗时,才十七岁。诗人少年时代曾游历长安和洛阳,此诗当是他出游之时所作。

这是一首千百年来传诵人口的诗,次句变成了一句成语,广泛地被人引用,因为它表达人人容易遇到的事实和人人容易产生的心情。

首句点明作客,说“在异乡”,而且是“独在异乡”,可见一人孤居独处,既无亲戚往来,又无家人同住,其孤寂比一般作客的人更甚,所以再接以“为异客”三字,加强气氛。这句分量沉重,但脱口而出,又十分自然,一点也不刻画做作。次句写思亲。说“每逢”,可见不止是今年的九日,也不止是九日,任何佳节,都会思亲。在古代汉语中,亲字单用的时候,往往偏指父母,此处也是如此。说“倍”,则可见虽是平常日子,也无时不思亲,而佳节来临,则加倍想念。只用“每逢”与“倍”这三个虚字,就不但写出了佳节思亲,而且将平日无时不思之情也有力地暗示了出来。由于用字之精确,就使意思转深,感情加厚。它以流畅的语调,传出了深挚的感情,写出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人人心中所有,想说出来,但又未能恰当地加以表达的话,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三、四两句从对面写,是诗人想象中的情境。本来是自己佳节思亲,却偏不承次句说由念父母而思兄弟,而说在家乡的兄弟思念自己,已是翻进一层。而写兄弟的思念自己,又不明说,不直说,而是设想出一个动人的情景:今天是重阳佳节,在家中的兄弟必然会到山上去登高,也必然会每个人头上都插上茱萸,那么,他们在登高的地方,遍插茱萸的时候,就自然也必然会感到少了一个人,会极其结记“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自己了。不明说直说兄弟之怀念自己,而从插茱萸这一风俗生发,先用“遍插”,后用“少一人”,而对方相忆之情自见,自己相忆之情也就更为突出和鲜明了。

九日登高,插茱萸的风俗,自来是诗人们爱用的诗料,但如何处理,各具匠心。《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子美《九日蓝田崔氏庄》云:‘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子细看。’王摩诘《九日忆山东兄弟》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朱放《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有故不往》云:‘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此三人各有所感而作,用事则一,命意不同。后人用此为九日诗,自当随事分别用之,方得为善用故事也。”胡仔这番议论,是告诉我们,使用素材,必须服从于主题的需要,这在今天还是有其参考价值的。

在前面,我们读过王昌龄的《送魏二》和王维的《送韦评事》等,都是写的想象中的情境。这首诗也是如此,但又有所不同。前面的各首,是从现在预计将来的情境,其区别和联系在时间。这一首以及我们还要讲到的下面三首,则是从此地遥想彼地的情境,其区别和联系在空间。而其每用“遥知”、“想”、“忆”等字勾勒,使其间的区别和联系获致清晰的呈现,则又是一致的。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自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也是一个节日,在冬至后一百五日或一百六日,即清明前一、二天。据传说,春秋时,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多年,后来复国,分赏功臣,却把介之推忘了,致使他抱屈自焚而死。文公为了纪念他,在这一天禁止生火,大家都吃冷东西,所以称为寒食。韦应物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长安县)人,宦游异乡,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怀念在家中的几位弟弟,因而写了这首诗寄给他们。

首句写景,写时,写地,而着重于写冷。春雨已自生寒,禁火则要寒食,更无暖意,又加上宦游独处,因此寒意更深。从景、时、地三个方面,三种情况来形容,就不仅表现了天气、节候、环境之冷,而更其重要的,则是通过它们,流露了作者心情上所感受到的冷。次句是对处境与心理的补充。春天已到江上,枝头已有莺声。莺啼圆润,有如流水,当然好听,但也只有空斋独赏,仍觉无聊。二句极写自己的冷落孤寂。

三、四两句把笔掉转来,写想象中诸弟在家乡的情况。杜陵原是汉宣帝陵墓所在,为长安附近游乐之所。春光正好,他们这时,必然连袂出游,在芳草如茵的杜陵,把酒看花吧。以想象中诸弟在家乡春游之乐,对照自己实际上空斋之冷,而作客情怀,思亲情绪,自然流露。

白居易《邯郸至除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首诗的题目极为醒豁地概括了它的内容。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县。除夜,又称除夕,一般指农历十二月末日的夜晚,但在唐朝,冬至的前夜也可称除夜,此诗题中除夜,即指冬至前夜而言。

首句叙事,次句写思家。这思家的感情,不是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形象地加以描绘的。邯郸是当时相当繁盛的都市。冬至是一年将尽的节日。在热闹非常的都市里,却无心出外游览,而只是在驿舍之中,对着孤灯,抱着膝盖,让影子陪伴自己。诗人的这一幅自画像,不正好告诉读者他是归心似箭吗?

后两句继续刻画自己的思家之情,但仍不直说,而只是猜想家人也会同样坐到夜深,同样怀念自己。家人不止一位,所以还能够“说着远行人”,而自己则独在旅途,以影伴身而已。那就更加使人难以为情了。

此诗机杼,全同王维一首,但九日登高,一年只有一次,而灯前忆远,则家家如是,时时所有,因而所写情境,更具有普遍性。它无论在内容上,语言上,都自然朴素,平易近人,体现了诗人一贯的风格。

罗邺《雁》:

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疏水国秋。

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

这首诗是触景生情,托物起兴,以抒发故乡之思的。前两句写眼前景物。雁是候鸟,春北去,秋南来,栖息于汀洲之上,而汀洲上又正开着稀疏的红蓼花。诗人在傍晚时分,看到新来的雁子从汀洲的红蓼花中飞起,感到一片水国秋光,于是联想到雁子还能一年一度,去而复返,而人却长在异乡,因此更加想念起故园来了。

后两句写思乡之情,也是从对面着笔。由他乡之水国,想到故园之江楼,想到在今夜月光之中,必定有人在江楼之上,对月怀远吧。不写己之触景生情而忆在故园之人,偏写其人之对景登楼而念在异乡之己,不但见己之思乡情切,而且展示了一幅想象中的江楼望月图,情致也更丰满。

此诗后半也是用从对面设想和着笔的方法以深化主题,但前半不写自己的情况,而专写景物,托物起兴,引起想象,因景及人,故和上面三篇又有同中之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