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
孔融,字文举,汉末名士、文学家,为“建安七子”之一。性刚直,有异才,好宾客,恃才负气,喜抨讥时政。因非议曹操,被害,有《孔北海集》传世。
为文辞藻华丽,多用骈句,锋利简洁,言辞激烈,以才气取胜。曹丕《典论·论文》中评说:“体气高妙,有过人者。”
本文是孔融任少府时向曹操推荐汉末名士盛孝章的一封信。援引事实,指陈利害,随笔倾吐,淋漓酣畅;抒写爱才的心情,情辞恳切,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曹操接信后,即征孝章为都尉;惜征命未至,孝章已为孙权所害。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1,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2。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3。”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4,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5,而朱穆所以绝交也6。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7,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8,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9。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10,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11,剧辛自赵往12,邹衍自齐往13。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14,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15。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不悉。
注释:
1 公:指曹操。
2 盛孝章:汉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名宪,字孝章,曾任吴郡太守,为名士。被孙权所害。
3 桓公:即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当时狄人灭华夏族诸侯国邢,齐桓公派兵救之。齐桓公认为天下受封诸侯被灭,不能救助便是耻辱。
4 谈士:清谈之士,即名士。
5 吾祖:指孔子,孔融是孔子二十世孙,故云。损益之友:孔子曾说过“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话,这里说盛孝章如此危险,无一友援手,朋友何益?
6 朱穆:东汉人,字公叔,感叹世道浇薄,曾作《绝交论》。
7 九牧:九州太守所辖之地,泛指天下。
8 燕君:指燕昭王。市骏马之骨:买来千里马的骨头。
9 绝足:绝尘之意,指千里马。
10 郭隗:战国时期燕国人,曾为燕昭王求士出谋划策。
11 乐毅:战国时贤士,因燕昭王招贤而从魏国到燕国。
12 剧辛:战国时贤士,因燕昭王招贤而从赵国到燕国。
13 邹衍:战国时贤士,因燕昭王招贤而从齐国到燕国。
14 向使:假如先前。
15 北首燕路:面朝北而往燕国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