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眉战役烈士陵园位于陕西省眉县常兴镇陇海铁路北1公里处。背靠渭北高原,面对巍巍太白,四面田野,嘉禾茂盛,甬道两旁,高高耸立的两行塔柏犹如威风凛凛的列阵将士,庄严肃穆地迎接四面八方前来祭奠烈士的游客。远远便可望见雄伟的纪念碑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走进园区,松柏挺秀,丹桂飘香,绿草如茵,花果交替,环境优雅,庄严肃穆,在苍松翠柏丛中安葬着为解放大西北而英勇献身的623名扶眉战役烈士的忠骨。
扶眉战役烈士纪念碑
扶眉战役是新中国成立前为解放大西北奠定基础的一场重要战役。战役由毛主席运筹帷幄、调兵遣将,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亲自指挥。1949年5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遵照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出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胜利解放了西安。西安解放以后,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急令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并纠合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部妄图反扑西安,阻止我军西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二兵团和十八、十九兵团,在彭德怀司令兼政委的指挥下,运用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思想,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实施“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作战方针,于7月10日在以扶风、眉县为中心,东起咸阳,西至宝鸡,北涉西兰公路,南临秦岭北麓的广大地区,向胡宗南主力发起总攻。经过四天昼夜激战,一举歼灭了国民党1个兵团部、4个军部、1个师部、8个整师和3个团,共计44060余人,解放了眉县、扶风、岐山等九座县城,并于7月14日解放了宝鸡。扶眉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大西北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打开了北大门。在这次战役中,我军指战员英勇杀敌,浴血奋战,为夺取胜利伤亡4700余人,其中3000余人壮烈牺牲。
为了铭记先辈的丰功伟绩,永远纪念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英勇捐躯的革命烈士,扶风、眉县、岐山三县人民政府倡议联合修建扶眉战役烈士陵园。1953年,经宝鸡地区专员公署批准,三县政府在眉县常兴镇郭河村征用土地47亩,筹建扶眉战役烈士陵园。随后,三县人民开始调查、登记、确认,先后共找到623具烈士遗骸、遗骨,并陆续迁葬于园内,陵园于1955年建成。1964年初次对陵园进行修葺;1967年砖砌了围墙;1972年由省民政厅拨专款,修建了战役纪念馆和烈士纪念碑;1984年三县人民政府筹资对纪念碑进行了维修;1988年、1995年省民政厅拨专款先后修建了陵园门楼,硬化了门前道路;1997年,三县群众募集资金,省民政厅再次拨专款,对烈士纪念碑进行了改建装饰,使纪念碑整体更显庄严雄伟;2001年,在中宣部、文明委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共眉县县委、县政府按照长安大学对陵园的规划设计,拓宽了陵园门前道路,修建了牌楼、停车场、烈士名录碑,改建了烈士墓区;2002年,修建了纪念园、纪念亭、战役群雕、烈士雕像、彭总雕像、将军雕像,硬化了纪念碑广场,重新扩建了扶眉战役纪念馆,并对陵园整体进行了绿化、美化;2005年,经省发改委立项,省财政厅、省民政厅拨专款修建了多功能电教大厅、接待中心和宿办楼;2007年在陕西省军区的大力支持下,经解放军总装备部批准,兰州军区、陕西省军分区分别向烈士陵园赠送大炮4门,成都空军司令部赠飞机1架;2008年陕西省旅游局拨款修建了游客服务中心;2009年在中央发改委和民政部的关心支持下,拨专款对陵园烈士纪念碑、纪念广场、战役纪念馆、纪念亭、牌坊、烈士墓区等,进行了维修、保护和改造。
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呈对称分布,由引导区、游客接待中心、烈士群雕广场、纪念园、纪念碑广场、烈士墓区、战役纪念馆、廉政教育展厅、电教大厅九部分组成。
由引导区缓缓北行,即可看到“扶眉战役烈士陵园”八个耀眼的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这八个大字由原西北野战军一兵团司令员王震将军亲书。
进入大门,中轴线上依次为战役群雕、扶眉战役烈士纪念碑、彭总雕像、扶眉战役纪念馆。
战役群雕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战役群雕石像。群雕刻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满怀必胜信念,冒着枪林弹雨,英勇不屈,顽强奋战的战斗画面,将人们的思绪一下子带进了战争年代。整个雕像显得质朴雄浑,人物表情刻画得细腻生动,令人深思,催人奋进。底座下方正面刻有战役经过路线图,左右两侧分别嵌入“缅怀先烈”与“开创未来”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揭示了群雕的主题含义。
烈士纪念碑
位于群雕后方,处于整个园区中心位置。碑高19.49米,寓意战役发生于1949年。碑身正面雕刻着“扶眉战役烈士永垂不朽”十个大字,碑阴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参谋长傅全有将军撰写的碑文。碑座下方四周刻有表现战役经过的浮雕,碑身全部用天然大理石和花岗岩制成,在蓝天白云之下,苍松翠柏之中,显得格外高大雄伟,庄严肃穆。
矗立在纪念馆前的彭德怀雕像
彭德怀雕像
位于烈士纪念碑与战役纪念馆之间。彭总手握望远镜,目视前方,神情镇定,一副指挥若定、凛然威武的庄严神态。
战役纪念馆
位于园区北端,是整个烈士陵园的主体建筑,共分上下两层。战役纪念馆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庄严肃穆、典雅大方,展馆内分为战前形势、战役准备、钳马打胡、欢庆胜利、革命烈士、光辉历程、英雄模范、缅怀英烈等八部分,纪念馆展示着王震、刘华清、习仲勋、马文瑞、傅全有、贺敬之、阎揆要等领导的题词、题字,陈列着战旗、锦旗、奖章以及缴获敌人的部分武器和报话器材等烈士遗物千余件,主要有2兵团4军10师师长刘懋功、31团团长王学礼、营长马成林用过的望远镜,战斗英雄李珍吹过的军号,于建军烈士曾经用过的砚台,张遵吉烈士的家书,武德彪等烈士用过的图章,战斗英雄张福来、李锡贵的立功证书和用过的军毯、穿过的军鞋等,战役珍贵资料25卷、3442张。展览采用高科技彩色喷绘布展,图文并茂,电子沙盘多媒体演示、触摸查询系统多媒体展示等;光、声、电现代化手段实物展示,内容气势宏大,丰富多彩,展馆内还收藏有大批珍贵资料、历史文物、烈士遗物数百件和部分领导人、著名人士的题词,使你再次目睹扶眉战役雄伟壮观的场面,领略革命烈士的壮丽人生和英雄气概。
纪念馆前方及纪念碑四周陈设兰州军区及成都空军司令部赠送的大炮4门,飞机1架。
烈士墓区
位于纪念碑广场东西两侧,墓园由苍松翠柏分隔为A、B、C、D四个区,共有623名烈士长眠于绿草鲜花丛中。烈士墓碑由红色花岗岩石砌成,碑座上雕刻有烈士简要生平。
烈士雕像和烈士名录碑
纪念碑东西两侧的烈士墓区,矗立着扶眉战役参战烈士名录,共镌刻有1008名烈士姓名。在烈士墓区面向广场一方,分别竖立有扶眉战役中英勇牺牲的6位指战员雕像,西侧分别是刘永成、栗政通、周凤翔烈士,东侧分别是赵存仁、高存岳、何辉章烈士。碑座上刻有烈士生平。
扶眉战役纪念园
位于园区西南隅。园名由原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傅全有上将题写,园内竖立着一野司令部首长和西北军区领导彭德怀、贺龙、习仲勋、阎揆要、赵寿山、张宗逊等人运筹帷幄的浮雕墙和王震、杨得志、许光达、周士第等指挥扶眉战役的将军的雕像。
国防教育展廊
位于扶眉战役纪念园南端,分别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十大将及部分上将的简要生平事迹。
多功能电教大厅
位于大门东侧,厅内有高档电教设备和资料,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全面展示扶眉战役整个经过及相关资料,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大厅设置有座位,一次可接待200多人。
接待服务中心
位于大门西侧,主要是为参观者提供休息场所。
眉县烈士园
2013年,报经上级相关部门批准,将新中国成立后牺牲的眉县籍烈士统一迁葬于扶眉烈士陵园东北隅,战役纪念馆东侧。目前共安葬八位烈士,分别是:1960年因病去世的原眉县地下党领导人张衡;1961年执行任务时光荣牺牲的新疆某部少尉参谋王志荣;1985年勇救落水儿童牺牲的张勤社;1986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舍身救战友而牺牲的张新奎;1988年勇救落水青年而牺牲的马金良;1992年因扑救山火而英勇献身的杨志刚;2004年为救战友英勇献身的解放军96151部队战士王伟;2005年在战备飞行中因飞机失事而牺牲的某部航空兵云军毅。
扶眉战役烈士陵园主题鲜明、景色优美、设施齐全、环境舒适。集祭奠悼念、追思教育、休闲游憩为一体,是西北地区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命名的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是中共陕西省委、宝鸡市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陕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的省级文明单位,是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少工委命名的红领巾实践教育基地,是陕西省纪委、监察厅命名的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