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舒 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授临海尉。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赏 析
舒亶慈溪(今属浙江余姚大隐)人。他在历史上做过一件非常有名的事,就是弹劾苏轼,引发“乌台诗案”。
他的这首词前半部分写日暮登楼所见。“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芙蓉即荷花,荷花落尽,秋风江上,日暮远望,水天相接,烟波无际。客愁离思,于是随烟波荡漾而起。
这两句视野开阔,而所见残荷落日外景,则透示出一派苍茫萧索的情调。“背飞双燕贴云寒”,视角由平远而移向高远。正当独立苍茫、黯然凝望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一个“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
词的后半部分写景中开始喟叹。“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是说光阴荏苒,转眼又是岁暮。雪满京城,寂寥寡欢,唯有借酒遣日而已。长安,借指京城。“雪满长安”,既点时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气氛。雪夜把盏,却少对酌之人,岁暮怀人的孤凄心境可想而知。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顺势而出故人,老朋友,指公度。早晚,多义词,这里为随时、每日之意。
“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这两句是虚写,从对方着笔,心有同感,用情颇深。想象老朋友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我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吧。
他相信寄给老友一首词,老友也会给他寄一枝梅花。一个希望,如同等待一个盛大的春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