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典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意 译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谨记在心。一方面为父母高寿而欢喜,一方面又为父母衰老而忧惧。”
处 世 智 慧
孔子生下来没多久父亲就死了,十几岁时母亲又死了,对母亲的无限追恋,对父亲的无限渴望使他深刻了解父母对人类成长的重要性。
当今社会,很多人离开家乡去外面打天下,他们或因成功而忙碌,“没有时间看父母”;或因一事无成而羞于见爹娘。直到有一天,父母远行,再也无缘相见时,才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人不要在失去后才知道拥有的幸福,做子女时多爱父母一些,多想想父母,多看看父母,想想父母的年岁,想想父母到底还能陪伴自己几年,有些做法就会不由自主地改变了。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曾皙是曾参的父亲。在曾参七八岁的时候,他看见父亲正在地里锄草,于是他也拿把锄头跟在后面学,把瓜秧都锄断了,草却都留着。曾皙一看,生气了。这瓜秧可是从吴国拿回来的种子,珍贵得很。于是父亲就训了他几句。哪知曾参却回上嘴了,说什么瓜秧断了接起来照样开花结果。曾皙看他顶嘴,就拿起锄把照着他一顿好打。可是,由于父亲下手过重,没几下就把曾参打晕了。
父亲一看儿子被打晕了,后悔莫及,扑上去就使劲摇晃曾参,这才使曾参慢慢醒了过来。曾皙以为,这次曾参肯定会又哭又闹,因为这样才像一个正常撒娇的小孩子。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七八岁的孩子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直笑得父亲全身发毛:坏了,坏了,该不是刚才下手重,将他脑子打坏了吧?
然而,曾参却微笑着温柔地对父亲说:“以前我犯了错误,父亲大人您打得我好痛。但今天,我本该重重地挨板子,可是父亲您却下手如此无力,莫不是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吧?这样吧,您再打几下,我心才安啊。”
一听孩子这样说,曾皙想:这孩子的脑子可能真的给打坏了,刚才明明把他打昏在地,他还说打得不重。曾参为了给父亲证明自己并未打坏,还特意走进卧室,弹起琴来,以证明他安然无恙。
长大以后,曾参对父母更是加倍地孝顺,成为了一位众人皆知的孝子。
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便用牙咬自己的手指。这时,在外面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疼,心想一定是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起柴薪迅速地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于是曾参接见了客人,并以礼相待。
后来,曾参随从孔子到了楚国,但他再一次感觉了心里的疼痛。因此,他急忙辞别孔子回到家中探望母亲。母亲一见到儿子就说:“我太想念你了,你又远在千里,愁于无奈,再次咬了自己的手指。我儿果然回来,我十分欣慰。”
曾参是孝的楷模。他不仅著有《孝经》规范世人的言行,而且还身体力行,并提出了“慎终”、“追远”的主张。意思就是,要慎重地对待父母的死亡,对于老人的丧事,只要心诚且符合礼仪就行了,不必追求排场。关键在于,你是否在父母在世时进行了“厚养”,厚养胜于厚葬。因此,曾参在其父死后并未大肆操办,被后人奉为厚养薄葬的典范。汉代王符在《论侈葬》中说:“南城之冢,曾子非不孝。”
“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中国人常说“养儿防老”,孩子成年后回报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纵使因为工作、事业等各种原因和父母分开了,但我们仍可以曾参为榜样,当父母需要我们时,立刻不远千里回到父母身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