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谦
夜深来此倚阑干[50],千里楼台俯首看。
月到中天花影正[51],露零平地草光寒[52]。
气清更觉山川近,意远从知宇宙宽[53]。
长啸一声云外落[54],几家儿女梦初残[55]。
[诗人简介]许谦(1269-1337),字益之,号白云山人,浙江东阳人。晚年开门讲学,深入浅出,因材施教。及门弟子,见于著录者千余人,各有成就。许谦学识渊博,人称“白云先生”。有《白云集》。
[注释]
[50] 倚阑干—凭靠在栏干上。阑干,栏干。
[51] 天中—犹中天,天半。
[52] 平地—平坦的地面。
[53] 意远—谓胸怀旷达,意趣超逸。宇宙—天地。
[54] 云外—指高空。
[55] 儿女—指青年男女。
赏析
本诗为七言律诗,押寒韵,韵脚为“干”“看”“寒”“宽”“残”。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深夜登高远眺,感怀良多。首联“夜深来此倚阑干,千里楼台俯首看”从“夜”和“迎华观”两方面来点题。十五之夜,月光如水,夜已渐深,诗人独上迎华观,凭高远眺。颔联“月到中天花影正,露零平地草光寒”,写月夜登台所见之景,此时月亮已到中天,花影直洒地面,平旷的地面上,草上露光闪耀,倍增寒意。颈联“气清更觉山川近,意远从知宇宙宽”,侧重于所感,在清寂的气氛中更觉山川近在眼前,在这月夜思虑翻飞,更觉天地广阔。尾联“长啸一声云外落,几家儿女梦初残”,写道诗人情至深处,长啸一声,以抒胸臆,啸声渐渐消失在云际,在诗人登高难眠的深夜,却正是普通人家男女午夜梦回的时刻。诗人之长夜难免与普通人之长夜酣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忧思之深也自然溢于纸上。
本诗语言清丽,意境清幽,无限深情寓于写景之中,心有万千感怀,却仅诉之于二三意象,在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极好的控制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