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其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②,没在石棱中。
【注释】
①原题为六首,这里选了两首。②白羽:尾部或杆部饰有白色羽毛的箭。
【名家点评】
起句便全是黑夜射虎之神,不至“将军夜引弓”句矣。(潘德舆)
此借用李广事,见边帅之勇健。李广射虎事,仅言射石没羽,纪载未详。夫弓力虽劲,没镞已属难能,而况没羽。作者特以“石棱”二字表出之,盖发矢适射两石棱缝之中,遂能没羽,于情事始合。卢允言乃读书得间也。(俞陆云)
【精品导读】
《塞下曲》共六首,皆是五言绝句,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整队发令、战中狩猎等,气势雄浑壮阔,体现盛唐气象。此乃组诗中的第二首,借西汉李广典故,赞美边关将帅的勇健。
开头两句写将军正在夜巡,幽暗的林莽中忽然传来风的呼啸声,继而蒿草晃动。将军大吃一惊,以为幽林中有猛虎,于是敏捷地搭箭引弓。前两句塑造出了将军警惕果敢、临危不乱的形象。
三、四句诗人交代了将军夜引弓的结果:翌日清晨,将军派人到林中查看情况,只见他射出去的那支箭,竟然已经深深地刺进了坚硬的磐石里。
“箭入磐石而没羽”本有典可循。西汉名将李广外出狩猎时,见到草中巨石,误以为是猛虎,搭箭射去,箭入石内。卢纶袭用这一典故,并加以创新,别具新意。首先,李广见“虎”即射,勇猛有余而沉稳不足,但卢纶诗中的将军在射“虎”前有“引弓”的动作,可见其处变不惊;其次,李广射后即“视之”,卢诗中却等到翌日,又可见其沉稳自信;最后,李广射出的箭“中石没镞”,“镞”是箭头的意思,但卢诗中“白羽”都“没在石棱中”,言箭入石之深。由此可见,卢纶笔下的主人公,比飞将军李广还要沉稳镇定,自信勇猛。卢纶以声情并茂的语言,塑造了一位射技超群、有勇有谋的将军的形象。
摇其二
月黑雁飞高,单于①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
①单于:是古时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名家点评】
你也许觉得不满足,因为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袁行霈)
中唐音律柔弱,此独高健,得意之作。此见边威之壮,守备之整,而惜士卒寒苦也。允言语素卑弱,独此绝雄健,堪入盛唐乐府。(李攀龙)
【精品导读】
本诗为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写战争进入尾声,将士们雪夜逐穷寇的场面。诗人并没有描写正面交锋的战争场面,而是将敌人深夜遁逃与我军乘胜追击进行了对比,表现将士们的英勇善战。
首联中,首句写景,交代时间,次句叙事,交代情由。“月黑”,即月亮被乌云遮盖,说明无月光。“雁飞高”描写大雁在黑沉沉的高空中掠过,渲染出环境的空寂。第一句写出了夜色之静寂,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宜逃遁,所以,敌方首领带领着他的部队,趁着夜色悄悄逃跑了。“单于”即匈奴王,在这里指代敌方统帅。连首领都带头逃窜,说明敌人深知败局已定,诗人并没有描写此前的战争场面,给读者留足空间,去想象白天战况的激烈程度,以及我方破敌告捷的场面。
后两句言我方追击。我方统帅得到消息之后,迅速率领一支轻骑,准备追击并全歼逃走的敌人,尚未出发,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而下,洒在将士们手中的弓刀上,锋利的刀锋反射出耀眼的光亮。末句中的“满”字,写出了雪花落下的势头之疾,使这一幕深夜逐寇的画面更加奇壮、磅礴,另一方面也道出了军情的紧急和边塞生活的艰苦。
卢纶抓取了战争中追击逐寇的场面,并以降雪这一富有艺术效果的情节,使全诗流露出严肃、紧张的情绪。诗到这里戛然而止,并没有交代将士们到底有没有追上敌军,追上之后的战斗到底是胜是败……在临近高潮的地方收尾,正似箭在弦上,最是扣人心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