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徵
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矣。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近君子,则朝无粃政。远小人,则听不私邪。小人非无小善,君子非无小过。君子小过,则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铅刀一割,良工之所不重,小善不足以掩众恶也。白玉微瑕,善贾之所不弃,小疵不足以妨大美也。善小人之小善,谓之善善,恶君子之小过,谓之恶恶,此则蒿兰同嗅,玉石不分,屈原所以沉江,卞和所以泣血者也。既识玉石之分,又辨蒿兰之嗅,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去,此郭氏所以为墟,史鱼所以遗恨者也。
陛下聪明神武,天姿英睿,志存泛爱,引纳多途。好善而不甚择人,疾恶而未能远佞,又出言无隐,疾恶太深。闻人之闻,或未全信,闻人之恶,以为必然,虽有独见之明,犹恐理或未尽。何则?君子扬人之善,小人讦人之恶。闻恶必信,则小人之道长矣;闻善或疑,则君子之道消矣。为国家者,急于进君子而退小人。乃使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则君臣失序,上下否隔,乱亡不恤,将何以求治?
且世俗常人,心无远虑,情在告讦,好言朋党。夫以善相成,谓之同德,以恶相济,谓之朋党。今则清浊并流,善恶无别。以告讦为诚直,以同德为朋党。以之为朋党,则谓事无可信;以之为诚直,则谓言皆可取。此君恩所以不结于下,臣忠所以不达于上,大臣不能辨正,小臣莫之敢论。远近承风,混然成俗,非国家之福,非为治之道。适足以长奸邪,乱视听,使人君不知所信,臣下不得相安。若不远虑,深绝其源,则后患未之息也。今之幸而未败者,由乎君有远虑,虽失之于始,必得之于终故也。若时逢少隳,往而不返,虽欲悔之,必无所及。既不可以传诸后嗣,复何以垂法将来?且夫进善黜恶,施于人者也。以古作鉴,施于己者也。鉴貌在乎止水,鉴己在乎哲人。能以古之哲王,鉴于己之行事,则貌之妍媸,宛然在目,事之善恶,自得于心,无劳司过之史,不假刍荛之议,巍巍之功日著,赫赫之名弥远,为人君者,可不务乎?
【活用语词】
1.善善恶wù恶:成语,赞扬善事,憎恶坏事。《史记》:赏有功,襃有德,善善恶恶,君宜知之。
2.微瑕:瑕疵,罗正伟“放言高论,不无微瑕”。成语:白璧微瑕。
3.铅刀一割:成语,比喻庸才尚可用,《东观汉记》:冀立铅刀一割之力。
4.掩恶扬善:成语,讳言其恶,赞扬其善,欧阳修“而掩恶扬善者,君子之志也”。亦拆用。
5.玉石不分:不分良莠,《封神演义》:尚深为君侯惜矣。
6.遗恨:形容心愿未尽;至死犹感悔恨,《后汉书》:死无遗恨。形容事过境迁而悔恨犹在,郭沫若“母亲说着都好像还有遗恨”。
7.独见:独到见解,《论衡》: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一己之见,王士禛“盖予之独见如此”。
8.道消:主张不得伸张,《易经》: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文中比喻覆亡。
9.道长:比喻得势,《 旧唐书》:刑滥则小人道长,赏谬则君子道消。
10.消长:盛衰,鲁迅“这两种思想的消长起伏罢”。
11.引纳:招引接纳,《梁书》: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
12.清浊并流:成语,形容不分善恶好坏,《北史》:清浊同流,混齐一等。也作清浊同流。
13.进善黜恶:成语,意为用贤良退奸恶,《三国志》: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
14.进黜:升迁或罢免官员,苏舜钦“进黜郡县吏数十人”。
15.妍媸:美丑,茅盾“比较妍媸”。
16.宛然在目:成语,清晰可见,《颜氏家训》:吾爱其萧散,宛然在目。
17. 刍荛:割草打柴,多用作谦辞,指浅见。 刍议,比较常用。
18.不假:无需,鲁迅“以固有而不假外求的天灵盖自豪”。
19.混然:无所知,《荀子》:混然曾不能决也。乱杂,《新唐书》:士之邪正混然无章。浑然一体,叶适“混然一区,烟火相望”。
【认知词语】 ①粃政:弊政,有害政策。②蒿兰:野草与香草,李建勋“碌碌但随群,蒿兰任不分”。③英睿:形容君主明智。④私邪:偏私邪曲。⑤讦jié:揭人隐私。见下文“情在告讦”。⑥否pǐ隔:隔绝不通。⑦承风:迎合上司意图。远近:指官位远离或接近帝王之人。⑧隳 huī:毁坏。读duò时,意为同惰。
【文史知识】 ①选文出自《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三。②郭氏之墟,齐恒公出游时,见故城遗迹,即郭氏之墟,山野之人告之曰: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见刘向《新序·杂事》。③史鱼,卫国大夫,以直谏见称,孔子评价其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