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茶文化中的中兴名流

日本茶文化中的中兴名流

时间:2023-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茶道的流派有多少已经无法统计。因为珠光出生于古都奈良,所以相对于当时政治文化中心的京都而称之为奈良流。其茶流又称为绍鸥流。此点,就是在今天也是茶道的一大特色。吸取了各种日常生活中器物的造型特点,在杂中体现出草庵风的美,成为影响至今日本茶文化、食文化的一枝奇葩。他在有生之年所奉献的追求,以及他的后辈所继承的理念,可以理解为是当今日本茶道的主流,但并不是全部,特别是在草庵茶的形成期。
溢荡古今_一味千秋:日本茶道的源与流

日本茶道的流派有多少已经无法统计。但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可以千利休之前的流派、千利休同时代的流派及千利休之后的流派这样的断代方法加以划分。

[1]千利休之前的流派

[东山流]

代表茶人为能阿弥。因为是与幕府将军足利义政共同创制东山文化的主要人物,所以其茶流被称为东山流。代表当时围绕幕府将军而存在的大名茶。

[奈良流]

创始于室町中期的东山时代,代表茶人为村田珠光。脱离当时的茶汤主流[大名茶],推动茶事的和风化,纳禅入茶。在当时偏重形式的饮茶风潮中,珠光更致力于茶事中人心的问题。以侘寂为理念,追求理想的草庵茶汤。

因为珠光出生于古都奈良,所以相对于当时政治文化中心的京都而称之为奈良流。

[堺流]

创始于室町末期,代表茶人为武野绍鸥。虽然绍鸥也出家于禅门,但他代表了当时新兴城市市民的文化思想,以商业资本发达的堺町为基盘,继承村田珠光的侘寂思想,致力于脱离大名茶,将草庵茶发扬光大。对当时及后来相对于京都的堺的茶汤的兴起起到了推进作用。其茶流又称为绍鸥流。

由上面的三个流派所分布的三个地区可以清晰的梳理出千利休以前的茶汤文化的主流成份还是以将军、上层贵族武士、地方财阀为主。这三个地区也是当时日本的文化、经济的发达地区,是后来日本茶文化发展的基础区域与原点。

茶道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文化艺术结晶,也只能首先在政治、文化及经济发达的地域由权利人、文化人及经济人来带动才得以兴起。此点,就是在今天也是茶道的一大特色。

[2]千利休同时代的流派

[织部流]

创始人古田织部(1543-1615) 是桃山时代的武将,千利休的高徒。在利休之后继承了“天下第一茶人”的地位。因其所处的德川时代逐渐趋于宽松太平,相应的弱化了利休时代茶汤的严谨性及端庄不曲的世界观,从而产生了对体现自由奔放的审美要素的需求。古田织部承袭了利休茶道中富于创造性的精神衣钵,在家乡美浓开发、生产出以茶道具为主体的面目一新的日用陶器。其特点以图案、造型的丰富而闻名,在历史上以[织部烧]登场至今。

织部烧的最大特色是茶色釉和绿色釉的组合,图案丰富活泼,颇有唐三彩的韵味。吸取了各种日常生活中器物的造型特点,在杂中体现出草庵风的美,成为影响至今日本茶文化、食文化的一枝奇葩。

[远州流]

创始人小堀远州(1588-1647)是古田织部的弟子,其审美意识在继承古田织部富于创造性的茶道理念的同时充满了优雅的王朝风范,使茶室向更加明快、优美的格调转变。是江户时代新茶道的创造者,其茶道被分为“远州流”和“小堀远州流”。

小堀远州身为武将,为江户初期大名(Daimyo),一生仕奉幕府。同时也是当时的代表性茶人、歌人、建筑家、作庭家、能书家,留下很多知名的建筑、庭园、茶室。他以卓越的审美意识及权威,在与茶文化相关的领域留下了很多划时代的业绩。他选定使用的很多茶道具都以和歌、《源氏物语》等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词语为名,被后世尊为茶道史的 [中兴名物],成为茶道具的一代基准。

作为千利休之后杰出的综合艺术家,小堀远州在日本传统文化中具有相当高的地位。

[数内流]

创始人数内宗把(Yabunouti Souha) ,是为数极少的保持书院茶泡茶方式的古老流派。数内流的茶室位于京都的下京,故也被称为“下流”,与位于上京千家茶流的“上流”相对。

[上田流]

创始人上田宗箇(Ueda Souko)是丰臣秀吉手下著名武将、茶人。虽与小堀远州同为古田织部的弟子,但与远州的典雅王朝风相对照,茶风充满雄浑硬朗的武士风范。宗箇自己也做过很多茶道具,如茶碗、茶杓等。从这些普通的道具中处处可以看到武将的雄风。在其封地广岛建有茶室[和风堂],以具有独特构造的外露地而著称。

[3]千利休之后的流派

在了解千利休创立的草庵茶的同时还必须知道的一点是,草庵茶只是千利休所追求的将禅的境界融入茶汤、以茶修禅的理想方式。他在有生之年所奉献的追求,以及他的后辈所继承的理念,可以理解为是当今日本茶道的主流,但并不是全部,特别是在草庵茶的形成期。

带提手的织部皿

织部烧扇型皿

七宝地纹肩冲釜 小堀远州的釜师五郎左卫门净清作

自草庵茶创立至今,并不是所有的茶人都走素朴、侘寂的茶路。如同面对一个景色,十个人会描绘出十种心境一样。哪怕同为利休的弟子,也因身份、立场、经历,以及对侘寂茶的理解、个人的喜好、所处的环境等等主客观的因素致使在对茶的追求及表现上千秋各异。

对千利休茶道思想的直接继承,主要有他的后代及被后世称为[利休七哲]的七位弟子。

因为对后世有影响的弟子很多,所以对[利休七哲]的具体人物在历史上也传说不一,但离不开细川忠兴、古田织部、高山南坊、织田有乐、薄生氏乡这几位战国武将。他们战场上披甲横刀、叱咤风云,茶室里却深耕侘寂、文质彬彬,给予了江户初期武家茶汤的隆盛以莫大的影响。

日本自平安时代以后的政治体制因武士阶级的兴起,以天皇代表的公家社会(宫廷贵族阶层)只作为国家的象征性要素而存在,真正管理国家实务、征战讨伐、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则是以幕府将军为代表的武家社会。

茶汤自室町幕府时代开始在武家社会得到了发达,茶会成为当时最高接待及会谈的方式。但在公家社会却远没有得到普及。庶民出身的将军丰臣秀吉为了与公家贵族建立起良好关系,开始用高雅的茶汤作为交流手段。

天平13年(1585)12月,丰臣秀吉在大阪城内的黄金茶室里,亲自点茶招待了天皇的近臣毛利的使者小早隆景。以此为契机,在第二年的正月,秀吉又将黄金茶室搬运到位于京都的天皇的小御所,亲自向正亲町天皇献茶。

数内流茶室[缉熙堂] 青莲院

上田流家元的茶庭高墙深院,具有武家的威严

至此,献茶不仅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仪式,而且作为政治手段也达到了登峰造极。

由众多亲王、公卿参加的献茶仪式,不但使丰臣秀吉达到了巩固自己地位的政治目的,同时也使茶汤在王公贵族之间流行起来,被称之为[堂上茶],也就是宫廷茶。

[堂上茶]的代表茶人有近卫应山(1599-1649)、一条惠观(1605-1672)、金森宗和(1584-1657)等。

近卫应山、一条惠观二人均为皇子,同时也是具有卓越资质的文化人。书法、茶道、连歌无不精通,是当时宫廷文化的中心人物。

从遗留至今的[堂上茶]的茶室、庭园,以及所使用的道具及礼仪等方面,可以看出其茶风、茶趣飘逸着优雅的古典王朝的风情。

位于古城镰仓的一条惠观山庄的[止观亭]是当时最典型的[堂上茶]茶室,是宫廷贵族们饮茶聚乐的地方。在日本建筑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位置,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

金森宗和出身武家,家族代代习得茶汤,与同时代的大名茶人小堀远州、侘寂茶的千宗旦齐名。他在贵族间倡导[堂上茶],同时还致力指导、资助京烧(又称御室烧),广为介绍京烧的陶瓷作家野村仁清的具有风雅格调的色绘作品。

看到京烧,我们会自然的想起明清时代景德镇官窑瓷器的风格。

由于金森宗和的茶汤风格及趣味温文恬雅,被当时称为[姬宗和]。与之相对的则是千宗旦的枯简淡寂的茶风,世人谓之[乞宗旦]。据说此时的千宗旦确也是清贫若洗。

武家茶汤与公家茶汤虽同源于禅院茶(金森宗和也是在京都大德寺绍印传双处参禅而取得的宗号),但由于武家和公家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我们多少可以品味出其徊然相异的茶风、茶趣。

[色绘凤凰纹盖壶] 京烧 野村仁清作

[色绘陶瓷大壶] 京烧 野村仁清作

自桃山时代到江户时代初期,在贵族武士、富商豪族间兴隆起来的只求风流游逸的茶汤在实际上并没有使千利休侘寂理念的草庵茶得到推扬。

在这样的风潮面前,利休的孙子千宗旦(1578-1658)开始用利休的侘寂思想进行反省,其后由他的三个儿子分别设立了千家茶道流派。从此,以家元承继的形式来约束茶道的传统规范,以修禅的精神将禅茶一味贯穿在日常的稽古中,使草庵茶的侘寂理念得以代代相传,成为牵导日本茶道发展至今的主流。

日本茶道主要流派创设一览表

日本茶道的“三千家”即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

“表”和“里”是相对于茶室的位置而言的。千宗旦在晚年将自己一直使用的茶室[不審庵]传位给第三子宗左,自己在靠巷里隔壁的位置建造了新茶室[今日庵],与第四子宗室同住,后遂将今日庵传给第四子。

从此,靠近巷外的不審庵被称为表千家,在巷里的今日庵被称为裏千家。宗旦的二子宗守早年离家,在不远处的武者小路建立了茶室[官休庵],逐而被称为武者小路千家。

作为日本禅院修业内容的茶汤自走出禅院,不论是书院茶还是草庵茶,因受建筑样式的影响,都是在铺有塌塌米的房间进行茶事。榻榻米作为物理性的基台,与茶结下了不懈之缘,就象相扑的道场一定要在土坛上一样。

可是在明治5年(1872),传统的日本茶道又受到了一个挑战。

为了对应第一次在日本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使不习惯于盘腿打坐的西洋人能够更方便的了解日本的传统文化,茶道里千家十一代家元玄玄斋千宗室考创了立礼式茶道形式,用桌椅代替榻榻米和坐布团来进行茶事。这一举不但解决了当时的燃眉之急,也开拓了在新时代、新建筑环境下传统茶道新的可能性。

如今不习惯于盘腿打坐的何止西洋人?生活在McDonald、Pizzahut时代的亚洲人也在渐渐的脱离炕、席、榻榻米的生活样式。为了几十分钟、几个小时的仪式而使腿脚血脉不通、筋骨如折欲断,并不是谁都能够忍受的苦劳。

里千家十一代家元将茶文化理解为“主要是精神内容的传承,形式则要随着时代的进化而更合理化”。

正是由于继承了先祖千利休的创新精神及作为,使十一代家元成为千家茶道的中兴之祖。也由此影响了后来的里千家的茶道作风。

实际上,古老的《禅院清规》及更早的《百丈清规》中所记述的禅院茶礼,都是在使用地板的方丈间使用椅子的立式茶礼。日本的禅院茶礼也如实承传。京都建仁寺遗留至今的四头茶礼也是根源于古老的唐礼、清规,再适合日本禅院的建筑条件而演化出来的。不能否定这些都可能是今天立礼式茶礼考案的远鉴。

立礼式茶礼的创设又一次再现了日本茶道所秉承的“传统是连续的革新”这种精神。

如今,立礼式不仅成为里千家的固定茶礼,而且已经普及到其他茶道流派中。在京都略有规模的茶道具专门店里,也会看到各式各样立意新颖的立礼茶道具。

现在日本的习茶人口已经无法统计。自明治时代开始,日本作为国策解放女性参与社会,使得原本只是男人世界的茶道因女性的积极参加而成为渗入到家家户户生活中的大众文化。随着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这种需要一定经济条件的文化形式得到广泛的普及,并且在提高全社会文明中起到明显的作用。

在茶道普及的过程中,人们也开始发现三千家在很多作法及礼仪等方面有着不同之处。由此也产生很多疑惑。

据业内统计表明,现在日本的茶道人口中里千家占有半壁江山。当初继承祖业同时出发的三千家茶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表千家最初就被指定为继承家业的家督,主要的服务对象一直是贵族大名,在尊重传统规矩礼法方面注重保持原汁原味。在外现的作法及追求上含蓄内敛。

与表千家宗旨不同的是,里千家在承继传统的同时注重茶道的复古与创新。

前面提到的里千家十一代传人玄玄斋精中是一位通晓花道、香道、谣曲的茶人,不但创立了立礼式点茶, 还创立了茶箱点,使茶事得以走出传统的茶室,成为包括旅行在内的更广泛的空间里的文化活动。并复兴了古法点茶法和巾点。

十三代传人铁中致力于茶道的普及,积极出版茶道相关的教科书,将茶道推荐到女子学校的教育中,广开茶道讲习会,并将流派组织化。

二次大战后,十四代传人淡淡斋硕叟更将茶道推广到普通学校的教育中,使之成为由里千家担负讲习的学校业余活动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积极参与寺院、神社的献茶、供茶活动,并致力于将茶道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代表推广到海外。

在这些开拓、参与、推广之外,里千家还将同门组织结成[社团法人淡交会],使传统形式的家元组织变身成现代的财团法人。这些努力使里千家成为当今日本最大的茶道流派。

与表、里千家相比,武者小路千家的习茶者最少。在同样继承千家茶道礼仪的同时,武者小路千家在茶道的操作手法上比较简练,注重实效,追求在自然中产生的美。对于茶道具的选择及使用上不局限于传统的框架,使得在茶会中经常因此给人以耳目一新。

有这样一个传说,对于三个儿子的茶,当初千宗旦作过这样的嘱托:

表千家是利休的茶。里千家是为了传播给大众的茶。武者小路千家是宗旦的茶。

三千家的茶道中,行礼的姿势、端茶碗的方式、茶道流程中使用茶道具的方式,以及所使用的很多茶道具的形状等等也存在细微的差别。

在各家经过稽古最终取得资格方面,表千家的程序较多,时间比较慢。而里千家及武者小路千家相对简单。各茶道流派培养的高徒在学成拿到资格后,常常又会在家元的默许下开设稽古教室甚至创建自己的会派,因此至今在日本茶道界只以“三千家”为首的流派就数不尽数。

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出自同一源泉的各个支流,在形式上的改道、变异,自然环境及时代的因缘是不可避免的,其中显然也存在历代茶家主观意识上的自我强调。虽然有这些表面形式上的差异,但各流派通过茶道传达的思想境界及价值观,比如「一期一会」、[禅茶一味]这些精髓都是相通的。

三千家在茶道作法等方面的区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