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茶室设计——草庵茶室

日本茶室设计——草庵茶室

时间:2023-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超然脱世、虚缘化境本是茶文化的源点及精神追求。但固守着宋代禅宗礼法的日本茶道与中国文人闲客式的饮茶方式却在历史的流转中渐去甚远。自从村田珠光开辟出草庵小茶室,历代茶人便守此一偶,追求在规矩中摸索自然,在静寂中悟化大千的禅茶一味,这是日本茶人心目中的圣境。据说是千利休参考渔船仓口的结构设计而成。秋冬季,与客席相对的地炉前是茶人的坐位,称为手前座。
禅境显幽_一味千秋:日本茶道的源与流

传统的山水画中,翠竹溪畔、白云山腰往往都要点缀一丫茅屋草庵。仙人闲坐,茶童伴饮,听松观瀑。时有远朋骑驴渡桥、哼歌和韵、相约而来。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笔下的茶境。

超然脱世、虚缘化境本是茶文化的源点及精神追求。但固守着宋代禅宗礼法的日本茶道与中国文人闲客式的饮茶方式却在历史的流转中渐去甚远。

自从村田珠光开辟出草庵小茶室,历代茶人便守此一偶,追求在规矩中摸索自然,在静寂中悟化大千的禅茶一味,这是日本茶人心目中的圣境。

经过曲折婉转的露地,在拂尘仙渡、净手清心后,眼前草庵茶室的茸棚下、土壁里,蕴藏着的是什么无限玄机呢?

首先等待我们的却是一个需要含首屈膝、躬背跪趋的窄小入口躙口(Nijiliguti)。

在茶事的当日,茶庭玄关门及茶室入口的障子门会嵌开一条缝隙,那意味着茶人在恭候来客,客人可以自己开门进入。在茶事中处处会体现出这种不通过语言来传导的茶礼。

千利休设计出仅有70cm见方的茶室入口,在日本战国时代,就是幕府将军丰臣秀吉也只能摘刀屈入。茶庵的入口近处设有木架,是专为武士放刀的地方。

在茶面前人人平等。

只有从内心抖掉浮尘方能从人间踏入净土。不论在什么时代,身着什么样式的礼装,肩抗什么样的官阶,都要怀着一颗赤裸之心、屈起谦卑之体才能品尝到一口茶。

茶人心目中的仙境

茶室[明明庵]入口。右上墙角的木架是武士放置刀的地方

第一次看到这样窄小的茶室入口,会使人难以想像。据说是千利休参考渔船仓口的结构设计而成。虽然这是否只是个传说,但却不免引起对船的畅想:

露地就象一片茫茫之海将佛尘两境隔开。露地中的飞石如同栈桥,尽头的茶室就象一叶由人间摆渡到无尘禅境的扁舟。参加茶事就如同乘上了茶人的船,一旦上去,就等于将自己这段宝贵的时间与人生交付于茶人。这个重责也使得每个主持茶事的茶人不可掉以轻心。大家在这仅有的时间与空间里同舟共济,来体味一期一会的境界,这就是草庵茶心。

怀着这种心态进入茶室,第一个要面对礼拜的是体现茶道精神的集约之所—壁龛,这里有茶室中格式最高且凝聚着茶道精髓的墨迹,俨然禅院中人们顶礼膜拜的佛龛顶像。

根据茶事的不同格式及内容,壁龛中有时也同时装饰应季的茶花以及香盒。

茶室微开的缝隙示意着茶人在恭候

京都大德寺回廊的壁龛

茶人挂在壁龛的墨迹多为自己崇拜的精神指南。通过对墨迹的拜赏也可以勘察出茶人的追求与信仰,使客人在进入茶室的起始便得知如何理解今日茶席的内涵。

在壁龛台面上摆放的,或是在床柱上挂置的花器总是与当天茶事的墨迹格式相应而对,通过花器,展现出[真]的庄严、[行]的流畅、[草]的自然,即使不用语言的传达也能通过各种样式规范将贯穿于茶事始终的精神内涵融入客人的身心之中。

依茶礼,茶室内靠壁龛前的位置是正客的席位,依下是次客、三客。最后一位客人进得茶室,要负责将茶室的门户关上,并要带出些许的声响以使茶人把握出来迎客的时间节奏。

这完全是需要主客默契配合的仪式,不容许任何单方有所疏忽。

人生的修炼不分主客。

自古,日本传统和风建筑主要靠自身结构来调节温度,冬季取暖也只是靠炭火盆、地炉等局部取暖设备。但茶事不论春夏秋冬都需要炉火,在暑热的夏季茶事中茶人必须下功夫使风炉的温度不至于影响到客人。为此,在茶席中茶人将风炉置放在靠近自己一侧的墙角,尽量远离客人。冬季,几乎处于茶室中心部位的地炉会使整个空间都能感受到温暖。

炉的安排及相应的作法,处处充满了茶室设计对人的关怀之心。

因炭、灰等炉材的准备、使用及清理过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千利休之前的时代举行茶事,都要在茶室外将风炉中的炭火点燃并调整好后再移到室内的木板地面使用。地炉则在茶事之前就整备好炭火。炉火的准备被当成与茶事过程没有关系的内容而避开来客,绝不会将尘污暴露在客人面前,更是为了保持茶室的神圣清洁。

但千利休在长期的茶事中发现,地炉点火这一准备阶段也无不充满魅力。与之后的茶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如果这个过程能够全员参加,会使茶事的意义更加完满。

千利休的非凡之处在这里也留下痕迹。

他将与点火相关的作业移到茶室内,并完善、规范了相关的道具及作法,将炭点前(Sumi temae)作为茶事的一部分而确立起来。

备灰、置炭、点火、拂尘、焚香,就是在这些看似无意义的简单过程中,才充满人间需要的忍耐、克勤、虔诚的质朴心态,其中含有深奥的潜心、无念、净化的根本哲理。

秋冬季,与客席相对的地炉前是茶人的坐位,称为手前座。在使用风炉的夏季及使用地炉的冬季,道具的组合及位置安置都有所不同,也相应的产生了不同的作法。

为了手前座的采光,茶室在放置风炉位置的墙壁处还特意开启一面下地窗。如同裸露在外面的墙壁支撑材料的窗格裱糊上和纸,除采光外,也具有散热的功能。

标示茶室作法尺度的榻榻米缘边

来客从窄小的入口进入茶室

炭点前的道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