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①。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③。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④。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⑤。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⑥。
[注释]①“郁郁”二句—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低垂的小苗生长在山头。涧—山间流水的沟,这里指谷底。低垂—摇摆的样子。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②“以彼”二句—凭它仅有一寸粗的树苗,却能遮盖涧底百尺高的劲松。径寸茎—直径一寸的茎秆。荫—遮蔽。③“世胄”二句—贵族世家的子弟能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能的人却埋没在低级职位中。蹑—登。下僚—地位卑下的小官。④“地势”二句—这是所处的地势不同所造成的,这种情况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而成。使之然—使他们如此。⑤“金张”二句—汉代金日磾和张汤二家就是凭借祖先的功业,子孙七代做了汉朝的高官。金—指汉金日磾,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张—指汉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汉书·张汤传赞》云:“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戴逵《释疑论》:“张汤酷吏,七世珥貂。”七叶—七代。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珥(ěr),插。⑥“冯公”二句—冯唐难道不奇伟?可是他年老了还不被重用。冯公—指冯唐,汉文帝时,老年仍居郎署小官。伟—指才能突出。招—召见。不见招—不被进用。
赏 析
本诗抨击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制度,反映出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愤懑。
诗歌开篇巧用比兴,把谷底的松树比作有才能的人,把山上的小树苗比作世家子弟。社会现实就如这种自然现象:山上仅有一寸粗的树苗,却能遮盖涧底百尺高的大树,这是所处的地势不同造成的。世家子弟登上高位获得权势,有才干的人却因出身寒微而埋没于卑微的职位。这种情况由来已久。诗歌所批判的不止是魏晋的现实,而且包括了两汉以来的历史;所谴责的也不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社会的痼疾。诗人用金日磾、张汤、冯唐的事例,阐明门阀制度“由来非一朝”。金日磾家和张汤家因祖上功业而七代为汉朝高官;冯唐尽管有才华,到年老只做到中郎署长这样的小官。
全诗通篇运用对比手法,紧密结合历史与现实,鲜明地展现了诗人对门阀制度的不满,代表了魏晋时期寒士的共同心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