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逊
旅葵应蔓井,荒藤已上扉①。
寂寂空郊暮,无复车马归。
潋滟故池水,苍茫落日晖②。
遗爱终何极,行路独沾衣③。
[注释]①旅葵—野生的葵菜。扉—门扇。②潋滟(liàn yàn)—水波荡漾。③遗爱—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仁爱、恩惠等。
赏 析
这首诗是诗人途经逝去好友的故宅,睹物思人,有感而作。
因无人打理而蔓生的野菜、藤蔓分明透着一分凄凉,暮色下眼前被荒郊包围的宅院与脑海中昔日冠盖云集的冲突画面,在这凄凉之上又重重地添了一笔,将诗人彻底置于悲伤之中。
悲情总引哀思,当映着夕阳余辉的池水在傍晚的微风中泛起细纹时,诗人的万千思绪也层层铺开了。“潋滟故池水,苍茫落日晖”一联非常之妙,不仅对于池水、夕阳的描写紧紧贴合了前两联所描绘的凄凉情景,而且巧妙地利用了二者易引人沉思的特点:一天之中最意味深长的时刻莫过于夕阳西下之时,从光影上来讲,这一时刻是温暖的、朦胧的,加之潋滟波光,人的意识难免游离出当下,随光影、水纹而波动——将悲情非常自然地引入了哀思。运用类似技巧,将水与夕阳共用、勾起愁绪的诗句并不少见,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登黄鹤楼》)。
诗人所思为何?正是二人忘年的友谊,以及范云生前对他的厚爱与鼓励。正如《梁书》卷四十九《文学传上何逊传》中所载:“逊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好。自是一文一咏,云辄嗟赏,谓所亲曰:‘顷观文人,质则过儒,丽则伤俗;其能含清浊,中今古,见之何生矣。’”想到这些,诗人悲伤到了极点,在踽踽独行中落下了眼泪。
全诗没有矫揉造作,皆为真情实感的流露。回头看诗题,“行经”一词更印证了这一点,诗人并非刻意探访好友故宅,而是路过之时睹物思人、悲从中来,但恰恰是这种不经意间油然而生的感情最为朴实、最为真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