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雁门太守行①

雁门太守行①

时间:2023-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被人们称为“诗鬼”。[注释]①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地名,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民族的边境地带。但易水距雁门很远,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水名,渲染悲壮的气氛。战斗从白天持续到夜晚,敌我双方都伤亡惨重,鲜血染红了大地。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我军的增援部队终于临近了易水之畔。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诗人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县),唐皇室远支,这种出身仅仅给他带来一点血统上的自豪感,没有任何实际利益。因为父亲名叫“李晋肃”,“晋”与“进”谐音,按照当时的规矩,必须避讳,李贺甚至连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也没有。他家境困窘,身体病弱,加上年少失意,最后郁郁而死,年仅27岁。他作诗十分刻苦,每次出门总是随身带一个锦囊,想到一个句子便立即写下来放到囊中,晚上回家再整理成篇。他的母亲曾经心疼地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这孩子是非把自己的心都呕出来才罢休啊!)其诗注重表现内心的情绪、感觉,想象奇异荒诞,常用华美艳丽的词语描写幽寂衰残的境界。被人们称为“诗鬼”。

[注释]①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雁门,地名,约在今山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方突厥民族的边境地带。②黑云—指敌军飞驰而来卷起的漫天灰尘。摧—毁。③甲光—太阳照在铠甲上发出的光。甲,铠甲,战衣。向日—迎着太阳。金鳞开—(铠甲)像金色的鱼鳞一样闪闪发光。④燕脂,即胭脂。凝夜紫,在暮色中呈现出暗紫色。这一句有几种解释:其一,“燕脂”指暮色霞光。暮色渐深,云山都成了紫色;其二,长城附近多半是紫色泥土,所以称为紫塞。“燕脂”指塞上的泥土。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紫色更显得浓艳。⑤临—逼近,到达。易水—河名,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但易水距雁门很远,这里只是借用这个水名,渲染悲壮的气氛。战国时荆轲前往刺杀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送至易水边,荆轲慷慨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参见骆宾王《于易水送别》注释。⑥“霜重”句—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不起—打不响。⑦报—报答。黄金台上意—君王的知遇和信任。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昭王曾置千金于台上,用来招聘天下的贤士。参见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注释。⑧玉龙—宝剑的代称。

赏 析

时值深秋,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已经打响,凶猛剽悍的敌军像滚滚乌云扑向我军城堡,人喧马嘶之际,卷起漫天尘土,大有摧城拔寨之势。我军严阵以待,英勇无畏,他们冲出城门,与敌人短兵相接,身上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秋色里,高亢嘹亮的军号响彻天宇,暮色中,辽阔的云山渐渐变成紫色。战斗从白天持续到夜晚,敌我双方都伤亡惨重,鲜血染红了大地。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我军的增援部队终于临近了易水之畔。当年荆轲在这里高歌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慷慨赴秦,今天的将士们也以视死如归的勇气加入这场战斗。狂风呼啸,为了减少阻力,他们将红旗半卷;夜寒霜重,虽然奋力敲击,鼓声依然显得沉闷。如此危险、艰苦的边境生活,将士们却毫不在意,为了报答君王礼贤下士的知遇之恩,他们情愿手提宝剑战死疆场!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善于“捕捉景物给人在心理上带来的无形的感觉,用浓重的辞彩表现鲜明强烈的印象和气氛”(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这样的写法和以往一般诗歌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