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之野产异蛇〔1〕,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2〕,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3〕。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4〕?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5〕,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6〕。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7〕,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8〕,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9〕。
【注释】
〔1〕永州:今湖南永州市。
〔2〕腊:制成干肉。
〔3〕已:治好。大风:麻风病。挛踠:手脚曲不能伸。瘘:脖子肿。疠:恶疮。三虫:人体内寄生虫。
〔4〕若:你。毒:怨恨。
〔5〕顿踣:因劳累困苦而倒毙。
〔6〕相藉:相压。
〔7〕隳突:骚扰。
〔8〕恂恂:担心,谨慎。
〔9〕人风:民风。
美文共赏
这是柳宗元被传诵不衰的著名篇章之一。本文通过对三代以捕蛇为业的蒋氏一家及其乡邻的悲惨遭遇的描述,揭示了沉重的赋税、徭役带给农民的巨大灾难,控诉了唐代中期政治腐败、横征暴敛、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认为“苛政猛于虎”、赋敛之毒甚于毒蛇之害,说明革除弊政、减轻赋役的必要,表达了作者对民情的深切关心。
文章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蒋氏的话中以他“以捕蛇独存”和乡邻们“非死则徙”相对比,以他“弛然而卧”和乡邻们受悍吏袭扰相对比,以他“一岁之犯死者二”和乡邻们“旦旦有是”相对比,从而说明捕蛇的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即比交纳赋税的不幸要好得多。他在讲述三代人受蛇毒之害时“貌若甚戚”,而当听了要恢复他的赋税时却“大戚,汪然出涕”地恳求。表达生动传神,具有很强烈的感染力。
篇末的议论犹如画龙点睛,“苛政猛于虎”强调的是“猛”,文章紧扣的则是个“毒”字;既写了蛇毒,又写了赋毒,并以前者衬托后者,得出“赋敛之毒”甚于蛇毒的有力结论。这篇散文内容翔实、人物生动、见解深邃、笔端犀利,堪称散文中的杰作。
本篇名句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是蛇者乎!”
孔子说:“苛政猛于虎。”我曾怀疑这句话,现在看来,确是可信的。唉,谁知道赋税之毒比毒蛇还厉害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