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一作蜀)国[2]巴庸路,麾幢汉守[3]过。晓樯争市隘[4],夜鼓祭神多。云白当山雨,风清满峡波。夷陵[5]旧人吏,犹诵两岐(《小集》作歧,同)歌[6]。
【注释】
[1]夔州:治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使君:汉时称刺史为使君,后用为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三国志·蜀志·刘璋传》卷三十一:“松(张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因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夔州班使君,即夔州刺史班震。见《元和姓纂》卷四“班姓”。
[2] 鱼国:古国名,故城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北赤岬山。与巴国相接。汉代曾分巴郡为三巴,巴东置鱼复县,即古鱼国之地。《水经注·江水》:“又东迳鱼复县故城南。”郦道元注:“故鱼国也。”巴庸:见第4首《送崔校书赴梓幕》诗注。
[3] 麾幢:古代官员出行时仪仗中的旗帜。汉守:即汉太守,是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汉武帝时以部(州)设刺史,隋炀帝、唐玄宗两度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后又改郡为州,长官仍称刺史。此后太守与刺史互名。这里代指班使君。
[4]樯,本指船桅杆,这里代指帆船。隘,狭窄。“晓樯”二句,写出夔州一带的风土民情。
[5]夷陵:唐时郡名,治所在今湖北省宜昌市。
[6]两岐歌:用汉张堪事。《后汉书·张堪传》卷六十一载,堪拜渔阳太守,“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两岐歌,即赞美吏治清明、岁和年丰的歌。南朝齐谢朓《答张齐兴》:“子肃两岐功,我滞三冬职。”唐包何《和孟虔州闲斋即事》:“麦秋今欲至,君听两岐歌。”班使君任职夔州之前当在夷陵为官,其为政清明,故以“两岐歌”颂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