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诗三百首》所含双音节联绵词对仗辑录

《唐诗三百首》所含双音节联绵词对仗辑录

时间:2023-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辗转”是双声叠韵联绵词,作动词。联绵词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已构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依据《唐诗三百首》原著,辑录了含有双音节联绵词的对仗共三十四条,其中上下句均有联绵词对应的十四条,上下句中仅有一句含有联绵词的二十条,凡是联绵词皆以现代汉语拼音标注,以供参考。

清康乾年间,文学方面除了小说外,具有学术价值的三部著作成书,对后世影响甚大。其一是《全唐诗》,成书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收唐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二千二百余人,完成了对大量唐诗的搜求辑录工作;其二是《康熙字典》,此书由总阅官张玉书、陈廷敬率纂修官凌绍雯等二十八人奉诏修编,“凡五阅岁,而其书始成”,康熙帝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作序,有四十二卷,部首二百十四部,共收四万七千零四十三字,超越以往任何所有字典;其三是《唐诗三百首》,由清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孙洙(别号蘅塘退士)所编。孙洙在《序》中如是说:“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该书风行海内外,童叟吟诵,至今不衰,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确是一部甚受欢迎的普及读物。

联绵词著作有朱起凤《辞通》、符定一《联绵字典》、高文达等编《新编联绵词典》,《新编联绵词典》共收录双音节联绵词五千一百条,约占汉字总数的九分之一。因此,在诗歌中相对较少出现联绵词,也符合情理。

其实,联绵词早在《诗经》中已经出现,比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国风·周南·关雎》)“窈窕”是叠韵联绵词,作形容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国风·周南·关雎》)“辗转”是双声叠韵联绵词,作动词。“陟彼崔嵬,我马虺隤。”(《国风·周南·卷耳》)“崔嵬”是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作名词。“虺隤”是叠韵联绵词,作动词。“伊威在室,蟏蛸在户。”(《国风·豳风·东山》)“蟏蛸”是叠韵联绵词,作名词。以上数例联绵词分别作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在诗歌中运用双音节联绵词,能产生抑扬音趣,和谐流畅,体现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从而更便于吟诵、记忆,广为传播,同时也是诗歌作者的表达力与读者的被感染情绪两者的良性互动。联绵词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已构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依据《唐诗三百首》原著,辑录了含有双音节联绵词的对仗共三十四条,其中上下句均有联绵词对应的十四条,上下句中仅有一句含有联绵词的二十条,凡是联绵词皆以现代汉语拼音标注,以供参考。

一、五言古诗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兰叶春葳蕤(wēi ruí),桂华秋皎洁。”

上句“葳蕤”是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皎洁”相对。

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pái huái),我舞影凌乱。”

上句“徘徊”是叠韵联绵词,下句以“凌乱”相对。

杜甫《梦李白·其二》:“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qiáo cuì)。”

上句“京华”,下句以“憔悴”非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

王维《青溪》:“漾漾(yàng yàng)泛菱荇,澄澄(chéng chéng)映葭苇。”

上句“漾漾”是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澄澄”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突兀压神州,峥嵘(zhēng róng)如鬼工。”

上句“突兀”,下句以“峥嵘”非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

韦应物《夕次盱眙县》:“浩浩(hào hào)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上句“浩浩”是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冥冥”相对。

韦应物《送杨氏女》:“永日方戚戚(qīqī),出行复悠悠(yōu yōu)。”

上句“戚戚”是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悠悠”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

二、乐府

孟郊《列女操》:“梧桐(wútóng)相待老,鸳鸯(yuān yāng)会双死。”

上句“梧桐”是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鸳鸯”双声联绵词相对。

孟郊《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chíchí)归。”

上句“密密”,下句以“迟迟”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

三、七言古诗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迸泉飒飒(sàsà)飞木末,野鹿呦呦(yōu yōu)走堂下。”

上句“飒飒”是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呦呦”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云青青(qīng qīng)兮欲雨,水澹澹(dàn dàn)兮生烟。”

上句“青青”是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澹澹”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

杜甫《古柏行》:“崔嵬(cuīwéi)枝干郊原古,窈窕(yǎo tiǎo)丹青户牖空。”

上句“崔嵬”是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窈窕”叠韵联绵词相对。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wútóng)叶落时。”

上句“桃李”,下句以“梧桐”非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

白居易《长恨歌》:“迟迟(chíchí)钟鼓初长夜,耿耿(gěng gěng)星河欲曙天。”

上句“迟迟”是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耿耿”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

四、七言乐府

李颀《古从军行》:“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pípa)幽怨多。”

上句“刁斗”,下句以“琵琶”双声联绵词相对。

王维《洛阳女儿行》:“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shān hú)持与人。”

上句“碧玉”,下句以“珊瑚”非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

王维《老将行》:“汉兵奋迅如霹雳(pīlì),虏骑奔腾畏蒺藜(jílí)。”

上句“霹雳”是叠韵联绵词,下句以“蒺藜”叠韵联绵词相对。

李白《长相思·其二》:“赵瑟初停凤凰(fèng huáng)柱,蜀琴欲奏鸳鸯(yuān yāng)弦。”

上句“凤凰”是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鸳鸯”双声联绵词相对。

五、五言律诗

杜甫《天末怀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chīmèi)喜人过。”

上句“文章”,下句以“魑魅”非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chán yuán)。”

上句“苍翠”,下句以“潺湲”叠韵联绵词相对。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寂寂(jìjì)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上句“寂寂”是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朝朝”相对。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漠漠(mòmò)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上句“漠漠”是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冥冥”相对。

李商隐《落花》:“参差(cēn cī)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上句“参差”是双声联绵词,下句以“迢递”相对。

六、七言律诗

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lìlì)汉阳树,芳草萋萋(qīqī)鹦鹉(yīng wǔ)洲。”

上句“历历”是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萋萋”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上句“汉阳树”,下句以“鹦鹉洲”相对,“鹦鹉”是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chāng hé)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上句“阊阖”是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衣冠”相对。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mòmò)水田飞白鹭,阴阴(yīn yīn)夏木啭黄鹂。”

上句“漠漠”是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阴阴”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

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xiāo xiāo)下,不尽长江滚滚(gǔn gǔn)来。”

上句“萧萧”是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滚滚”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

杜甫《宿府》:“风尘荏苒(rěn rǎn)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líng pīng)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前两句的上句“荏苒”是双声联绵词,下句以“萧条”相对。

后两句的上句“伶俜”是叠韵联绵词,下句以“栖息”相对。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àn àn)独成眠。”

上句“茫茫”,下句以“黯黯”叠韵联绵词相对。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惊风乱飐芙蓉(fúróng)水,密雨斜侵薜荔(bìlì)墙。”

上句“芙蓉”是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薜荔”叠韵联绵词相对。

李商隐《无题四首·其一》:“蜡照半笼金翡翠(fěi cuì),麝熏微度绣芙蓉(fúróng)。”

上句“翡翠”是非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芙蓉”非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

七、五言绝句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cāng cāng)竹林寺,杳杳(yǎo yǎo)钟声晚。”

上句“苍苍”是双声叠韵联绵词,下句以“杳杳”双声叠韵联绵词相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