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约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汉人避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赵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学者和政论家,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是儒家学派中颇有影响的人物。时人尊称他为荀卿。
荀况曾周游齐、赵、秦、楚等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言荀卿“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其时“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祭酒”即学宫之长,是齐稷下学宫的最高职位。后受齐人之谗,荀卿离齐去楚。
楚国春申君以其为兰陵令。后来,有人言于春申君曰:“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孙卿贤者也,今与之百里地,楚其危乎?”(刘向:《孙卿书书录》)似乎荀卿可能取楚而代之。既辞,荀卿乃去而之赵。
赵以为上客,曾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荀子·议兵》)其间又曾应聘入秦,见秦昭王及应侯范雎等(《荀子·儒效·强国》)。亦曾见齐相田文。
尔后,又有人言于春申君曰:“伊尹去夏入殷,殷王而夏亡;管仲去鲁入齐,鲁弱而齐强。故贤者所在,君尊国安。今孙卿天下贤人,所去之国,其不安乎!”(《孙卿书书录》)春申君复固请荀卿,又为兰陵令。及春申君死,荀况亦废,因家于兰陵。终不得志,晚年从事著作。死后葬在兰陵。
荀子到各诸侯国实地考察,赞扬各国实行的富国强兵政策。他到秦国,尤其是称赞秦国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带来实际变化。他认为孟子等儒家的政治学说很陈腐,并进行了激烈抨击。
荀子是孔子、孟子之后最著名的儒学大师。他学问渊博,重视实证,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荀卿一生,出仕,位置不显,仅为兰陵令;治学,三为齐国学宫之长;弟子,知名者有韩非、李斯、浮丘伯等人;著述,著《荀子》一书,现存三十二篇。
《荀子》一书立足儒家,汲取道、墨、名、法诸家之长。基本思想属于儒家,但倾向法治。《荀子》主要篇章为荀况所亲撰,其中《大略》《宥坐》等最后六篇,或系门人弟子所记,内容总结和发展了先秦哲学思想。《荀子》一书,阐述政治思想的,有《王霸》《王制》《正论》《强国》《仲尼》《儒效》《君子》等篇。阐述经济思想的,有《富国》;阐述军事思想的,有《议兵》;阐述教育思想的,有《劝学》;阐述用人思想的,有《君道》《致士》等篇;阐述伦理道德思想的,有《性恶》《礼论》《乐论》《荣辱》《修身》《不苟》等篇;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的,有《解蔽》;阐述逻辑思想的,有《正名》;《非十二子》是对先秦各学派一个批判性的总结;《成相》篇以民间文学形式宣传为君、治国之道;《赋》包括五篇短赋,是一种散文的赋体;还有两篇诗歌,它们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
在政治思想方面,荀况继承儒家“礼治”的思想,主张“隆礼”“重法”,提倡“正名”,“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荀子·成相》)。主张礼法结合,强调用礼义教化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建立“天下为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他发展儒家“德治”“仁政”思想,提出“平政爱民”(《荀子·王制》)、“节用裕民”(《荀子·富国》)。
荀子在尖锐的阶级斗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他把君主和人民的关系譬喻为“舟”与“水”的关系。他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一观点对后代的政治思想有很大的影响,成为有作为的帝王和政治家的座右铭。
同时他又主张“性恶论”,强调“王霸”并用,礼法结合。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乃人之本性。有欲必有争,争必乱,故须加强后天教育,用礼义、法度改造和约束人性。
荀子的历史观比较现实,提倡“法后王”,赞扬推行法治的秦国:“威强乎汤武,广大乎舜禹。”(《荀子·强国》)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对我国封建社会具有深远影响。《史记》将孟子、荀子合传,认为他们都是孔子的主要继承者。章太炎赞荀子“学过孔子”。(《訄书·订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