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是一个来自管理学的概念。1984年,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管理,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2],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周边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不应该是只为股东的利益服务,而是应该为受企业决策影响的诸多利益相关者服务。利益相关者理论既不同于只考虑供应商和消费者的生产观念,也不同于只关注所有者、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传统管理观念;而是将政府、社区以及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乃至非人类的因素如自然生态环境等纳入其中,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全新观念。
国外旅游研究者率先将“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一词引入旅游领域,并运用于旅游规划与管理问题的研究之中。有两个重要因素促成了旅游研究者将利益相关者引入旅游研究领域:其一,对旅游发展中的平等参与、民主决策、公平分享、公平分担等问题的日益关注,尤其是对社区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与管理决策、公平分享旅游利益与公平分担旅游负面影响等问题的关注。旅游管理中的这些与社会责任、公平伦理有关的问题与利益相关者理论强调管理的社会责任和伦理是相呼应的。其二,旅游行业的高度分散性与竞争日益剧烈的环境下旅游目的地要求整合资源增强竞争力的矛盾。众所周知,旅游中涉及的各个组织或群体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具有分散性和复杂性。令问题更为复杂的是,这些组织或群体各有其目标和利益指向,很多时候,这些目标和利益指向是相互冲突、难以协调和动态变化的。与此同时,随着新兴旅游目的地不断出现,旅游目的地间竞争日益加剧,而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取决于众多方面,其中,成功整合旅游中各参与方的分散力量和资源无疑可以形成协同效应,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因而,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需要一个概念和理论,借此可以建立整合这些分散力量和资源的机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分析具有这方面的价值。[3]
二、可持续旅游
可持续旅游的提出直接受可持续理论的影响,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旅游领域的具体运用。大众旅游浪潮中,旅游业急剧膨胀、繁荣背后引发的危机日益暴露,许多人对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提法表示质疑。旅游业作为以服务、精神消费为内容的高层次消费,对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旅游天然地要求有好的环境。因此,旅游具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的先行领域。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的提出,源于环境恶化与资源枯竭等问题而引起的对传统发展方式的反思。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WECD)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1)强调首先要发展
“人类需求和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和要求。这里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在内的多种因素的共同发展。
(2)强调持续性
即生态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一方面,经济增长必须在保持自然资源及其所提供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使经济利益的增加达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要求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利用必须限制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3)强调公平性
可持续发展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的特别问题来考虑。
(4)强调共同性
观念源于人类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地球的完整性和人类的相互依赖性决定了人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
2.可持续旅游的目标
1990年,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会议上,提出了旅游业发展的目标:
(1)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
(2)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
(3)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
(4)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5)保护上述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
三、绿色旅游
选择性旅游由第三世界旅游同盟(ECTWT)定义为: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促进一种公正的旅游方式的过程。它致力于在各个参与者之间取得相互理解,团结和平等。其中,“绿色旅游”是选择性旅游的一种,它与乡村旅游有一定联系,具有自然旅游的环境兼容性,对目的地有很小或没有生态影响。对旅游者来说,绿色旅游不仅是享乐体验,而且是一种学习体验;不是单纯地利用自然环境,而是依靠自然和旅游的并行关系在对自然带有敬畏感和环保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
绿色是生命之色,生命呼唤着绿色。从某种意义上说,绿色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绿色”往往用来比喻“环境保护”“回归自然”“生命”等,而“绿色旅游”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用来指导旅游企业在旅游环境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它可以理解为与可持续发展类似的概念,即指在为社会提供舒适、安全、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产品的同时,以一种对社会、对环境负责的态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所谓绿色旅游,是指包括旅游者、饭店、景点管理者、旅行社和导游在内的旅游参与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绿色旅游是以认识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综合体现,它需要经营者和旅游者共同提高环保意识。现阶段,中国旅游企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考虑对环境的破坏要最小,经营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要尽可能最低,向顾客提供绿色的旅游产品,并能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保护的活动,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从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同时,作为旅游者,在旅游消费时也应当具有环保意识,爱护环境,进行绿色消费。
绿色旅游有别于传统的旅游类型。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它不仅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的功能,还具有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使得旅游蕴含的内在功能更加丰富,作用也不断提升。对旅游者来说,绿色旅游增加了旅游者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深化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随着绿色营销、绿色消费浪潮的来临,绿色旅游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绿色生活浪潮正成为国际环保高水准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热点。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在中国大力发展绿色旅游,实施绿色认证制度,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和游客追求的时尚潮流。
综上所述,绿色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运用绿色理念,坚持绿色管理,倡导绿色消费,以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使用旅游资源,具有强烈环保意识的一种旅游活动。绿色旅游是以农村、渔村、山村的现实生活为文化资源宝库,既是保护和利用自然环境与乡村传统文化为出发点而促使经济发展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也是现代可持续发展旅游的一种最佳方式。
四、生态旅游
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为了解旅游地环境、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等而有目的地在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旨在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创造更多经济发展机会,使当地居民受益。
(一)生态旅游的发展层次
生态旅游的发展,最根本的是在观念层次上的转变,其次是需要制度层次的保障,而这种发展模式最终则要落实到技术层次上来实现。
1.观念层次
“培养人们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是生态旅游的内在目标。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有别于大众旅游和其他旅游形式的旅游产品,更是一种理念和一种道德约束。
2.制度层次
(1)生态旅游法规政策
目前,我国已制定的一些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但是,我国尚未有一部专门的生态旅游法来规范和保障生态旅游的相关事宜。
(2)企业道德准则
如加拿大旅游企业不仅为企业员工制定道德准则,还向游客宣传负责任的旅游理念,包括:承诺通过我们热情而细心的员工为我们的顾客提供一流的服务及优质的经历;在我们的顾客、员工、股东及社区中倡导欣赏、尊敬我们的自然及文化遗产的风气;尊敬我们社区的价值观及愿望,在提供服务与设施时尽量促进社区的认同感、自豪感及美感,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等。
3.技术层次
(1)旅游环境承载力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旅游目的地生态系统在产生不可察觉的至少是能够恢复的生态变化之前的旅游数量。它是衡量旅游环境与旅游发展是否协调的重要依据。通过研究旅游环境承载力,能分析评价区域旅游开发潜力并掌握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关键性限制因素,并能为区域旅游部门制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
(2)旅游生态足迹
旅游生态足迹,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与旅游活动有关的各种资源消耗以及吸收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必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即把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消耗的各种资源和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吸收用被人容易感知的面积进行表述。生态足迹分析法从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角度来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其计算结果直观明了,计算方法可操纵性强,具有区域可比性,可以较好地揭示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3)生态旅游认证与生态标识
生态旅游认证是指通过建立一系列相应的规范与标准体系对生态旅游进行评估,并对达到标准要求的生态旅游予以一定形式的承认(如授予生态标识),借此促进生态旅游经营者改善其服务环境,实现其作出的对自然和社会负责的承诺,从而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认证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旅游认证的实施有助于加强政府对生态旅游景区的指导与管理;生态旅游认证所要求达到的标准能够为生态旅游产品供应商提供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管理的依据与指导规范;生态旅游认证所颁发的生态标识(Eco-labels)可以影响旅游者对其旅游相关活动的决策,使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经营者、度假村、饭店和其他旅游服务提供者时作出正确的抉择,有助于引导生态旅游产品消费者购买真正“绿色”的旅游产品。
目前,国外著名的生态旅游认证项目包括:绿色环球21(Global Green 21)、澳大利亚NEAP全国生态旅游认证项目、加拉帕戈斯群岛Smart Voyager认证项目、欧洲“蓝旗”可持续旅游认证体系、危地马拉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认证体系、哥斯达黎加的可持续旅游认证体系等。
绿色环球21是目前唯一的全球性旅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标志。绿色环球21一共有4个标准:绿色环球21企业标准,绿色环球21社区标准,绿色环球21国际生态旅游标准以及绿色环球21设计与建筑标准。绿色环球21实施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增强旅游企业/景区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让公众了解旅游企业、景区对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承诺。目前,中国通过绿色环球21企业标准认证的有四川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黄龙国家级风景区、四川三星堆遗址博物馆、四川蜀南竹海国家级风景区、浙江世界贸易中心大饭店、深圳圣延苑酒店以及九寨天堂国际会议度假中心等。
澳大利亚NEAP认证的主要特点包括:集中于自然区;解说(包括解说的可获得性、信息的准确性、解说规划、工作人员的意识和理解、工作人员的培训);环境可持续性(包括工作人员的责任、知识和意识,应急措施、环境规划和影响评估、排水、土壤和水质管理、建筑方法和材料、视觉影响、采光和照明、废水处理、噪声、空气质量、垃圾最小化处理、能源利用、建筑,对野生动物、海洋哺乳动物的影响最小,各种活动以及交通设施的影响最小化);使当地社区受益(包括和当地社区一起工作、对当地社区最小影响、社区参与);文化尊重;消费者满意;负责任的市场营销等。
(二)生态旅游的基本模式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下,许多生态旅游目的地都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尽管各种实践方法有所不同,但基本模式都包含以下三种:
1.社区参与
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除了要促进自然环境的保护外,也要使当地居民受益,因此,社区参与对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也至关重要。
2.环境教育
将提高当地社区的旅游者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作为生态旅游的主要目标,将旅游与环境科普相结合,使公众亲近自然、了解自然、欣赏自然、向自然学习并接受教育;在规划设计中,使旅游设施与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并有助于自然保护,强调各种旅游项目有利于防止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的出现。
3.生态环境补偿
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将部分旅游收入返还,用于旅游区的生态恢复或保护;旅游经营单位通过缴纳一定的环境消耗补偿费,解决环境保护经费不足问题。这一发展模式在西方已经得到很好的实施,但在中国离真正的实施还有一定距离。
(三)生态旅游的十条准则
准则一:参观有保护价值的目的地,要做好计划,参与保护项目。
准则二:轻装旅游,减少携带物品,因为携带的物品可能会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垃圾。
准则三:旅游前尽可能了解目的地的自然、居民以及他们的文化与环境诉求。
准则四:雇用当地声誉好且有目的地保护意识的导游。
准则五:挑选自然友善的住宿。
准则六:尽可能使用火车或巴士等交通方式以减少旅游交通碳排放。
准则七:选择当地蔬菜,尽量不食用濒危物种。
准则八:不购买濒危物种的纪念品,不引进外侵物种。
准则九:野生动物观赏是难以忘却的体验,但为了它们和你的安全,尽可能不要打搅野生动物。
准则十:保持与目的地新朋友的关系,成为地方保护组织的成员。
五、低碳旅游
“低碳旅游”概念的正式提出,最早见于2009年5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该报告根据世界旅游业以及航空、海运和陆路运输业的联合调查写成。报告显示,旅游业(包括与旅游业相关的运输业)碳排放占世界总量的5%,其中运输业占2%,纯旅游业占3%。
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系统运行过程中,应用低碳经济理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原则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与环境,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低耗与对环境损害最小化的全新旅游发展方式。低碳旅游是一种深层次的环保旅游,它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含义:
1.旅游生产的低碳化
针对旅游产业而言,低碳旅游实际上是在经济领域对旅游产业的一场深刻的能源经济革命。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等旅游生产企业应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进而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带动旅游产业以及下游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资源生产率,最终达到在低资源消耗、低能源需求的前提下取得更好的经济发展的目标。
2.旅游消费的低碳化
针对旅游消费者而言,低碳旅游首先是一种低碳化的生活方式,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比如个人出行中携带环保行李、住环保旅馆、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等。同时,对于旅游者而言,低碳旅游还是新技术、新理念的体验,比如参与碳中和旅游活动,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责任。
六、负责任旅游
对“负责任旅游”这个论题的探究是由旅游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以大规模客流为特征的“大众旅游”,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更多享受的同时,也给旅游目的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有关旅游业发展的利与弊、功与过的问题便不断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Young,1972)[4]。
理想的旅游发展是利用区域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既为游客提供旅行游览方便又对资源没有太大损害,同时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能真正得到改善。最初对旅游影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负面影响,并试图从测算容量、分区规划和游客流量引导等方面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随着对全球贫困、社会不公、经济和环境不公等问题关注的升级,无论是旅游者的活动还是旅游业的开发经营活动都被要求对接待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负责。游客被鼓励“带走的只有照片,留下的只有脚印”。在非洲和南美,出现了植物清洁周、海龟保护度假、追踪印加人的踪迹等旅游活动,这些被视为负责任的旅游行为因其具有减少旅游负面影响的作用而日益受到推崇。随即旅行社也推出负责任旅游的产品,并制定负责任的公司政策;一些国家制定负责任的旅游行动指南,并在有旅游专业的高等院校开设负责任旅游管理课程,逐渐形成了对负责任旅游问题的研究体系。负责任旅游要研究的问题涉及为什么要负责任、责任性依托的场所和主体是什么、旅游行为主体负责任的对象等,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与实践,力图找到解决旅游负面影响的良好机制。
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负责任旅游”原则到目前,国外对“负责任旅游”问题的研究经历了原则阶段、产品阶段以及政策和制度阶段三个时期。每一个阶段对该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在原有学科基础上的推进与深化,而且是不同学科在这个问题上的相互融合,体现了旅游研究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一)负责任旅游原则阶段的研究
负责任旅游原则阶段开始于1965年。这年,黑策(N.D.Hetzer)在分析旅游活动对自然和社会旅游资源的不当利用造成环境和社会的负面效应时,用生态学的理念提出了旅游应该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目的地负责任的四个原则(Weaver,2001)[5],用于指导旅游开发时如何做到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同时使得旅游者的需要满足程度最大化,并力求使旅游目的地社区利益最大化。这个原则主要包括保护性和责任性两个基本特征,强调发展旅游不仅要对环境负责,还要对游客和旅游目的地居民负责。但在当时旅游对环境的影响还不十分突出,旅游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尚不十分明显的情况下,这个原则并没有在当时的旅游开发和管理实践中被迅速而广泛地应用。
(二)负责任旅游产品阶段的研究
负责任旅游产品阶段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这个阶段,大众旅游使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负责任旅游的原则,认为传统的大众旅游存在种种弊端,必须寻求另一种对资源环境影响不大、对旅游目的地负责的旅游模式来“替代”传统大众旅游。80年代,克里彭多夫(Krippendorf,1982)提出替代旅游作为一种与传统大众旅游相对的旅游形式[6]。其他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类似的词语,如“恰当的旅游”“生态旅游”“软性旅游”“负责任旅游”“人性化旅游”“有节制的旅游”“小规模旅游”“租住乡间小别墅旅游”和“绿色旅游”等,这些都被视为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方式。同时,责任性的观念在一些替代性旅游的定义中得到明确,其中最典型的负责任旅游产品是生态旅游。世界生态旅游学会(IES)1991年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是,“在自然区域里进行的、保护环境同时维护当地人福利的负责任的旅游”。韦斯顿(Western,1993)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亦含有责任的概念,“生态旅游是将对自然的郑重承诺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结合在一起的负责任的旅游”。[7]
(三)负责任旅游政策和制度层面的研究
对负责任旅游政策和制度层面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这个时期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出现使负责任旅游原则中除保护以外的其他几个方面也得到认识和发展,并通过产品开发、政策和行为准则制定以及旅游规划和市场营销等形式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贯彻。尤其是90年代以后,旅游研究的各个领域均对责任性有所涉及。除在产品形式方面继续推进外,还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战略、市场营销、旅游规划、企业经营运作的实践等方面有所加强。
七、公益旅游
公益旅游是一种将志愿服务融入旅游行程的综合性社会活动。公益旅游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海外留学浪潮。当时,许多旅游者反感福特式消费主义,希望利用间隔年(gap year)和短暂工作休假(career break)进行身心调适,在旅途过程中反思人生意义和价值观,获得一种有意义的旅游体验。在此时代背景下,公益旅游开始盛行。80年代的生态旅游浪潮,90年代的志愿者假期浪潮,促进了公益旅游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渐流行,推进了公益旅游的发展。伴随着公益旅游的发展,国外学术界对于这种特殊的社会行为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美国学者韦尔林(S.Wearing,2001)最早提出公益旅游的概念,这也是被引用最为广泛的概念之一:旅游者因为各种原因,以一种被组织的方式作志愿者活动来度假,它包括援助和减轻社会中某些群体的物质贫穷,某些环境的恢复,对社会或环境问题的研究。[8]沙耶韦斯(R.Scheyvens,2002)认为,公益旅游是正义旅游的一种形式,因为来自西方国家的人愿意花钱帮助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或者是做一些保护性的工作,他们希望通过旅游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得到一时的快乐。[9]罗杰斯(M.Rogers,2007)认为,公益旅游是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对目的地社会作出贡献的一种旅游方式。[10]另外,一些在公益旅游行业具有权威性的机构也对公益旅游的概念作了界定。公益旅游机构(Voluntourism.org)认为,公益旅游从广义上讲是为了实现服务意向而前往目的地从事服务所获得的体验;从狭义上讲是在目的地将志愿服务与涉及文化、地理、历史、娱乐等内容的传统旅游有机整合在一起的体验。全球志愿者网(Globalvolunteer.com)认为,公益旅游是从传统的冒险旅游和文化旅游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旅游形式,其目的在于服务,进而亲自了解目的地文化。
公益旅游可以是公益的旅游,也可以是旅游的公益。公益的旅游,是以公益活动为出发点,在开展公益活动的过程中,顺带发生旅游行为;而旅游的公益,则是在旅游行程开展过程中进行公益活动。这两者的差异表现为行程的侧重点不同。就公益旅游而言,应该以旅游为出发点,研究在旅游行程中发生的公益行为。由此,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公益旅游概念的界定,公益旅游可以从以下几个属性进行理解:(1)公益旅游在归属上应该是旅游行为,它兼公益属性,但以旅游为主,公益虽然居于次要地位,但同样不可或缺。(2)公益旅游的吸引物不限于对“美”的追求,在吸引物上应该外延。传统的旅游往往是受到吸引而前往异地的,旅游是个追求愉悦的过程;但是,今天的旅游活动越发复杂,旅游者价值观的呈现具有多样性,旅游者对于弱势环境中群体的慈悲或对于社会的责任感也是驱使其前往异地开展公益旅游活动的重要原因。例如,绿色和平组织邀请国际名人在环境污染地开展宣传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参观,以引起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关注。(3)公益旅游行程包含旅游和公益慈善两个部分,结果具有利己和利他双重属性。行程中,旅游者会通过一定的活动实现旅游体验,这一部分表现为利己的目的;同时旅游者会通过一定的公益慈善行为来促进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这表现为利他属性。另外,公益行为富于意义也能丰富旅游者的体验。
八、可替代性旅游
可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也被称为选择性旅游,或非大众旅游,这是相对于传统的大众旅游而提出的概念。可替代性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可替代传统大众旅游的旅游模式,这种旅游模式可以保证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社会和自然环境不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能够促进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之间的平等互惠关系,维护当地居民的利益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学者克里彭多夫(J.Krippendorf)于1982年提出“可替代性旅游”的概念,其理念强调“确保旅游政策不再只注重于经济需求,而要更关注保护原始环境,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强调在旅游开发和规划时优先考虑自然和文化资源,而不是最后考虑;强调增加当地社区居民的权力和主动决策能力,而不是被外来者控制其权力。[11]
关于可替代性旅游的概念,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论,因为可替代性旅游内涵丰富,包括旅游者数量质量、旅游活动内容、市场细分、旅游影响等,所以针对不同内涵进行描述,就会有不同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可替代性旅游是选择居住在当地居民家中,并获得居民提供的服务,创造游客与居民交往机会,增进双方了解[12]。第三世界旅游联盟(ECTWT)认为,可替代性旅游是旅游利益相关者而不单是旅游者通过精心组织的旅游活动而实现一种以团结、平等为基础的共赢结果。学者科恩(E.Cohen)认为,可替代性旅游是对大众旅游的现代消费主义的反思,是针对探险者、漂泊者的新型旅游角色,他们与当地社区接触,参与社区的小型项目。[13]
与大众旅游相比,可替代性旅游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人流较少,限制旅游人数,控制旅游活动规模,避免给目的地环境带来压力;第二,活动形式多样化,灵活性强,旅游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旅游形式;第三,选择游客密度小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尤其是原生态目的地,并将一次旅游活动的目的地限定在较小的范围,以便于旅游者充分亲近目的地和体验当地的特色;第四,强调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意识,旅游目的地开发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第五,积极推动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接触和沟通,增进双方的理解和相互尊重;第六,旅游产品价格相对较高,给旅游目的地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从具体的产品形态看,目前常见的可替代性旅游有生态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科学旅游、教育旅游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