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之七)
“独夫民贼”一语,是由“独夫”和“民贼”两个词语组成。“独夫”一语,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第八章: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其君也。”
“民贼”一语,出自《孟子·告子下》第九章:
孟子曰:“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为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在《孟子·梁惠王下》篇中,孟子认为破坏仁爱的人叫‘贼’;破坏道义的人叫‘残’。即谓之‘贼’,又谓之‘残’的人叫‘一夫’。一夫也就是“独夫”。孟子明确界定了破坏“仁爱”和“ 道义”的人,就是独夫。
在《孟子·告子下》篇中,孟子指出那些不向往道德,无义于仁的,助纣为虐,不惜发动战争肆意掠夺土地和财富的臣子,就是残害百姓的人,就是民贼。
后来,独夫民贼连用,比喻十分孤立、暴虐无道、祸国殃民的统治者。
从这里可以看到,孟子认为实行仁义的有道的君主,是君;破坏仁义的无道的君主,不是君,而是独夫,可以把他流放,也可以把他杀掉。“汤放桀,武王伐纣”这样的行为,不是弑君,而是诛杀独夫。在古代君民等级森严的情况下,孟子在民贵君轻的思想基础上,大胆地承认了人民有权杀死暴君。他认为残害人民的就不是“君”,而是独夫,是民贼,可以人人得而诛之。这种具有人民性的激进思想,反映了孟子政治思想中比较进步的一面,是可贵的。
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在《蒋介石在挑动内战》一文中说:
“无怪中国法西斯头子独夫民贼蒋介石,在敌人尚未真正接受投降之前,敢于‘命令’解放区抗日军队‘应就原地驻防待命’,束手让敌人来打。”
同月16日,毛泽东在《评蒋介石发言人谈话》一文中又说:
共产党主张成立联合政府,就为制止内战。现在蒋介石拒绝了这个主张,致使内战有一触即发之势。然而,制止蒋介石这一手,是完全有办法的。坚决迅速努力壮大人民的民主力量,由人民解放军占大城市和解除敌伪武装,如有独夫民贼敢于进犯人民,则取自卫立场,给以坚决的反击,使内战挑拨者无所逞其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137页、1150页)
1945年8月10日,在刚刚传来日本政府乞降的消息的时候,为迫使日伪军迅速投降,我八路军总部向各解放区抗日部队发布向日伪军加紧进攻的命令,要求各解放区武装部队向敌伪所占地区和交通要道展开积极进攻。
然而,蒋介石却慌了手脚,他明白已退缩在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国民党主力部队,是难以很快开到华北、华中和东北由日本占领的各主要城市和交通线受降的。为了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8月11日蒋介石发布命令,要求第十八集团军“应就原地驻防待命”,“不得擅自行动”,不许接受日伪军投降和收缴敌人枪械。与此同时,他又发布了另一个命令,要求各战区将士“加紧作战努力,一切依照既定军事计划与命令积极推进,勿稍松懈”,企图垄断接受日本投降的权利。这两个命令显然是相互矛盾的,蒋介石的用意很清楚,就是要把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手脚捆起来,而由国民党的军队去独吞抗日胜利的果实。
针对蒋介石的所作所为,毛泽东于8月13日为新华社撰写了评论文章。毛泽东提醒人民:“蒋介石在挑动内战。”并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在讲演中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内战危险是十分严重的,因为蒋介石的方针已经定了。”
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了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就在人们还沉浸在胜利欢乐中的时候,一直磨刀霍霍,保存实力,准备内战的蒋介石,就已开始迫不及待地动手争夺抗战胜利的果实,把战争的屠刀又一次指向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内战的阴云又一次笼罩在人们的头顶上。
为了在舆论上蛊惑人心,迅速挑起内战,8月15日,蒋介石令其发言人在重庆举行记者招待会,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进行攻击,说什么“委员长之命令,必须服从”,“违反者即为人民之公敌”,公然把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宣布为所谓“人民公敌”。
对于国民党发言人的谈话,毛泽东于16日为新华社又写了一篇评论加以批驳。毛泽东指出:蒋介石经过他的发言人,把中国人民的军队宣布为“人民公敌”,这样就表示:蒋介石向中国人民宣布了内战。毛泽东又指出,蒋介石的内战阴谋蓄谋已久,当然不是从11日的命令开始的,而是他在抗战八年中的一贯计划。在八年抗战中,蒋介石先后于1940年、1941年和1943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反共高潮,每一次都准备将其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内战,只是由于中国人民和盟邦人士的反对,他的内战阴谋才未能得逞。
历史雄辩地说明,是蒋介石在挑动内战,蒋介石才是真正的人民公敌,是不折不扣的“独夫民贼”。而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早在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侵入中国的时候,就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并于1936年至1937年,经过努力迫使蒋介石接受了自己的主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而实现了抗日战争。在此期间,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放松过提醒人民,制止内战危险的努力。在抗战即将结束之时,中国共产党同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关心中国和平的人士一样,认为新的内战将是一个灾难,但是也认为内战仍然是可以制止和必须制止的。
毛泽东的这番精辟论述和彻底揭露,使蒋介石企图发动内战、与人民为敌的“独夫民贼”嘴脸大白于天下,从而使全国各界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共同为制止内战,寻求和平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在全国内战爆发前夕,毛泽东在两篇评论文章中分别引用“独夫民贼”一语,说明蒋介石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发动反共内战,必将成了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孤家寡人。同时也警告蒋介石之流,暴虐无道祸国殃民的人,是绝没有好下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