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坚韧之力,才能肩负重任

培养坚韧之力,才能肩负重任

时间:2023-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4年,毛泽东所在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合并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从这时起,毛泽东就是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了。毛泽东点头称道:“是么!杨先生能以‘欲栽大木拄长天’为己任,我们立志救国,改革社会,就要利用学校这个环境,认真钻研学问,培养坚韧之力,才能肩负重任,无往而不胜。”学校有个君子亭,毛泽东蔡和森经常来到这里讨论治学、做人等问题。以此抒发他决心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培养经国济世之才的激越情怀。

毛泽东自青少年起,就立志从亚圣孟子之教磨炼自己。

1914年,毛泽东所在的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合并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从这时起,毛泽东就是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了。

冬日的长沙虽不像中国北方那样朔风凛冽,雪花飘飘,但人们也要穿了棉衣御寒。

一天傍晚,毛泽东和学友蔡和森在校园操场君子亭附近散步,蔡和森见毛泽东穿得比较单薄,便关切地说:“你把家里给的那一点钱都用在了买书订报上,自己节衣缩食,长此以往怎么行?”

“那就跑步、吃‘书’么!”毛泽东诙谐地说,“跑步既能够锻炼身体,又可以增强人的御寒能力;吃‘书’可以解决精神饥饿,比解决肚子饥饿更重要。”

蔡和森无可奈何地说:“人若能像龟一样,几年不吃东西也饿不死就好了。”

毛泽东坦然一笑:“龟虽寿,充其量只能做一个驮石碑的角色。”然后用眼盯着蔡和森,“我们每日一饭,如何?”

蔡和森苦笑道:“囊中羞涩,也只好委屈肚子了。”

“不是委屈肚子……”毛泽东舒展双臂,很潇洒地做了一个扩胸动作,“是锻炼意志。”又说,“实在饿了,我们就读书吟诗,聊以充饥!”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蔡和森也挺了挺胸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然后曾益其所不能!”

毛泽东点头称道:“是么!杨先生能以‘欲栽大木拄长天’为己任,我们立志救国,改革社会,就要利用学校这个环境,认真钻研学问,培养坚韧之力,才能肩负重任,无往而不胜。”

“穷则思变。”蔡和森说,“我们总是要奋斗的。”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毛泽东重复了他曾在《讲堂录》中写下的话,“安贫者能成事!”(邸延生:《历史的真迹——毛泽东风雨沉浮五十年》,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说话间,两个人并肩走进了君子亭……

蔡和森(1895—1931年)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湖南双峰人,1895年3月出生于上海。1913年秋,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二年春,毛泽东由第四师范并入第一师范,他们同在一个年级学习。由于共同的志向,他们俩结成了志同道合的学友,开始了“恰同学少年”的生活。学校有个君子亭,毛泽东蔡和森经常来到这里讨论治学、做人等问题。两个出类拔萃的年轻人,就这样走到一起了。

杨先生,指杨昌济老师。他在一师讲授伦理学,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的信仰。十分关心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一批进步青年,鼓励他们努力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他以“强避桃源做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诗句明志。将毛泽东、蔡和森等比作可担当改造国家大任的“拄长天”的“大木”。 以此抒发他决心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培养经国济世之才的激越情怀。

毛泽东在“一师”深受杨昌济老师的影响,刻苦读书,博览群书,从“修身”到“济世”,树立了远大的抱负。为了求知,多订一份报纸,多买一本书,他甘愿节衣缩食,忍饥耐寒,宁肯轻视物质生活也要满足精神愉悦和追求的执着;为了锻炼体魄,磨炼意志,他经常和同学一起去跑步、游湘江、登岳麓山,还坚持风浴、雨浴、日光浴、冷水浴等健身活动。他与共读的学生蔡和森、罗学瓒、萧子升、周世钊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同窗情谊,经常聚在一起钻研学业,探讨社会与人生,挥斥时弊,寻求真理,立志救国救民。

当他听到同窗挚友蔡和森说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毛泽东十分赞同《孟子》这句名言,作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决心像杨先生所希冀的那样,以“大木拄长天”为己任,立志救国,改革社会,利用学校这个环境,认真钻研学问,培养坚韧之力,肩负重任,真正做到“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这就是“苦其心志”,“饿其体肤”,对《孟子》警句心领神会学生时代的毛泽东;这就是“野蛮其体魂,文明其精神”,欲作“拄天长木”的“一师”时期的毛泽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