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住北京中南海菊香书屋。
1949年11月份,北京的天气已经显凉了。可菊香书屋的房间是老式建筑,没有暖气设备。为了解决这里的热水和取暖问题,办公厅行政处的同志们准备为毛泽东安装锅炉和暖气片,却被毛泽东制止了。
毛泽东对行政处的同志说:“现在刚刚建国,需要办的大事很多,这些小事以后再说。再说现在也没有足够的条件,即便条件好些了,也要先为全国的老百姓办事情。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办什么事情,首先要想到群众,要时刻想着人民。”
行政处的同志为难地说:“快入冬了,取暖问题总得考虑……”
毛泽东摆摆手:“可以生炉子么!我们在延安,在西柏坡,不都是没得暖气么?在艰苦的条件下,我们照样打出了一个新中国。不要刚刚建国就讲条件,还要艰苦奋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个道理你们应该懂得的。”(邸延生:《历史的真言——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纪实》,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451页)
侍卫在一旁的阎长林说:“主席,你的腿一到天冷就疼,以前没条件,现在总得想办法多烧些热水吧?”
毛泽东笑一笑,说:“以前,都是你们烧了热水让我泡一泡脚,现在还用老办法,麻烦你们再为我倒洗脚水吧!”
没办法。既然毛泽东不同意装锅炉,这件事也就暂时被搁置起来。
在毛泽东看来,新中国刚刚建立,一是需要办的大事很多,二是现在也没有足够的条件,国家还处于困难时期。即便以后条件好些了,也要先为全国的老百姓办事情。这就是人民领袖,时刻想着人民的利益。
的确,刚刚诞生的新中国,面对的是一个一穷二白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不够吃,通货膨胀,经济混乱。解放之初,由于工业基础薄弱,甚至连老百姓的日用品都要从外国进口。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对“一穷二白”问题多次定调:
我曾经说过,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从发展的观点看,这并不坏。穷就要革命,富的革命就困难。科学技术水平高的国家,就骄傲得很。我们是一张白纸,正好写字。(《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4页)
建国了,大事初定,百废待兴。
新中国建立后,在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态和高涨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迅速将一个贫穷落后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蒸蒸日上阔步前进的新中国。仅“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数十年。事实证明,社会主义给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毛泽东自己居室不安装取暖设备,艰苦朴素,率先垂范。并教育行政处的同志懂得《孟子》一书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一事之前,先想到全国的老百姓。这种忧患意识,这种执政理念,何其宝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