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冬,延安。一个傍晚,几名内务警卫员在窑洞里,吵吵嚷嚷地在争论学习问题。毛泽东听到嚷声,信步跨进室内。大家见毛泽东进来了,想向毛泽东请教,又怕人耻笑,连那么简单的问题都搞不懂。毛泽东听懂了大家的意思,说:
你们这样想可坏事了。看不出你们还有点难为情的面子思想。工作上不懂就问才能少出偏差,学习上不懂就问才有进步,持这种“每事问”的态度,才是人的美德。
大家听毛泽东这么一说,立即又兴奋起来了。一名警卫员大声问:
“主席,啥子叫‘每事问’?”
“嗬,这不就马上提出疑问来了嘛。”毛泽东高兴地说。
毛泽东吸了一口烟,坐下来,略有所思地讲道:
这话出自古书《论语》里的子入太庙“每事问”的典故。说的是有一天孔夫子进入他家鲁国国君的祖庙里,看到祖庙里摆着各种各样的陈列品,孔子对每样东西都要问个清楚。可有些人便在背后嘲笑孔子说:大学问家,看来也并非如此,只不过是个“每事问”。孔子听到后说:“每事问”是一种美德嘛。从此,这种凡有疑问,一问到底,问个水落石出的美德,就一代一代传颂下来。
毛泽东又接着讲:
比如清代有个叫戴震的思想家,他年幼读书时就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有一天,老师讲《大学》,说:“大学之道……这一章叫《经》,是孔子的话,由他的学生曾子记录下来的;以下十章叫《传》,是曾子本人的见解。”这时戴震发问:“老师,你这样讲,根据是什么?”老师回答:“这是宋朝大学者朱熹说的呀!”戴震想了下又问:“孔子和曾子是什么时候人?”老师顿觉戴震提问太浅薄了,便不耐烦地回答:“周朝人呗。”戴震毫无顾忌地再问:“周朝的孔子到宋朝的朱熹相隔多少?”老师屈指一算,说:“哎呀,一千六七百年了!”戴震进一步问:“既然相隔那么远的时间,朱熹凭什么作出这样的判断的呢?”老师被问得张口结舌,无话可答,只好点头赞叹道:“小子可造,真是个了不起的后生!”从此,“戴震善问”又成了读书人的美德。
(许祖范等编:《毛泽东幽默趣谈》,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154页)
毛泽东此次与警卫人员漫谈,对“每事问”典故的来源、善问的作用以及爱问是否丢面子,都做了详细阐述。毛泽东认为,孔子、戴震爱问都没丢面子,而且孔子至今被人们尊崇为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遇着问题能虚心向人请教,绝不是丢脸的事。相反,有疑不问,不懂装懂,那才是真正难为情的事,终究会丢尽脸面的。人们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难题。此时,只要动嘴问一问,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如果碍于面子不问,不懂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所谓学问,就是有学有问,要养成爱问好问得好习惯。只有问,才能得到答案,才能获取知识,才能更好地充实自己,激发求知欲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