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苏联的经验只能择善而从

对苏联的经验只能择善而从

时间:2023-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苏联的经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不从之。这是因为苏联先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取得了经验。如搬苏联的警卫制度,害死了人,限制了负责同志的活动。认为苏联的一切都是好的。我国选择苏联体制模式后,毛泽东仍然坚持这个原则。把苏联的经验孤立起来,不看中国实际,就不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从《论语·述而篇》第二十二章流传出的第二句名言。毛泽东在做善与不善的去取选择时,好引此语作为一种观察问题的方法。

1958年3月9日, 中共中央在成都召开的有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规章制度时说,我们从苏联搬来一大批,搬得最多的是工业和教育两个部门,还有农业、商业、计划、统计、基建程序、管理制度、财政等。

苏联的建设模式,苏联的规章制度,并不都正确,或并不符合中国国情。怎么办?对此,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

对苏联的经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不从之。把苏联的经验孤立起来,不看中国实际,就不是择其善者而从之。什么事情都要提出两个方法来比较,这才是辩证法,不然,就是形而上学。(《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页)

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搞经济建设,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目光瞄准了苏联。这是因为苏联先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取得了经验。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学习借鉴并搬用苏联体制模式,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很快运转起来,并取得显著效果。但由于照抄照搬,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病以及根本不适合我国国情的东西。

1958年成都会议上,毛泽东详细讲了规章制度问题,他认为规章制度从苏联搬了一大批,有好的、适用的,已深入人心了。但也有很多不适用的,害人不浅。如搬苏联的警卫制度,害死了人,限制了负责同志的活动。还有其他,那些规章制度束缚生产力,制造浪费,制造官僚主义,这也是拿钱买经验。

开国伊始,没有办法,因为我们不懂,完全没有经验,只好搬。这种对苏联模式的硬搬,实际上是把苏联的经验孤立起来,没有结合中国的实际。对我国借鉴搬用苏联模式的做法,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我国重工业的设计、施工、安装自己都不行,没有经验,中国没有专家,只好抄外国的。既然是抄,自己不会鉴别,把苏联的设计用到中国,必然有一部分是不正确的,是生搬硬套的。其次是盲目服从。认为苏联的一切都是好的。以致对苏联的一些规章制度,产生了教条主义式的工作方法,照搬照抄。

毛泽东历来主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国选择苏联体制模式后,毛泽东仍然坚持这个原则。成都会议上他指出:搬,要有分析,不要硬搬,当年一股风硬搬,就是不独立思考,忘记了历史上教条主义的教训。历史教训就是理论要和实践相结合,理论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他认为新中国成立后,这个道理未运用到经济建设上。

毛泽东在讲话中引用孔子的话说:对于苏联的经验只能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不从之。把苏联的经验孤立起来,不看中国实际,就不是择其善者而从之。他批评了在建设中完全照搬照抄苏联的做法,指出什么事情都要提出两个办法来比较,这才是辩证法。他举例说,如铁路选线、工厂选厂址、三峡选坝址,都有几个方案,为什么规章制度不可以有几个方案?

毛泽东还说:对许多规章制度,我们许多同志不去设想有没有另外一种方案,择其合乎中国情况者应用,不合适者另拟。学习外国的一切长处,永远是原则。但学习应和独创相结合,硬搬苏联的规章制度,就是缺乏独创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