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篇》第五章与第四章有联系,继续记司马牛之忧: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上一章,曾记孔子的弟子司马牛,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君子。孔子对他说:“君子不忧不惧。”司马牛告辞了孔子,见到了师兄子夏,很忧愁地对子夏说道:“人家都有兄弟,多么快乐呀,单单我没有。” 子夏安慰他说:“我听说过:一个人死生听从命运,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对待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待人恭敬而有礼貌。那么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兄弟。君子又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据西汉孔安国言,司马牛有个哥哥,因后来谋反,影响到他的几个串通一气的兄弟,也都跟着遭殃。只有司马牛和他们划清界限,所以感到孤独。虽有兄弟,却与没有兄弟无异。 针对司马牛的叹息,子夏对他进行了一番宽慰,可见孔门师兄弟之间的情谊。
《论语·颜渊篇》第五章有两句话流传最广,一句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一句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前一句暂且不论,这后一句毛泽东在讲话和文稿中几次提及。
1958年5月,毛泽东在他主持召开的中共八届二次全会上,先后有四次讲话,其中5月17日的讲话提纲中有一段是:
社会主义阵营的密切合作
学习,辞去主席
四海之内皆兄弟
人人是外行,外行才能领导内行
其中,5月20日的讲话提纲中又有一段是:
真理:批判学习一切东西,党中央的,马列的,外国的,我的,你们的。
四海之内皆兄弟
几个经济文件,看了没有?(《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99、204页)
1958年5月14日,第二机械工业部党组为转报北京第三工业建筑设计院关于和苏联专家由两股劲拧成一股劲的经验,向毛泽东、中共中央报告。报告说,我部担负的是一项新的建设任务,很多技术问题我们不懂或者不完全懂,因而苏联专家就成了我们当前的重要技术力量。前一时期,由于我们对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大中小相结合的方针强调不明确,在共同设计的时候,有时我们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一些不同意见,彼此之间有些争论,因此在一些技术问题上扭来扭去,各执一词,形成了两股劲。直到成都会议后,我们学习了毛主席指示,进一步明确了总路线,才有所转变。近一个多月来,我们运用各种方式反复向苏联专家介绍我国建设总路线,介绍整风运动和其他有关的中国实际情况,使苏联专家自觉地掌握中国的方针路线,按照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工作,效果很好。现在苏联专家能够和中国同志一起主动地讨论怎样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怎样贯彻多快好省路线,许多设计修改了,想了很多窍门,制出新的更合理的设计。这就使过去的两股劲拧成一股劲,正如一位苏联专家所说:“这是中苏友谊的结晶。”
5月16日,毛泽东为八届二次会议印发这个报告写了批语:
这是一个好文件,值得一读。请小平同志立即印发大会同志们。凡有苏联专家的地方,均应照此办理,不许有任何例外。苏联专家都是好同志,有理总是讲得通的。不讲理,或者讲得不高明,因而双方隔阂不通,责任在我们方面。就共产主义者队伍来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一定要把苏联同志,看作自己人。大会之后,根据总路线同他们多谈,政治挂帅,尊重苏联同志,刻苦虚心学习。但又一定要破除迷信,打倒贾桂!贾桂(即奴才)是谁也看不起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31页)
毛泽东为这段批语拟定的题目是四海之内皆兄弟。
5天时间内,一次会议上,毛泽东三讲“四海之内皆兄弟”。可见这句话对他的烙印之深,也可见他想通过这句话表达一种思想的愿望之迫切。
《论语》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是需要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这就是“敬”与“恭”。敬:是自我约束、自我完善,严谨认真而无差错;恭:是待人以真诚,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这也是子夏对司马牛的鼓励,意在请他消除顾虑,好好修德,那就可以不受兄弟的连累,依然是个受人称赞的君子。在子夏看来,君子何愁无兄弟呢!“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泛指海内之人都是“兄弟”。可以说子夏的这种思想,已突破了家庭内部的血缘亲情关系,极大地拓展了“兄弟”的外延。
毛泽东所拟定的批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及讲话提纲所引用《论语》这句话,其思想内涵已远远超出了《论语》的范畴。毛泽东借用《论语》中“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话,强调“社会主义阵营的密切合作”(那时在国际政治格局中还存在着社会主义阵营),强调批判地学习“外国的”东西,强调尊重苏联的同志,把他们看作自己的人,刻苦虚心地向苏联专家学习。当然,在这种尊重、学习和交往中,要独立自主,保持人格国格,而不做奴气十足的贾桂。这无论从政治上考虑,还是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考虑,无疑都是必要的、正确的。后来中苏两党展开论战,分歧越来越大,赫鲁晓夫捍然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使社会主义“家庭”走向分裂,“兄弟”终于反目。这当然是后话,也显然违背毛泽东的初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