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论语·卫灵公篇》第三十九章是孔子语录中最短的一条:
子曰:“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孔子教育的基本主张。意谓教育不分种类。类,应作种类、族类、类别解。何晏注疏:“类,谓种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汉儒马融注:“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论语马氏训说》) 皇侃疏:“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论语集解义疏》)
孔子强调无论贵贱、富贫、贤愚,不分地区、国别、种族、年龄,一切人都享有受同等教育的权利,不应歧视。
孔子不仅是“有教无类”的主张者,同时也是此主张的实践者:“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篇》)孔门三千弟子中,既有拥有很大权力和财富的贵族子弟,又有家境贫寒的平民百姓;既有商贾之人,又有劳动者,甚至还有为盗者。故南郭惠子以为“夫子之门何其杂”(《荀子·法行》)。
孔子“有教无类”这一重要主张及其实践,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的文化教育垄断局面,是春秋时期文化下移的产物,孔子民本思想的体现,有利于文化教育的普及,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毛泽东很欣赏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在1958年审订陆定一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文时,加写了一段话,把“有教无类”提到了人民性的高度来评价。
中国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的有教无类,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人定胜天,……诸人情况不同,许多人并无教育专著,然而上举那些,不能不影响对人民的教育,谈中国教育史,应当提到他们。(《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页)
孔子以前,无论是官学,还是乡学,都是官办的,也就是“学在官府”。只有少数奴隶主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春秋时期,即孔子生活的时代,随着周天子王权的削弱,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首创私人办学,开门授徒,开展教育工作。
孔子一生热心救世,然而并不得志。只在鲁定公时从政几年,摄行相职的时间不长,就因与鲁定公政见不合,弃官离鲁,率领弟子周游列国,四处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终无人任用。孔子在政治上不畅达,但孔子办教育还是成功的。他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君子”,扩大自己的影响,为官从政,以及实现他的恢复周礼的政治主张。孔子几乎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不断总结办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是与他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篇》)等人是可以教化的哲学思想相关的。“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这种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认识,孔子扩大招生,广收弟子。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交得起学费,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诸侯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扩大了受教育对象,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为后世所称道。
毛泽东肯定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具有“人民性”。谈中国教育史,应当提到这位古代的大教育家。毛泽东的话,不仅对人们研究中国教育史,而且对研究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学史等都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