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人讲我的兵法靠两本书

有人讲我的兵法靠两本书

时间:2023-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来的历史进一步证明毛泽东是正确的,也证明了《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还是“有人讲”毛泽东的兵法“靠两本书”,毛泽东只承认看过《三国演义》,而《孙子兵法》仍然是“没有看过”!

“左”倾教条主义领导者批判毛泽东的非马克思主义兵法,剥夺他指导革命战争的权力。在困境中,他也奋起抗争。他抗争的最初“武器”是“《孙子兵法》当时我并没有看过”,但“左”倾领导者一口咬定毛泽东是“凭着《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指挥打仗”。

后来的历史进一步证明毛泽东是正确的,也证明了《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但读《孙子》和《三国》惹的“麻烦”,给毛泽东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以至后来的岁月他经常提起。

1960年12月25日,毛泽东同部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一起聚餐,当谈到“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时,他说:

我就受过压,得过三次大的处分,被开除过党籍,撤销过军职,不让我指挥军队,不让我参加党的领导工作。……他们又批评我,说我凭着《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指挥打仗,其实《孙子兵法》当时我并没有看过,《三国演义》我看过几遍,但指挥作战时,谁还记得什么《三国演义》,统统忘了。(毛泽东:《人没有压力是不会进步的(1960年12月25日)》,《党的文献》1993年第四期)

“受压”的原因主要是“凭着”《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指挥打仗”。毛泽东的申诉理由还是“《孙子兵法》当时我并没有看过”,意在指出“左”倾路线领导者不顾事实,罗织罪名。

1961年3月,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正确的策略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只能来源于调查研究时,再一次说:

“如果不经过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经过万里长征,我那个《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小册子也不可能写出来,因为要写这本书,倒是逼着我研究了一下资产阶级的军事学。有人讲我的兵法靠两本书,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我是看过的,《孙子兵法》我就没有看过。……那是打仗,形势那么紧张,谁还管得什么《孙子兵法》,什么战斗条令,统统都忘记了的。打仗的时候要估计敌我形势,很快做出决策,哪个还去记起那些书呢?你们有些人不是学过四大教程吗?每次打仗都用四大教程吗?如果那样就完全是教条主义嘛!”(胡哲峰,孙彦:《毛泽东谈毛泽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7—68页)

还是“有人讲”毛泽东的兵法“靠两本书”,毛泽东只承认看过《三国演义》,而《孙子兵法》仍然是“没有看过”!

总结一下,中央苏区时期“左”倾路线领导者制造的毛泽东读《孙子》和《三国》“错误”,给毛泽东扣上了这样一些罪名:

“把古代的《三国演义》无条件地当作现代的战术;古代的《孙子兵法》无条件地当作现代战略”

“不合时代的东西——《孙子兵法》”

“根据中国古代军事著作《孙子兵法》提出了‘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

“十六字诀来自过时的《孙子兵法》”

“凭着《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指挥打仗”

“兵法靠两本书,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孙子兵法》”

而毛泽东始终坚守一个事实:

“《孙子兵法》当时我并没有看过!”

从批“罗明路线”,批“邓、毛、谢、古”,到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谈打仗时“形势紧张,谁还管得什么《孙子兵法》”,前后三十余年,读《孙子》和《三国》惹的“麻烦”几乎伴随了毛泽东的后半生,这可说是毛泽东读书生活中的奇观。党内“左”倾教条主义者把读《孙子》《三国》作为打击毛泽东的“炮弹”,而毛泽东则把“左”倾教条主义制造的荒唐的“错误”当成历史教训来总结,也就是他常说的“反面教材”来看待,这大概是《孙子》《三国》阅读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