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围绕《孙子兵法》的这场舌战,毕竟事关重大。其间可总结、可吸取的经验教训太多了,以至于许多年后毛泽东还不时提起此事,辨析其中的是非曲直,作为借鉴。
毛泽东后半生多次提到遵义会议与凯丰的舌战。据长征的参加者陈云在1977年回忆: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讲过两个主观主义的小故事,至今还使我们记忆如新。一个是,在遵义会议时期,一个同志硬说毛泽东的军事战略都是从《孙子兵法》学来的,现在用不上了。毛泽东问他:你读《孙子兵法》没有?你知道《孙子兵法》一共有几章?问得这个同志哑口无言,因为他本来就连《孙子兵法》这部书也没有见过。(陈云:《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作风》,《毛主席的旗帜飘万代》,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77年版,第7页)
确实,自己“连《孙子兵法》这部书也没有见过”,却批评别人的“军事战略都是从《孙子兵法》学来的,现在用不上了”,以无知批有知,捕风捉影下结论,岂不是典型的主观主义。
高智,是毛泽东的机要秘书,1952年至1962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长达十年之久。他回忆说:
毛主席对王明路线统治时期的往事印象是格外深刻啊,关于《孙子兵法》一事,据我所知,他在其他场合还讲过,对我也曾讲过一次。记不清是怎么扯到这事上的了,总之,有一次,毛主席对我谈起了这段往事。他说:“左”倾路线统治时期,他们撤了我的职,不发给我薪水,甚至不给饭吃,还有人说我不会打仗。他们问我是否看过《孙子兵法》?那时我还没有看过《孙子兵法》,可是,当时我问他们:你们是不是看过《孙子兵法》呢?结果他们也说没看过。毛主席讲到这里,自己也笑起来了。他又接着说:“可是从那以后,我就看了《孙子兵法》。”(高智、张聂尔:《机要秘书的思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143页)
双方“那时”都还“没有看过”《孙子兵法》,可“《孙子》官司”打得不亦乐乎,毛泽东读《孙子》的“错误”定得有鼻子有眼睛,想起我党幼年时期“左”倾路线统治者制造的这些荒唐透顶之事,毛泽东岂能不笑。当然,这笑声里有嘲讽的笑,有苦涩的笑,也有大彻大悟后欣慰的笑。更重要的是对“左”倾路线统治时期的往事“印象格外深刻”——有时,记住历史教训比记住历史功勋更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