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毛泽东电示林彪与东北局“依赖自力”争夺东北争取和平的一周以后,7月20日,他又为中共中央起草对党内的指示,编入《毛泽东选集》时,题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这个指示是对全党全军的要求,但其基本思路与主要观点与给林彪的电报内容是相通的,而又有发展。其中说:
为着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必须作持久打算。必须十分节省地使用我们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力戒浪费。必须检查和纠正各地已经发生的贪污现象。必须努力生产,使一切必需品,首先是粮食和布匹,完全自给。必须提倡普遍植棉,家家纺纱,村村织布。即在东北亦应开始提倡。在财政供给上,必须使自卫战争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同时又必须使人民负担较前减轻,使我解放区人民虽然处在战争环境,而其生活仍能有所改善。总之,我们是一切依靠自力更生,立于不败之地,和蒋介石的一切依靠外国,完全相反。我们是艰苦奋斗,军民兼顾,和蒋介石统治区的上面贪污腐化,下面民不聊生,完全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一定要胜利的。(《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三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55页)
给林彪的电报认为“立于不败之地”,主要是处理好依赖“自力”与“外力”的关系,而在这封对全党的指示电中,则把国共两党筹措战争“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办法进行了对比:共产党“一切依靠自力更生”,国民党蒋介石则“一切依靠外国”;解放区是“艰苦奋斗,军民兼顾”,国统区则是“上面贪污腐化,下面民不聊生”。由此,毛泽东提出新的主张,在自力更生完全自给中“使自卫战争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同时又必须使人民负担较前减轻,使我解放区人民虽然处在战争环境,而其生活仍能有所改善”。根本上说,解放战争中粉碎蒋介石军事进攻的“不败”条件,是争取民心,动员民力,依靠人心所向和群众力量赢得战争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