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们提到青年学子毛泽东在湖南长沙求学时期,保留下一本《讲堂录》。《讲堂录》中毛泽东有一大段记载,表明国文课老师袁仲谦讲到庄子《逍遥游》中这段舟水关系的著名论断: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予诵斯言,未尝不叹其义之当也。夫古今谋国之臣夥矣,其雍容暇豫游刃而成功者有之,其蹋蹐失度因而颠踬者实繁有徒,其负大舟也无力,岂非积之也不厚乎?
吾观合肥李氏,实类之矣。其始也平发夷捻,所至有功,则杯水芥舟之谓也;及其登坛□理国交,着着失败,贻羞至于无已者何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孟子曰: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浅薄者流,亦知省哉。(《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607页)
其内容主要是摘引《庄子·逍遥游》原文,或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一上的注文。看来,毛泽东当时读的,是清代郭庆藩的注本。
《讲堂录》这段议论原不分段,为便于分析,笔者依据思想主题将其划分为四段:
从“且夫水之积也不厚”至“水浅而舟大也”为第一段,是《庄子·逍遥游》的原文。这段话包含着很深的哲理。它说明一切事情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浅水负载不了大船,这就是规律;离开这个规律,在浅水里去行大船,那船就要搁浅,就要被胶住。一切事情都离不开条件,这在庄子哲学里叫作“有待”。
第二段,从“予诵斯言”到“岂非积之也不厚乎”。从首句判断,这段很可能是毛泽东听讲时悟出的体会。表明他从庄子的议论中,通过水与舟的关系,引申出了一番人生道理,讲到“谋国之臣”。即人的能力与他担当的任务和职位要相称;人应当厚积薄发,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毛泽东听老师讲《逍遥游》领会了庄子的真谛。“予诵斯言,未尝不叹其义之当也”,说明毛泽东已经被《逍遥游》中的真理所折服了。一切事物都是“有待”的,都是有条件的,这就是事物的规律。掌握了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这其中反映着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必然就是规律,掌握了必然的规律才能获得自由;离开掌握必然规律去追求自由是根本办不到的。这就像大船离不开大水、鲲鱼离不开大海、大鹏离不开大风一样。
第三段,是从近代史中为上述理论寻找证据,具体例子就是李鸿章处理内政与外交。文中“合肥李氏”,指清代李鸿章(1823—1901),此人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安徽合肥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少年聪慧。24岁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李鸿章是淮军首领,曾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职。所谓“平发夷捻”,指其镇压太平军,捻军农民起义。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后,李鸿章离开翰林院,回乡创办淮军,以书生之身发迹于乱世之中。1864年(同治三年),李鸿章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基本剿灭太平天国,接着又镇压了捻军。因军功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手握兵权,成为一方大员。可谓军功显赫,然在毛泽东看来不过“杯水芥舟”而已。正如庄子说的,只是以杯水载草芥之舟,合乎了事物的规律。
“登坛□理国交”,原件有一字缺损,疑为“陛”字。李鸿章后来掌管国事,代表清政府开展外交工作时,丧权辱国,“着着失败”,让国家蒙羞受辱,同时也让自己被后世唾骂。什么原因呢?“水浅而舟大也”,违反了事物的规律。则如庄子说的以大舟行于浅水,自然无力,原因在于“水之积也不厚”,大舟难免搁浅。
第四段是援引孟子的话,语见《孟子·尽心上》。孟子的意思是说:流水这种东西,不把小的坑洼灌满就不会继续向前流动;君子有志于追求大道,不达到一定的程度不能通达。孟子是说,流水的行,君子的达,都是有条件的,否则就是“不行”“不达”。这也就是说,做什么事情,“达到一定程度”很重要。在毛泽东(或者是他的老师)看来,庄子的“舟水论”提示人们“浅薄者流,亦知省哉”!毛泽东提醒那些浅薄的不自量力的人,应懂得其中的道理,要引以为戒。不能自不量力,勉强承担不能胜任的工作。否则将给事业带来危害,自己出丑蒙羞倒是小事。
总的来看,毛泽东在《讲堂录》记下的这段话,由庄子的“舟水论”引申出为政之道:才德素质要与职务责任相适应,才能胜任愉快。否则,小水负大舟,难免搁浅,迟滞不前。毛泽东援引李鸿章的历史和孟子的论述,给予深入的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