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静两相依

动静两相依

时间:2023-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我之境,诗人只有在精神与感情处于平静状态时才能得到。有我之境,在从激动转向平静时能够得到。本则里不止有两个“静”。隐去了一个环节,应是“人惟于静之静时得之”。先生的两个“静”指的是逻辑上的思考和梳理,后补的“静”指的是与“动”相对应的人生阶段或境遇。“色不改”就是极致的静态,它需要诸多“动”来铺就。这便是动之静时的宏壮。“有我之境”不会在安宁平和中取得,而会在从动到静的过程中取得。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词 解

无我之境,诗人只有在精神与感情处于平静状态时才能得到。有我之境,在从激动转向平静时能够得到。所以一种是优美,一种是壮美。

评 析

本则里不止有两个“静”。“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隐去了一个环节,应是“人惟于静之静时得之”。先生的两个“静”指的是逻辑上的思考和梳理,后补的“静”指的是与“动”相对应的人生阶段或境遇。

先生在《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一文中写道:“美之中又有优美与壮美之别。今有一物,令人忘利害之关系,而玩之不厌者,谓之曰优美之感情。若其物不利于吾人之意志,而意志为之破裂,唯由知识冥想其理念者,谓之曰壮美之感情。”由此可知,“无我之境”撇开了功利之心,把对万事万物的经历和感观当作游戏一般把玩,更像顽童一样乐此不疲,先生称其为“优美”是侧重此种感情落落大方的优雅。然而,一个人的优雅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必定经过了排山倒海的磨砺。“色不改”就是极致的静态,它需要诸多“动”来铺就。

看那少年英才,红口白牙,满腹道德文章、惊世之学,如此意气风发之年怎能不闯荡江湖、激昂人生呢?此时对万物的思考必是大喜大悲之色。再看那正当而立的岳飞将军,搅动他心智的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一腔报国热血在身体中沸腾,经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的“冥想其理念”,才有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一代名将的雄壮之姿赫然在前,谁人能不为《满江红》的壮美所震撼呢?这便是动之静时的宏壮。

●不同的意境

无我之境让人感到恬淡与悠然,有我之境让人感到宏阔而壮美,其实优美与宏壮是指意境,也是指情绪。泰戈尔说:“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夏花与秋叶其实正符合这两种意境。

当人心绪不宁之时,或惆怅、或悲抑、或欣喜、或感伤,而世间万象,则无不染上浓重的感情色彩。我喜则境跃然,有若“红杏枝头春意闹”;我怅则境深远,有若“断鸿声远长天暮”;我愁则境黯淡,有若“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我慨则境广阔,有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我惘则境迷离,有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我悲则境凄冷,有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总而言之,在情绪激荡、意绪纷扰之时,诗人笔下就会呈现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有我之境”。“有我之境”不会在安宁平和中取得,而会在从动到静的过程中取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