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通《中说》大义述要(代序)

王通《中说》大义述要(代序)

时间:2023-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王通著述大多佚失,现仅存《中说》与《元经》。王通生前即有“王孔子”之目,其学后世誉为“河汾道统”。正本清源,原始要终,请从《中说》始。《中说》一名《文中子》。[11]“中”之说既如上述,以下复论“文”之义。按《易·说卦》:“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张 沛

(一)

中国传统蒙学经典《三字经》[1]于孔孟之外标举诸子五人:“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其中“老庄”指老子、庄子,“荀扬”谓荀子、扬雄,而“文中子”即隋代大儒王通之号。

王通字仲淹,生于隋开皇四年(584年)[2],隋河东郡龙门县万春乡(今山西省万荣县通化镇)人。王氏先祖为太原祁人,后因永嘉之乱,随晋室南迁,侨居江左(今江苏、安徽中部一带)。王通六世祖王玄则,仕宋历任太仆、国子博士,人称“王先生”;五世祖王焕,曾任江州刺史;四世祖王虬因南齐萧道成代宋,于建元元年(479年,魏太和三年)奔至北魏,任并州刺史,始家河汾(现山西运城地区);三世祖王彦曾任同州刺史,因北魏永安之变[3],退居河曲(今山西河津);祖父王一[4],曾任济州刺史;王通父王隆,隋开皇初曾以国子监博士待诏云龙门。王通为王隆第二子[5],少年早慧,据说“十五为人师”(9.5)[6],十八岁(仁寿元年,公元602年)秀才高第,次年任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仁寿三年(603年)初春,赴长安见隋文帝,上《太平十二策》(8.26、10.21),不用而归。此后朝廷(仁寿三年、大业元年、十年、十一年)和地方(杨玄感)多次征召,均辞不就。自大业元年(605年)居乡潜心著述,大业九年(公元613年),修成《王氏六经》(又称《续六经》),并收徒讲学。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甲子,王通病逝于家,终年三十三岁,门人私谥为“文中子”。(《文中子世家》)

王通著述大多佚失,现仅存《中说》与《元经》。今本《元经》系伪作[7],不足为信;《中说》本为王通门人记录[8],由王凝整理成书(贞观五年,即公元631年之前),由王通之子王福畤编为十卷(时在贞观十九年至二十三年,即公元645-649年之间),大约于唐初成书[9],而后刊行于世[10]

王通生前即有“王孔子”之目,其学后世誉为“河汾道统”。但因《隋书》无传、《续经》佚失、《中说》窜乱,世人于其人其书不能无疑,或指其舛误,或责其浅妄。信而不从者有之,从而有间者亦有之,褒贬纷纭不一,遂成千年公案。哲人已逝,吾谁与归?正本清源,原始要终,请从《中说》始。

(二)

《中说》一名《文中子》。宋人阮逸称:“大哉,中之为义!在《易》为二五,在《春秋》为权衡,在《书》为皇极,在《礼》为中庸。谓乎无形,非中也;谓乎有象,非中也。上不荡于虚无,下不局于器用;惟变所适,惟义所在。此中之大略也。‘中说’者,如是而已。”(《文中子中说序》)清人汪缙称:“中也者,天之命、人之性、圣之心、一之精、化之本、王道之体、《六经》之归,亘古今、横四海而无弗在焉者也。”(《汪子遗书·上录·内王》)“亘古今、横四海而无弗在焉者,中也;修之则吉,悖之则凶,此《文中子》指要也。”(《汪子遗书·上录·内王附陈》)近人谢无量曰:“文中子学说,以执中为要,故其书曰‘中说’。”(《中国哲学史》第二编下第六章)[11]

“中”之说既如上述,以下复论“文”之义。《国语·周语下》记单襄公言:“忠,文之实也;信,文之孚也;仁,文之爱也;义,文之制也;智,文之舆也;勇;文之帅也;教,文之施也;孝,文之本也;惠,文之慈也;让,文之材也;……经纬不爽,文之象也。”可知“文”乃人之“文”,是为“人文”。人文显于三代,而大备于周。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王通曰:“天下无赏罚三百载矣,《元经》可得不兴乎?”薛收曰:“圣人达而赏罚行,圣人穷而褒贬作。皇极所以复建,而斯文不丧也。不其深乎?”出告董常,董常曰:“仲尼没而文在兹乎?”(1.8)与孔子心意相通。按《易·说卦》:“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礼记·丧服四制》:“仁义礼智,人道具矣。”是“人文”与“人道”同义。人居天地之中,故“人道”又称“中道”。《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系辞上》:“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王通曰:“气为上,形为下,识都其中,而三才备矣。”薛收问三才之蕴,王通曰:“至哉乎问!夫天者,统元气焉,非止荡荡苍苍之谓也;地者,统元形焉,非止山川丘陵之谓也;人者,统元识焉,非止圆首方足之谓也。乾坤之蕴,汝思之乎?”(9.20)又问:“圣人与天地如何?”曰:“天生之,地长之,圣人成之。故天地立而《易》行乎其中矣。”问《易》,曰:“天地之中非他也,人也。”收退而叹曰:“乃今知人事修,天地之理得矣。”(8.45)所说本此。“圣人成之”,意同“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卦·彖传》);此圣王事业,即所谓“王道”。薛收曰:“皇极所以复建,而斯文不丧也。”(1.8)秉持“斯文”,所以建有“皇极”。《尚书·洪範》:“皇极:皇建其有极。”孔安国传:“太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蔡沈注:“极,犹北极之极,至极之名,标准之名,中立而四方之所取正焉者也。”是知“皇极”即“中道”(大中之道),亦即“王道”。董常问王通:“子之《十二策》奚禀也?”曰:“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此其禀也。”又曰:“《十二策》若行于时,则《六经》不续矣。”董常曰:“何谓也?”子曰:“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中以建人极,吾暇矣哉,其有不言之教行而与万物息矣。”(7.37)又曰:“所以然者,吾庶几乎周公之事矣。”(10.21)所谓“周公之事”,即制作礼乐以化成天下,故人文根本在礼。荀子曰:“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礼论》)荀爽曰:“圣人建天地之中而谓之礼。”(《后汉书·荀淑传附子爽》)王通于此心有灵犀,曰:“礼其皇极之门乎?圣人所以向明而节天下也。其得中道乎?故能辩上下,定民志。”(6.26)又曰:“礼得而道存矣。”(8.16)又曰:“王道盛则礼乐从而兴焉。”(3.1)居家不暂舍《周礼》,曰:“先师以王道极是也,如有用我,则执此以往。”(8.14)又称:“吾于天下,无去也,无就也,惟道之从。”(2.56)惟道之从,文在其中;斯文在中,故曰“文中”。后来学者,可不深惟斯义乎!

(三)

《旧唐书·经籍志下》载:“《中说》五卷,王通撰。”其书未见。北宋有阮逸注十卷本与龚鼎臣注本。阮本流传至今;龚本已佚,仅存零星引述,与阮本颇有不同。[12]南宋有陈亮重编本[13],亦已失传。明人崔铣亦分类重编,作《中说考》[14],今尚存。今本《中说》均祖阮本,如江安傅氏双鉴楼藏宋刻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收入《丛书集成续编》)、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南宋取瑟堂刊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收入《四部丛刊》)、重刻明世德堂《六子》刊本(浙江书局影印收入《二十二子》丛书)等皆是[15]。此《中说译注》即以《四部丛刊》为底本,对勘《二十二子》本与《丛书集成续编》本,借鉴前人考据成果(如俞樾《诸子评议》)整理而成。全书分为十卷,每卷分章标点,其中卷一《王道篇》四十四章,卷二《天地篇》五十六章,卷三《事君篇》四十八章,卷四《周公篇》五十二章,卷五《问易篇》五十二章,卷六《礼乐篇》五十一章,卷七《述史篇》四十章,卷八《魏相篇》原五十四章并为五十二章,卷九《立命篇》二十五章,卷十《关朗篇》二十八章。十卷总计四百五十章。各章正文下有注释、今译,并按卷章顺序标出序号。以《天地篇》首章为例:

卷二 天地篇

凡五十六章

2.1 子曰:“圆者动,方者静,其见天地之心乎!”

注释

①圆者指天,方者指地。《易经·说卦》:“乾为天,为圆”。《淮南子·天文训》:“天圆地方”。

②参见《易·复卦·彖传》:“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循环往复。

今译

先生说:“圆者动,方者静,动静往来,这体现了天地的本性啊!”

余皆仿此,以便读者检索查考之用。

本书写作期间,曾蒙上海师范大学刘耘华教授惠赠研究资料,并向台湾史文所杨晋龙研究员请教疑难;书成后,一时未能付梓,老友王志宏博士代为联系出版社:友于辅仁,良可怀也,谨在此郑重申谢。

本人学殖浅陋,舛误之处,请读者同仁不吝指正。是为序。

辛卯仲春于北京大学中关园寓所

【注释】

[1]《三字经》作者传为南宋王应麟,或谓宋末区适、明人黎贞,此不具论。

[2]一说生于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文中子世家》称“开皇四年,文中子始生”,后文又称“开皇九年(按:即公元589年),江东平。铜川府君叹曰……文中子侍侧,十岁矣”,前后矛盾,令人费解。“十岁”当为“六岁”之误(“十”与“六”字形相近,故尔)。

[3]魏武泰元年(公元528年),胡太后鸩杀明帝,尔朱荣起兵,杀胡太后、幼帝元钊及王公臣民二千余人。永安三年(公元529年),庄帝诛杀尔朱荣。(《魏书·孝庄纪》、《魏书·尔朱荣传》及《北史·尔朱荣传》)

[4]一说名杰,见司马光《文中子补传》:“彦生杰,官至济州刺史。”(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四,中华书局,1983年,第28页)

[5]王通字仲淹,可知其行二。王绩称王通“吾家三兄”(《答程道士书》、《答冯子华处士书》),盖以叔伯兄弟行次为言。

[6]即《中说》第九卷第五章。下引标注同此。

[7]《邵氏闻见后录》卷五:“世传王氏《元经》、薛氏《传》、关子明《易》、《李卫公问对》皆阮逸拟作。”(《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第36页)李光地《榕村语录》卷二十:“文中子《元经》是假的,《中说》内有几条假的。”(《榕村语录榕村续语录》,陈祖武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第349页)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元经》一书,真伪不可知。”(《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49页)

[8]王凝曰:“夫子得程、仇、董、薛而《六经》益明。对问之作,四生之力也。”(10.28)杜淹告王凝:“昔门人咸存记焉,盖薛收、姚义缀而名曰《中说》。”(《王氏家书杂录》)阮逸《中说序》:“《中说》者,子之门人对问之书也,薛收、姚义集而名之。”

[9]参见《中说》10.25、10.28章及《东皋子答陈尚书书》。

[10]李翱(772-836)《答朱载言书》云:“其理往往有是而辞章不能工者有之矣,刘氏《人物表》、王氏《中说》、俗传《太公家书》是也。”是知《中说》中唐前已行于世。

[11]谢无量:《中国哲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16年,第46页。

[12]张淏《云谷杂记》卷四《文中子门人》:“盖龚鼎臣得唐本于齐州李冠家,则以甲乙冠篇,而分篇始末皆不同,又本文多与阮逸异。”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九:“《中说注》十卷,太常丞阮逸天隐撰”,“《中说注》十卷,正议大夫淄川龚鼎臣撰。……李格非跋云:龚自谓明道间得唐本于齐州李冠,比阮本改正二百余处。”

[13]《陈亮集》卷二十三《类次文中子引》:“此书类次无条目,故读者多厌倦。余以暇日参取阮氏、龚氏本,正其本文,以类相从,次为十六卷。其无条目可寻与凡可略者,往往不录,以为王氏正书。”

[14]崔铣:《中说序》:“《中说》十篇醇驳相淆,又或依仿《论语》为书,读者厌之。铣为别白其词,权量其旨,类分为三:曰内,曰外,曰杂。内篇九篇,义美文驯;外篇九篇,词若夸张,义亦错杂;其余放言不伦,疑出后人所附润,为杂篇。削杜淹之诞,为《世家》凡二十篇,间为发蕴纠失曰释。然后仲淹之书真伪粲列,可以羽翼孔子,传诸其人。”(《洹词》卷五)

[15]今人骆建人《文中子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丙编第一章记叙《中说》历代版本甚详,可参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