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奋乎勇力,不顾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故晏子见公。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
晏子对曰:“婴闻之,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强谓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礼义也。汤、武用兵而不为逆,并国而不为贪,仁义之理也;诛暴不避强,替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古之为勇力者,行礼义也。今上无仁义之理,下无替罪诛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则诸侯行之以国危,匹夫行之以家残。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戏;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轹天下,威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是以桀纣以灭,殷夏以衰。今公自奋乎勇力,不顾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身立威强,行本淫暴,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反圣王之德,而循灭君之行。用此存者,婴未闻有也。”
【译文】
齐庄公夸耀勇力,却不推行礼义。哪些凭借勇力得志的人,对国家的法令制度毫无顾忌。王室亲族不敢上陈善言,亲近的臣子也不敢进谏,所以晏子去见庄公。庄公问晏子说:“古时候有仅凭勇力在世上立身的人吗?”
晏子回答道:“我听说,为了遵行礼义而把生死看得很轻的人才叫有勇,诛灭凶暴而不畏强悍的人才叫有力。所以,‘勇’和‘力’的树立,是为了推行礼义。商汤、周武王兴兵伐罪不是忤逆行为,吞并了暴君的国土不是贪心,因为这符合仁义的原则。诛灭恶人不畏惧强权暴力,消灭罪恶不害怕人多势众,这就是智勇有力的行为。古代哪些智勇有力的人,遵循的是礼义。现在的国君没有推行仁义的美德,臣下也没有消灭罪恶诛灭强暴的行为,而仅仅凭勇猛有力来立身于世上,那么,诸侯如果这样做将致国危,大夫如果这样做就会家破。过去夏朝衰落时,有推侈、大戏;殷朝衰落时有费仲、恶来。这些人脚能跑千里,手能撕裂猛兽。任用他们,他们就凭借勇力欺压天下之人,乱施淫威杀害无辜的百姓。推崇倡导勇力,而不顾及仁义道德,所以夏桀、商纣因此灭亡,夏朝、商朝也因此衰败了。现在君王夸耀勇力,而不推行仁义,勇猛有力的人,对国家法令制度毫无顾忌,在朝廷威望日盛,行为却荒淫残暴。王室亲族有忠言不敢上陈,亲近的臣子见到恶行不敢劝谏,违反了圣王的德政而依照亡国之君的行为,能用这种行为去求得国家永存的,我没有听说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