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将观于淄上,与晏子间立。公喟然叹曰:“呜呼!使国可长保而传于子孙,岂不乐哉?”
晏子对曰:“婴闻明王不徒立,百姓不虚至。今君以政乱国,以行弃民久矣,而声欲保之,不亦难乎!婴闻之,能长保国者,能终善者也。诸侯并立,能终善者为长;列士并学,能终善者为师。昔先君桓公,其方任贤而赞德之时,亡国恃以存,危国仰以安,是以民乐其政而世高其德,行远征暴,劳者不疾,驱海内使朝天子,而诸侯不怨。当是时,盛君之行不能进焉。及其卒而衰,怠于德而并于乐,身溺于妇侍而谋因竖刁,是以民苦其政,而世非其行,故身死乎胡宫而不举,虫出而不收。当是时也,桀纣之卒不能恶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能终善者,不遂其君。今君临民若寇雠,见善若避热,乱政而危贤,必逆于众,肆欲于民,而诛虐于下,恐及于身。婴之年老,不能待于君使矣,行不能革,则持节以没世耳。”
【译文】
齐景公在淄水岸上,与晏子分别站立。景公感慨地叹息说:“唉!假使国家可以长久保持而传给子孙,岂不是件快乐的事吗?”
晏子回答道:“我听说,圣明的君王是靠德政来立国,老百姓也归附有德的国君。现在君王的政令使国家混乱,行为背弃百姓已经很久了,却想保存国家,不是很困难吗!我听说,能够长期保存国家的人,是那些能够善始善终地精心治国的人。诸侯众多,能善终的成为君长;诸多学子在一起学习,能最后坚持学习的成为老师。以前先君桓公,当他任用贤能、赞颂美德的时候,灭亡了的国家依靠他而得到保存,危急的国势仰仗他而得到安定,所以百姓喜欢他的德政而世间称赞他的德行。军队远行征伐暴虐,劳苦的士卒不抱怨,统率着天下的诸侯去朝拜周天子,而诸侯没有怨言。那个时候,盛德之君的品行不能再超过他。等到他临终时就衰败了,他晚年德行怠惰而且放纵淫乐,身体沉溺于妇人近侍之中而治国的策略则依赖竖刁这些人,因此老百姓痛恨他的政治,而世间非议他的行为,他自身死于胡宫而没有人知道,尸体腐烂生了虫而没有人去收尸,那时候,桀、纣的死不能比他更惨。《诗经》上说:‘开始无不为善,最终坚持为善的却很少。’不能始终为善的国君,不会最终保持君位。现在君王统治百姓把百姓视为仇敌,看见贤人就像避暑一样的躲开他们,乱了国政而危害贤良,一定会失去民心,放肆纵欲搜刮百姓、残暴诛杀臣子,恐怕会连累到自身。我的年纪已经老了,不能为君王办事了,君王的行为不改变,我就坚守自己的节操直到死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