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悠久雄厚的工业基础

上海悠久雄厚的工业基础

时间:2023-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新中国成立后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此外,由于工业旅游发展的区位指向性和路径依赖性,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特征和空间组织的潜力也与上述工业产业资源的布局紧密相关。上海充分利用良好的工业基础进行新一轮工业建设,特别注重大力发展重工业,由以轻纺工业为主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转变。上海工业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为国家建设提供大量物力、财力、人力资源。
上海悠久雄厚的工业基础_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研究

上海是近代和当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中国最大的工业中心。自1843年开埠后,上海在全国的经济地位逐步上升,20世纪30年代,上海成为远东最著名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贸易中心。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推动下,上海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和传统工商业城市;1979至2009年,上海转向经济中心城市;2010年之后,上海逐步迈向全球城市[1],在2016年6月发布《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年)》中,进一步明确上海未来的城市发展目标是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在开埠后1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从民族工业到现代工业,工业的发展对上海城市地位的取得、巩固和提升起到巨大作用。工业的空间布局演化也对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产生巨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后,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优化,逐步转向后工业化社会的过程中,第三产业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主导经济。第二产业在空间上发生迁移,同时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日益寻求与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工业旅游正是诞生于这样的城市产业变迁、转型发展的背景之中。上海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新中国成立后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辉煌的工业发展历程为工业旅游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和发展源泉,民族工业与传统工业淘汰、升级或搬迁后废弃的旧产业空间和建筑等成为承载新兴产业,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重要空间和景观资源,其内涵的上海产业文脉和城市精神也为这一类空间的旅游再生产赋予了“地方性”涵义和价值;先进制造业等代表上海现代化工业发展水平的产业资源也同时为上海工业企业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资源。此外,由于工业旅游发展的区位指向性和路径依赖性,上海工业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特征和空间组织的潜力也与上述工业产业资源的布局紧密相关。

4.1.1.1 上海工业发展历程

(1)1843年上海开埠后至1949年前上海的工业发展

1843年开埠后,由于公共租界、法租界、华界三类管理机构的同时存在,上海形成了多元管理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在示范效应、缝隙效应、孤岛效应与集散效应的共同作用下[1],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的特大城市,在全国范围内现代化起步最早、程度最高,并逐步发展成为航运、贸易、金融、工业、交通与信息中心为一体的多功能经济中心。外资工业、民族资本工业等都在开埠后获得快速发展。19世纪60年代初,在沪知名外资企业包括英商怡和纺织局、正广和汽水厂等。洋务运动期间中资官办的江南制造局(1865年)、机器织布局(1889年)分别是晚清中国最大水平最高的兵工厂、中国第一家大型棉纺织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的棉纺织、缫丝、卷烟、面粉、食品、化妆品等工业发展迅速,许多知名的上海华商企业在这一阶段得到发展,如申新纺织厂、南阳兄弟烟草公司、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大中华火柴厂等。一战后,外商资本大规模投入,对民族资本工业造成严重威胁,1925年“五卅运动”后,提倡国货运动为上海华商工业带来新的机遇,大鑫炼钢厂、正泰橡胶厂等重工业企业获得较大发展,在消费品制造领域,佛手味精、华生电扇、回力球鞋等代表中国民族工业水准的品牌产品也广为销售。20世纪30年代,上海工业已占到全国工业的半壁江山,全国一半以上的工厂开设在上海,其中,轻纺工业占据绝对优势[2]

从工业空间布局来看,开埠前的上海工业主要在浦西的黄浦江沿岸集聚;开埠之后,城市的工业和仓储区逐渐沿浦西地区的黄浦江和苏州河向西和向北发展,逐步形成了沿岸以杨树浦、闸北、沪西地区为主的工业区,此外,浦东黄浦江附近也设立了许多工厂,建设了不少仓库和码头[3];上海的腹地内陆地区,也分布着规模较小的传统手工业及轻工业企业。其中,黄浦江两岸分布了大量船舶修造厂、港口机械厂、军工工业、发电厂、水厂、大型棉纺织厂等,多属于重工业门类;苏州河沿岸则分布了大量面粉厂、棉纺厂等,而腹地内陆区则分布着毛巾厂、烟草公司、玻璃厂等,多数属于轻工业门类[4]。20世纪20年代末,上海市形成了三个主要工业基地及工业集聚区,包括沪西工业集聚区(普陀工业集聚区)、沪东工业集聚区(杨树浦工业区)、沪南工业集聚区(南市工业区)[5],三大集聚区内聚集了大量上海当时的著名企业,但隶属的主要工业部门有所差异(表4-1)。

表4-1 1949年前上海三大工业集聚区

资料来源:根据下述文章整理:杨上广,王春兰.经济发展与大城市工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1):121-129.

(2)1949—1978年上海的工业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鉴于变化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上海在“为国内生产、为中国人民服务”[1]“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2]等政策的引导下,逐步将城市功能定位为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这一阶段,上海工业在曲折中发展,呈现出优先发展重工业、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支援国家建设等特点。上海充分利用良好的工业基础进行新一轮工业建设,特别注重大力发展重工业,由以轻纺工业为主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转变。上海工业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为国家建设提供大量物力、财力、人力资源。上海工业在这一阶段取得许多辉煌成绩,涌现大量代表性品牌企业和产品,如江南造船厂的万吨水压机和万吨远洋轮,上海嘉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第五棉纺厂、上海第二棉纺厂的棉纺产品,上海永久自行车厂的永久牌自行车、上海手表厂的上海牌手表、上海缝纫机一厂的飞人牌缝纫机“三大件”品牌等,上海工业、上海制造在全国取得了巨大影响和重要地位。

就工业布局而言,1951年开始,上海开始工业疏散,在原有三大工业集聚区的基础上,在近郊建立以行业为中心的工业基地,逐步形成了彭浦、北新泾、周家渡、漕河泾、高桥、长桥、五角场、庆宁寺8个近郊工业基地(表4-2),并在沿江沿河工业布局的基础上,形成上海南北向的港口工业轴线;1959年开始,集合工业布局开始卫星城建设,闵行、吴泾、安亭、嘉定和松江卫星城开始得到明确支持和发展。1972年在杭州湾畔的金山,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动工建设,1978在长江南岸,上海宝山钢铁总厂进入施工建设,从而形成了金山卫、宝山两个卫星城,上海工业及城市发展开始向杭州湾北岸和长江南岸拓展,上海当代工业布局也基本形成(表4-3)。总体而言,这一阶段,上海工业布局发展仍以市区为主体,发展的主轴是黄浦江、苏州河及沪宁线,并随城市圈层发展态势呈放射状扩散至近郊卫星城地区,但黄浦江以东地区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6]

表4-2 上海近郊工业基地

资料来源:王竞梅.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表4-3 上海工业卫星城

续 表

资料来源:根据下述文章整理:杨上广,王春兰.经济发展与大城市工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1):121129.

(3)1979—2015年上海工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央政府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指导下,上海在多次严峻的挑战和机遇中,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循序渐进,城市定位也逐步由“长三角中心城市”“经济贸易中心城市”,发展到具备综合服务能力的多功能中心城市,并逐步发展成为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其间,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2002年申博成功都为上海产业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升级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根据1984年报送国务院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中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国务院文件精神,上海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第三产业的步伐。1984年,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建设,成为全国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1992年,围绕“一个龙头,三个中心”[3]的城市发展目标,上海确定了“三、二、一”产业发展战略[4],产业结构调整进入战略性调整阶段;2003年,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确定了“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两个优先”发展战略;“十五”期间,上海市的支柱产业明确为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当前,上海重点探索二、三产业联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日益呈现出彼此依赖,融合发展的态势[1]。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经济取得大跨度的进步。1990年,上海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至2006年超过7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也成效显著,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一直低于4%,第二产业呈现下降态势,第三产业则持续上升,到2006年,其占全市GDP比重超过50%。

就工业布局而言,这一阶段上海根据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逐步对全市原有的工业集中于中心城区的布局做出重大调整。20世纪80年代,上海将原中心城区内污染严重的企业改造后,搬迁到近郊工业区或卫星城镇;1991年至2000年的“八五”和“九五”阶段,根据中心城区主要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定位,利用土地级差地租效应,进一步迁移中心城区的工业企业,优化全市的工业布局。1984, 1986和1988年虹桥、闵行、漕河泾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进一步带动了“八五”和“九五”期间“退二进三”“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布局战略和实践;“九五”初期,上海市政府重点推进“1+3+9”工业区建设[5],为郊区的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浦东的开发开放,促使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快速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上海制造业功能的升级;其后,上海现代工业园区布局基本形成,工业区集聚效应逐步呈现,成为上海现代工业重要的生产基地。进入21世纪,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进入全新发展阶段。2001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提出21世纪上海要加快建设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并明确中心城区“双增双减”,郊区“三个集中”,即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要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降低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郊区则推行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2002年,世博会申办成功后,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园区选址区域内,钢铁厂、造船厂、货运码头搬迁,地块功能调整,也为城市产业结构和布局提升提供了机遇。从“十五”期间开始,上海重点建设标志性示范性大型产业基地,逐渐形成六大产业基地[6]和工业开发区共同构成的工业空间布局结构。总体而言,这一阶段,上海形成了市中心(内环以内)现代服务业,近郊(内外环之间)都市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等,远郊(外环外)重化工业、装备制造业等的圈层型产业空间布局模式[5]。

4.1.1.2 上海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工业遗产与现代工业资源

上海的百年工业发展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工业资源和深厚的工业文化,这也是上海历史文脉和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上海城市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的调整和转型,促使现代服务业快速扩张,旅游业的作用和地位随之得到提升,工业和旅游业也都在自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进一步融合,工业旅游得以产生和发展。由于工业旅游对于工业资源的依赖,其发展具有典型的区位指向性和路径依赖性,上海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中心城区“退二进三”,工厂企业搬迁后遗留的大量工业建筑、工厂旧址和旧产业地段成为工业遗产旅游发展的主要依托和承载空间,而当前能够代表上海工业成就和工业贡献的品牌工业企业,以及应工业内部转型升级而出现的新兴工业企业也为工业企业旅游发展奠定了基础。

(1)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资源是工业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之一。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上海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部分工业的关停并转与搬迁,导致原有的主要工业集聚区内出现大量废弃厂房厂区等工业遗产资源,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不断更新,这些资源逐步引起了文物保护单位的重视。2009年,《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由文化部正式颁布,其中工业遗产、文化景观、文化线路等第一次被纳入保护范围,成为特殊类型文物。同一年,全国开展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业遗产首次作为一个普查专类。在这次文物普查中,上海市文物管理部门新发现100多处工业遗产。目前,工业遗产已经在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截至2009年4月,上海共有工业遗产25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表4-4),市优秀历史建筑共67处[7]。在空间上,上海的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开埠后逐渐形成的工业集聚区范围内,基本上在黄浦江和苏州河沿岸的滨水区呈连续带形分布形态,大部分位于上海目前的中心城区。20世纪90年代末期,艺术家、设计师等自发改造和利用苏州河畔的旧仓库旧厂房,苏州河艺术仓库群逐渐形成,引发社会各方包括政府的关注。上海市政府出于对保护工业遗产、延续城市文脉,以及在中心城区布局具备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的目标,从2005年4月起,分4批共公布了77处创意产业集聚区,其中有63处为旧厂房和仓库基础上改建而成[8],这些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分布与上海工业遗产分布较大程度上重合,也基本集中于苏州河、黄浦江沿岸的上海中心城区(内环线以内)内。

表4-4 上海工业遗产中的全国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续 表

资料来源: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工业遗产新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现代工业

尽管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上海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但工业仍然在上海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创建的,体现上海工业成就和贡献的品牌性大型企业在不断调整优化的过程中,仍然对上海和全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随工业结构转型升级而不断崛起的先进制造业等现代化新兴产业也代表了上海当前的工业水平;这些企业与众多日用消费型产品制造企业一起,共同构成上海工业企业旅游的发展的源泉和基础。目前上海主要的工业发展布局呈现集中化态势。“十二五”期间,上海工业逐步形成“带状引领、基地聚焦、组团发展”的空间布局,进一步发挥宝山、崇明(长兴岛)船、浦东、奉贤、金山等构成临海沿江工业发展带的产业引领作用,并着重强调统筹规划产业区块和新城建设,加快产城融合[7]

“十三五”期间,上海将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布局,郊区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中心城区优先发展高附加值都市型工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创新引领、带状分布、集群集聚”的产业空间布局[8]

综合而言,依托于工业遗产资源而产生和发展的工业遗产旅游在空间布局和文脉内涵上也基本延续了其原有的工业门类属性和文化特征,在政府、资本提供方等多种利益群体的共同作用下,往往与文化创意产业、商业等第三产业共融共生,在资源转化成为业态后,体现出文脉性、复合性特征,成为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产业多元化发展空间,以及城市休闲游憩等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而依托于仍处于生产状态的工业企业的工业旅游发展,其业态生成路径和方向也都依赖于原有的工业资源特征,工业企业的特色生产流程、生产工艺、高新技术与企业文化等,经过合理规划和创意设计后,其参与性、体验性特征更为突出。

[1] 1949年,上海市一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将“为国内生产、为中国人民服务”作为上海的发展方向。

[2] 1950年,苏联专家提出了《关于上海市改建及发展前途问题》的意见书,认为要根据社会主义的原则,将上海由过去的消费城市改造成为为生产城市。

[3] 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提出。

[4] 1992年12月,中共上海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中提出。

[5] “1”即“浦东新区”;“3”包括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和上海化学工业园区;“9”是指20世纪90年代开始设立的郊区工业园区,包括崇明工业园区、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嘉定工业区、青浦工业区、松江工业区、莘庄工业区、金山嘴工业区、康桥工业区和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原奉浦工业区)。

[6] 六大产业基地包括:宝山精品钢材基地、安亭汽车制造基地、张江—漕河泾微电子制造基地、金山石油化工制造业基地、临港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长兴岛造船和海洋装备制造基地。

[7] 上海市政府于2011年12月发布的《上海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8] 上海市政府2016年8月31日发布的《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