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籍的强生出租车公司的哥施一峰,从业10年无事故、无扣分、无投诉
崇明籍的法兰红黄海出租车公司的哥龚建敏,从业20年无事故、无扣分、无投诉
“安徽人做保姆,江西人卖水果,崇明人开出租。”这是一句流行在上海大街小巷的顺口溜,用上海方言读,很押韵,也很真实。在上海的近10万名出租车司机中,每3个人中就有1人来自崇明,他们平均每天工作二十几个小时,行驶400多公里。以他们的刚毅、勤快和吃苦耐劳,3.5万“崇明的哥”,每年就有7亿元流入崇明。气派的楼房、相对富裕的生活和亲人的自豪感,也让“崇明的哥”心里充满甜酸苦辣……
“崇明的哥”大蜕变
自1998年大众出租从崇明招聘30名驾驶员进入该公司、成为第一批进城的“崇明的哥”后,巴士、强生等出租车企业也陆续招聘“崇明的哥”。19年过去了,这些“崇明的哥”蜕变的轮廓得以清晰。从郊县到市区,放下农活握起方向盘,“崇明的哥”开始了人生新的起步。
“崇明的哥”平时不忘“充电”学习
伴随着崇明可爱的乡音,却也带来了不熟悉道路的麻烦,他们在上海市区第一次单独上路时往往是东兜西绕,摸不着北。道路不熟、语言不通,就像两座大山一样压在他们的身上。
“我刚开车时最困难的就是道路不熟,看到客人扬手我就紧张。让客人上车,我不认得路,绕路了会被投诉;不让客人上车,那是拒载,我是左右为难。”“崇明的哥”石帅雷说道:“我们一群司机经常骑着自行车,拿着地图,在上海大街小巷绕。”为了克服道路不熟的困难,“崇明的哥”想尽了办法。现在他们基本上都是“活地图”,一般都能给出两条以上的路线供乘客选择。
“崇明的哥”学雷锋为市民做好事
“崇明的哥”学雷锋为市民量血压
尽管上海与崇明仅一江之隔,但是方言差异显著。为了能更好地为乘客服务,也为了融入市区生活,“崇明的哥”们学起了上海话。如今,这些“崇明的哥”不仅普通话说得好,上海话也基本上听不到崇明口音,甚至还懂简单的英语。语言问题再也不是障碍。
铸起“爱心链”
辛苦忙碌且并不富裕的“崇明的哥”们用行动回馈社会,铸起为民服务的“爱心链”。
成立于2004年的大众出租市北分公司的“学雷锋爱心接力班组”,“崇明的哥”就占了大多数。他们有句共同的座右铭:“能够伸伸手,不要避避开。”每月5日是定期“为民服务日”。一到这天,的哥们就会从四面八方来到宝山淞南社区为市民提供擦皮鞋、理发、磨刀等12项无偿服务。
此外,班组里还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70岁以上老人单独出行的或营运中为独自求医的患病老人服务的,一律免收车费。
崇明籍的大众出租市北分公司的哥倪卫国为市民义务理发
“崇明的哥”瞿健、翟宏东每周三次免费接送血透患者郑先生,一年为患者节省5000多元打车费;一位孕妇在出租上突然羊水破裂,“崇明的哥”施建培与时间赛跑,救助了这位在出租车上临盆的产妇;还有见义勇为、智擒歹徒的施庆海……
为大家舍小家
“昨天,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的这一名句,用来形容“崇明的哥”留守在家乡的老人,再贴切不过了。守望着空荡荡的家,守望着几句简单的问候,即使是在中国人最为看重的大年夜,也不例外。
对“崇明的哥”“崇明的姐”来说,对家人情感上的愧疚,可能是一辈子都还不完的债。他们拼命开车,子女没有好好陪着玩过,老人在家,一年也难得回去看几次。
“上海的景点、公园、大商场的路我都熟,基本上都送客人去过,但是从来没有带女儿去过。”41岁的施赛说道。她是崇明新村乡人,8年前成为“崇明的姐”。施赛说,有时候乘客是一家三口出行,其乐融融的样子让她特别羡慕。“看到他们,我就会想起女儿,女儿今年正在读高三。”
施赛说,开出租车这几年,最亏欠的是女儿。女儿偶尔的抱怨、委屈,都会让她掉眼泪。施赛说,女儿胃不好,因为自己和老公白天都不在家,女儿午饭只能吃提前做好的饭菜,有时候热一热,中午有作业就吃冷的。“女儿有时候上学忘了带伞,下雨了就只能淋湿回来。有一次女儿哭着跟我说:‘妈妈为什么就我没人送伞,我也想你接我放学。’那时候我女儿才10岁。”施赛说,“一想到这些,心里就特别难过。”
深夜的上海,霓虹灯依然亮着,“崇明的哥”奔驰在申城的大街小巷,带着他们一天的甜酸苦辣,渐渐消失在夜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