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最早的优秀诗人,是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书法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郭沫若。他也是现代最多才多艺的文学家。
郭沫若(1892—1978),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一个地主兼商人的家庭。母亲是一个官宦人家的女儿,禀性谦和,爱好诗词。郭沫若童年时,母亲就教他背诵唐诗,他称母亲是自己“真正的蒙师”。而后,幼入家塾“绥山山馆”,又入乐山县高等小学寄读。1907年升入嘉定府中学。1910年考入成都高等学堂分设的中学三年级插班学习。1914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与组织创造社。1923年回国。1924年后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始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任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文科学长,同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被迫流亡日本。抗战爆发后秘密回国,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从事抗日救亡工作。抗战胜利后反对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并坚持进步文化活动。1949年北平解放后,被选为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一生留下千余万字的作品,后结集为《郭沫若全集》。出版的诗集多达二十余部。
郭沫若1914年到日本留学,原学的是医学,但他沉醉在泰戈尔、惠特曼、海涅、歌德、屠格涅夫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1916年夏秋之际,郭沫若在日本因受泰戈尔式的无韵诗启示,产生了创作新诗的欲望,写出了新诗《死的诱惑》《新月与白云》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身居异邦的郭沫若受到了这股突起的狂飙的猛烈冲击。惠特曼的《草叶集》那种汪洋恣肆的诗风和奔放不羁的自由体,给了他“暴风雨般的煽动”,于是,“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到喷火口,也找到了喷火的方式”。从1919年下半年至1920年上半年,他的诗出现了一个创作的“爆发期”。1919年9月署名沫若①,开始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新诗。特别是1920年该副刊上,突然出现了《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一批“集束炸弹式”的惊世骇俗之作,人们在目瞪口呆之后,从此记住了“郭沫若”这个名字。1921年8月收有这些作品的作者第一部诗集《女神》,作为“创造社丛书”之一,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它以磅礴的气势、狂热的激情、全新的形式、独特的风格,以及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激进的态度,震撼了文坛,使人振奋,使人惊喜,充分体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其思想意义和艺术水平,都远非胡适的《尝试集》可比。《女神》的出现,让人们关于“白话能否入诗”的担心成为多余,使中国现代新诗很快地结束了“尝试”时期,迅速地取代了传统旧诗,开始了它的新的发展。因此,《女神》可以说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也可以说是新诗初期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经典之作。郭沫若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是由《女神》奠定的,他成为新诗史上第一位优秀诗人是当之无愧的。
当然,也应该看到,郭沫若是个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他极具天赋,他的早期诗作直抒胸臆,热烈如脱缰之马,且在文学的各种体裁、翻译、史学、文字学等各方面都有建树,是少有的全能型文人,又是多产作家。另一方面,他在20世纪50年代后常常以文艺界领导人的身份不分是非地作了很多响应号召和阐述政策的报告讲话;写了很多结合形势、图解政策的作品,甚至是标语口号式的应景之作;利用历史剧以古喻今,为“古人”翻案。他的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限制了他的才华的发挥,留给历史一个遗憾。尽管有人对其作品乃至人品有所诟病,但都不足以撼动其在新中国政坛和文坛的地位。
【注释】
①沫若:取其家乡的两条河沫水(大渡河)、若水(雅河,又名青衣江)“合拢”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