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诗集最多的诗人,是开一代军旅诗风并影响深远的军旅诗人李瑛。
李瑛,河北唐山丰润区人。1926年生于辽宁锦州。1942年发表处女诗作《播谷鸟的故事》。1944年与同学合出诗集《石城底青苗》。中学毕业后,经过两年的失学和流浪,于1945年发愤考入免收学费的国立北京大学中文系,边读书边从事进步学生运动。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同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枪》。1949年春,大学毕业前夕,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隨军南下,任新华通讯社第四野战军总社记者。抗美援朝期间,曾两度赴朝鲜战场。1955年调解放军文艺社(后更名为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即昆仑出版社)任编辑。同年4月沿红军长征足迹走访。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多次去基层兵营、边防哨卡和祖国各地建设工地,当兵代职或采访。1978年后历任解放军文艺社副社长、社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理事,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1988年离休。
从学生时代到离开工作岗位,李瑛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八十多岁高龄仍笔耕不辍,六十多年出版诗集六十余部,被誉为“诗坛常青树”,成为中国诗坛为数极少的创作时间跨度极长的诗人之一,更成为出版诗集最多的诗人。
李瑛的诗早年追求清新明丽,晚年趋于深沉凝重。虽以“颂诗”为基调,却并非只是虚浮苍白、直露浅薄的谀辞。诗中有内心感触,也有哲理思考,几乎找不到眼下大面积弥散的绝对私人化的情节;有的只是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情,对军队的忠诚,对社会的责任。简言之,作为军旅诗坛的杰出代表,李瑛的诗歌不仅属于军队,更属于当代中国。他早期的代表性作品主要收录在《寄自海防前线的诗》《静静的哨所》等诗集,构成了“李瑛模式”,哺育了一代中国诗人。随后他发表的《一月的哀思》《我骄傲,我是一棵树》等新作,成为名篇广为传诵。其中《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获1983年首届全国诗集评选一等奖,《春的笑容》获1985年第二届全国诗集评选优秀奖,诗集《生命是一片叶子》获首届鲁迅文学奖(1995—1996)全国优秀诗歌奖,《我的中国》获全国优秀图书奖。此外,诗集《美国之旅》《在燃烧的战场》和长诗《一月的哀思》《一个星座、一座城市和一个民族的盛大节日》等先后荣获多种奖项。有多部诗集和多篇诗作被译成多种外文在国外出版和发表。李瑛不断探索创新诗歌创作,已经成为中国新诗史上持续不断地活跃了整整半个世纪的一个“特殊现象”,是军事文学的骄傲。基于此,国际华文诗人笔会2003年授予他第二届“当代诗魂金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