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迄今唯一的汉族英雄史诗,是民间文艺家朱海容搜集整理、山歌师傅华祖荣等唱述的太湖民间长篇叙事吴歌《华抱山》全集。2007年3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冯骥才题写“华抱山”珍贵墨宝,前有白庚胜等撰写的序言,中为三集正文(每集先是“开场”,继之为分章诗文,后为“尾歌”),随后的附录载有姜彬等的评论文章,最后为后记。
朱海容和华祖荣堪称吴歌传承“国宝”级人物。两人分别生于1930年和1927年,都是无锡县(今无锡锡山区)东亭鸭城一带人,且都生于贫苦农家和吴歌世家。朱海容十岁就听到华抱山传说和史诗片段。华祖荣人称“山歌精精”(“吴歌”,当地俗称“山歌”),是华抱山的后裔,十来岁时祖父就教给他“公道歌”,加之跟别人所学,到二十五岁时便能唱述《华抱山》。朱海容二十一岁时就有作品发表,三十一岁时满怀激情投入华抱山及其他民间文学作品的采录。由于清朝官衙将《华抱山》视为“反歌”,对手抄者和传唱者“轻者关,重者斩”,加之受到“传子不传婿”“传唱不传文”的族规限制,因此能传唱的山歌师傅几近绝迹,手抄本早已荡然无存。再加之“文革”中他们都受到迫害,一个被批斗,资料被抄遭焚烧;一个只能蜗居寒舍,无法再唱。“文革”后,朱海容四十八岁时重新起步,除搜集到《沈七哥》《薛六郎》《小青青》等民间叙事长诗外,又继续《华抱山》的搜集工作。随着岁月的流逝,能系统地传唱《华抱山》的只剩下华祖荣一人。从1986年起,两位老人不顾身染疾患,全身心地密切配合,一起回忆、唱录,以华祖荣的传唱为主,吸收华进荣、华仁荣、朱阿盘、朱增宝、张浩生、唐建琴等回忆传唱的优秀唱段、唱句,历经十多个春秋的艰辛,通过实地采访、查阅资料和核对史实,复经汇集、取舍、补充、连接、合拢,数易其稿,终于在1997年11月和1999年9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华抱山》第一集(六千余行)和第二集(九千余行),2005年7月将《华抱山》第三集(约五千五百行)完稿,使这部弥足珍贵的长篇吴歌基本恢复了全貌。而后,又经倾力发掘和慎重整理,才使《华抱山》合成为完整的全集。
太湖民间长篇叙事吴歌《华抱山》,又名《三龙歌》《公道歌》,全部三集,长达二万九千余行。这部以“华氏三龙”(华龙根,即大龙;华抱山,即小龙;华龙龙,即小小龙)为主人公的“中国英雄史诗”,在无锡地区流传了近四百年,被誉为“诗的《水浒》”。它始于明末,盛于清初,以江苏无锡东亭一带“吼山公道军”的农民起义事迹为素材加工创作而成,集中塑造了华抱山这位大智大勇又富有神奇色彩的英雄人物。长诗表现了明朝末年该地区以“华氏三龙”为代表的贫苦农民英雄,与朝廷、官府、地主等封建势力展开的反暴力、反压迫的英勇斗争。全诗篇幅恢弘浩繁,气势磅礴悲壮,形象鲜明生动,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简洁质朴,句式自由奔放,通篇一韵到底,地方色彩浓郁,被专家称为“中华文化百花苑中的一枝奇葩”。《华抱山》和其他经历了无数风雨洗礼的吴歌艺术珍品一样,为世人展示了吴地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饱含着吴地民众喜怒哀乐的强烈情感,镌刻着吴地千百年来的民俗风情、人文历史,记载了鲜活生动的吴韵吴语。这一太湖“明珠”、汉族“瑰宝”,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凝聚了劳动人民丰富的艺术智慧,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它不仅填补了汉族长篇英雄史诗的空白,而且也丰富了我国的文学宝库。2008年6月,江苏无锡吴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华抱山》可谓无锡吴歌的重中之重。
《华抱山》的问世,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将其收入新编出版的《中华民间文学史》,北京大学段宝林教授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民间文学教程》也收有该诗,有关机构还召开过多次国际、国内研讨会,并发表了许多著名学者的研究论文。韩国、日本、荷兰、德国等都有学者对其作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