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长的问句体诗

最长的问句体诗

时间:2023-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为一首长篇抒情性哲理诗,共三百七十四句、一千五百五十三字,是屈原作品中的第二长诗。问句体式作品,中外古籍中不乏其例。几个文明古国的哲人,不约而同地发问,并形诸吟咏,颇堪寻味,而只有屈原《天问》可谓独步一时。后世仿作虽效法《天问》,却都不能像它那样独领风骚,至少在中国诗史上还找不到像《天问》这样篇幅巨大、思想高越、风格独特的纯问句体哲理诗。

中国最长的问句体诗,是屈原的《天问》。见《楚辞章句》。

王逸以为,屈原被放逐后,悲愤抑郁,见到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中的壁画,遂发问以泄愤懑,而成此篇。此说不一定可靠。至于写作时间,也并非王逸所说在顷襄王之世,也有可能作于怀王之时。

《天问》题名,有两解:一为“天问”即“问天”,一为有关万事万物的疑问统称“天问”。此为一首长篇抒情性哲理诗,共三百七十四句、一千五百五十三字,是屈原作品中的第二长诗。全诗提出一百七十二个问题(因统计标准不同,一说一百一十六问),问及天、地、人之事,以表达作者对宇宙、人生、历史乃至神话传说的看法。从而表现了作者渊博的学识、深沉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反映了诗人大胆怀疑和积极批判的精神。这是愤懑之情喷发所为,更是忧国之心郁结所致。

《天问》在语言运用上,与《楚辞》其他篇章不同,故而有其独特之艺术风格。全篇不用“兮”字,句式基本为四言,大致四句一节而每节一韵,加之有一句一问、二句一问、三句一问、四句一问等多种形式,又用“何”“胡”“焉”“几”“谁”“孰”“安”等疑问词交替变化,因而诗句矫变活突。尽管通篇发问,也不显得板滞冗长。明人孙鑛评曰:“或长言,或短言,或错综,或对偶,或一事而累累反复,或数事而熔成一片。其文或陗险,或澹宕,或佶屈,或流利,诸法备尽,可谓极文章之变态。”(近人俞樾《评点楚辞》引)郭沫若则谓其为“空前绝后的第一等奇文字”(《屈原研究》)。

问句体式作品,中外古籍中不乏其例。如《庄子·天运》“天其运乎”至“敢问何故”,《列子·汤问》“汤问于夏革”。又如印度《梨俱吠陀·创造之歌》、伊朗《火教经》(《波斯古经》)、《旧约全书·约伯记》等,均有与《天问》类似的诗篇。《天问》之后,仿作亦为数不少,如晋傅玄《拟天问》、明王廷相《答天问》、清李雯《天问》等。几个文明古国的哲人,不约而同地发问,并形诸吟咏,颇堪寻味,而只有屈原《天问》可谓独步一时。后世仿作虽效法《天问》,却都不能像它那样独领风骚,至少在中国诗史上还找不到像《天问》这样篇幅巨大、思想高越、风格独特的纯问句体哲理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