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早提出新诗形式自由化主张的论文

最早提出新诗形式自由化主张的论文

时间:2023-01-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最早提出新诗形式自由化主张的论文,是胡适撰的《文学改良刍议》。胡适不仅提出“文学改良”主张,而且身体力行,在当年2月便在《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上发表自己创作的《白话诗八首》。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虽然胡适的敏锐力使他能够从语言形式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文学,并且一语击中当时中国文学的弊端,但是这也成了胡适这篇文章的一大弊病:过分强调形式。

中国最早提出新诗形式自由化主张的论文,是胡适撰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1月发表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上。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最早提出新诗形式自由化主张的文章。详见本书“诗人”类“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一节论述。胡适不仅提出“文学改良”主张,而且身体力行,在当年2月便在《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上发表自己创作的《白话诗八首》。这些诗虽未能脱尽文言窠臼,但不用典,不讲对仗,不拘平仄,打破了旧诗的格律,创造了有别于旧诗的样式。

胡适这篇文章的贡献,不仅在于文章内容、形式方面,还在于它所体现出的作为文学革命先驱的胡适所具有的责任感和敏锐力。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虽然胡适的敏锐力使他能够从语言形式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文学,并且一语击中当时中国文学的弊端,但是这也成了胡适这篇文章的一大弊病:过分强调形式。他在批判“文胜质”这一中国文学传统之时,也无意间陷入了这个怪圈之中。还是陈独秀高屋建瓴,紧接着针对这一缺失,撰写并发表《文学革命论》一文,进行了补救。

《文学改良刍议》的发表,在当时的文坛,可说是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驳斥反对的,有认为矫枉过正的,也有追随拥戴的。面对此等情状,胡适将文题定为“刍议”,并在文章结尾处,讲了“容有矫枉过正之处”“犹云未定草”等过谦之言。而这种态度被当时以及以后的人批为游移、懦弱。陈独秀在《答胡适之》一文中也对胡适这种“容纳异议,自由讨论”的态度极为不满,认为“当以白话为文学正宗,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也正是陈独秀和一批五四新文化运动精英之士的不懈努力,才使文学革命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尽管如此,但胡适作为探索文学革命理论的引领者和积极推动白话诗的先驱者,可谓功不可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