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谋攻篇》第三

《谋攻篇》第三

时间:2023-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伐兵、攻城,这种以短兵相接来取得战争胜利的方法,在孙子眼中便已落下乘了。但在春秋之际,攻城战仍然是一种牺牲巨大的作战方式。也有学者据此认为,这种作战模式正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战争形态,可以作为孙子兵法确实成书于春秋末期的一个佐证。不过,警惕战争却不畏惧战争,这是孙子兵法的另一个侧面。长平之败后,白起屠杀赵军四十万,从而彻底改变了战争的走势。

导读

本篇名为“谋攻”,首先所说的却是“不攻”才是真正的兵法之上上、大功之赫赫者。这种立足“全胜”、谋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思想,可以说是军事思想的最高境界了。

在孙子眼中,战争,是立体的,是国家的整体性战略,绝不仅仅是只发生在战场上。战场之外的国家政治、外交领域,同样也存在激烈的博弈。而这一博弈的结果,可能比军事行动的结果更加重要。即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国家战略的长期贯彻,政治外交的合纵连横、军事优势力置的持续保持都是更高层次的“战争”。只有不通过战争手段,通过军事态势的营造、通过谋略,使敌人陷入到不得不屈服的情境中,才是军事艺术的最高境界。

这里的伐谋,历来为兵家所重视,如曹操就曾经注释:“敌始有谋,伐之易也。”也就是在敌方刚刚开始谋划的时候,就能够料敌机先,预加防范,这才是最上之策。这种境界强调将一切危险化解消弭于其未成型之际,故此,这种高明的战略是无形的,也自然难于载著史册。但是在春秋之际,伐交之记载却不绝如缕。如春秋之际,晋国想攻打齐国,为了提前探听齐国的形势,晋平公派出了大夫范昭出使。在酒宴上,范昭借酒醉故意提出一些违背礼制的主张,如借用君主的酒具、要求乐师演奏天子之乐,但都被察觉了。范昭回来之后,便向晋平公汇报,齐国有贤臣良士,上下和睦,不宜进攻。这个典型的伐交案例,被唐代诗人杜牧写进了孙子兵法的注释中。

而伐兵、攻城,这种以短兵相接来取得战争胜利的方法,在孙子眼中便已落下乘了。伐兵,指的是野战,有别于攻城。春秋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随着周王室的逐渐衰弱,诸侯之间的争端日益激烈;各个诸侯国、卿大夫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封地,开始大量修建城池。所以,除了两军列队而战外,攻城逐渐成为了战争的另外一个主题。但在春秋之际,攻城战仍然是一种牺牲巨大的作战方式。当时的攻城作战无非是强攻城门、修建土坡漫道直冲城头和利用云梯蚁附攀爬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不但会造成巨大的军队伤亡,而且耗时很久。在本章中,孙子就指出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己。”换句话说,攻打规模巨大的城池,可能会耗时半年之久。也有学者据此认为,这种作战模式正反映了春秋时期的战争形态,可以作为孙子兵法确实成书于春秋末期的一个佐证。因为到了战国时期,攻城作战已经成为了战争中的常规战法,耗时数月乃至经年的围城之战已经很少见了。

对于这种不得不打的战争,孙子再次提出了五个为上——“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五个“为上”,简而言之,仍然反映了孙子对于战争的警惕“战争是最终的、不得已之际才能采用的解决手段;战争是残酷的,不可轻易言战”。所以,孙子的不攻之战、全胜的思想,除了一种全局的大战争哲学外,还有一种仁念藏于其中。

不过,警惕战争却不畏惧战争,这是孙子兵法的另一个侧面。本篇的后半部分就充分展示出孙子对用兵、御将之道的深刻理解。本篇的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是孙子这种立体战争、全谋全胜思想的精辟表述。

在本篇中,孙子提出了“十则围之、五则倍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等用兵之法。这种思想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对敌我双方力量的评估与运用做简单、静态的数量比较,而是将整个战场视为动态、变化的过程。这正是后来现代战争中,运动战的精髓。不仅是敌进我退、敌疲我扰;还要在不断的运动中,创造契机,营造局部优势,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从而以少胜多,以局部胜利营造整体胜利。

明末的“萨尔浒之战”或许正是这种运动战思想的最好例子。公元1619年,明神宗任用杨镐,统兵数十万,分兵四路围歼金军。当时金军只有六万军队,军力处于绝对的劣势。但开战之初,努尔哈赤就掌握了明军的战略计划,利用明军四支军队不能协同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率先在萨尔浒击退明军的西路主力,然后逐个击败北路、东路明军。此战之后,后金在辽东战场上彻底掌握了主动权。在世界军事史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准确把握敌人的分布、攻势,准确判断出敌人的部署,始终保持在局部战场上,用自己的优势兵力进行压制,不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置,就是这种运动战的精要思想。而实现这种效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知彼,只有对敌人的深入了解,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所以,在谋攻之始、用兵之初,能够做到知彼,才能够做到制敌先机。

如何用兵,是将领在谋攻之际应该明了的。而如何御将,则是君主在谋攻之际所应该理解的。只有能够做到“将能而君不御”,上下同心,才能真正取得胜利。如果君主过于自大,则很有可能使进攻中的军队进退失当、扰乱军心。

在本篇总结的五种“知胜”之道中,这最后的一点——“将能而君不御”也非常重要。历史上无数的例子都证明了这一点,远在庙堂的君主遥控战争,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战国之际的长平之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赵国当时已经丢掉了野王、上党,士气正盛,所以廉颇选择了固守长平的战略,将秦军阻挡在壁垒之外整整三年。无计可施的秦军只好用计潜入赵国诋毁廉颇,赵王中计,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了廉颇,最终导致了长平之败。长平之败后,白起屠杀赵军四十万,从而彻底改变了战争的走势。

战场变化迅速而微妙,只有获得了君主的信任,将领才能真正放开手脚,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战国时期的大将甘茂就是明了这_道理的智将。

公元前308年,甘茂受命于秦武王,进攻韩之宜阳。他在进攻之前给秦武王讲了两个故事。有人告诉曾参之母,曾参杀人了。曾母对儿子很信任,丝毫不为所动。但当第三个人也来告诉曾母这个谣言的时候,曾母动摇了,越墙逃走。另外一个故事是战国时乐羊的故事。乐羊为魏文侯攻打中山国,三年才获得胜利,当他回到魏国的时候,魏文侯给他看了一个盒子,里面装满了三年来群臣怀疑、诋毁他的奏章。正是魏文侯持续三年的信任,才没有撤换乐羊,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在讲了这两个故事之后,为了让甘茂放心,秦武王在息壌设台盟誓,表示会无条件地支持甘茂。甘茂攻打宜阳的战争并不顺利,宜阳是一座坚城,很难快速攻陷。半年之后,群臣就开始有了争议,秦武王也动摇了。甘茂提醒秦武王出兵之前的息壤之盟,秦武王才最终下定决心,全力支持甘茂,最终取得了宜阳。

名将难得,但有了名将还要有明主,君臣一心、军卒一心,才有制胜的可能。本篇结束那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蕴含甚远。知己知彼,不仅仅是要知道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而君知将、将知君,君臣彼此不疑、同心协力也正是“知己”环节中最重要的事情。对于孙子这位军事家而言,类似甘茂这样的将领,才是合格的。他们的眼光不仅仅局限在战场上,而能够把整个政局发展的大环境考置结合到自己的战争之谋中。

“谋攻”一篇,虽文短言少,但却指出了谋划作战前要思考的几个最重要的问题。首先,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是国家政治经济利益的达成还仅仅是攻城略地?如果要达成这个目的,条件是否成熟?是否有更好的手段,通过谋略与外交兵不血刃地实现自己的目的?而非直接对抗?其次,是否能够做到“知彼”,敌人的部署己方是否已经了然?自己的军力是否占优?或者至少能够不断形成局部的优势?而第三,则是是否能够真正信任自己所委任的将领,信任他的能力,放权给他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上随机应变?只有当这几个方面都被反复思考之后,才是真正的“知己知彼”。

【原典】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1】,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2】。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全国为上:完备、完整的。句意为完整地使敌人投降、屈服是上策。

【2】军、旅、卒、伍:均为古代军队建制单位。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各建制对应的级别与建制都不相同。在西周,据《周礼》记载,有军、师、旅、卒、两、伍等各级建制。所以,后人才用“师旅”“行伍”等指称军队的名词。在这一系列建制中,5人为伍,是最基础的军事单位;五伍为两,25人;100人或200人为卒;500人为旅;2500人为师;12500人为军。各级之间,基本上是以五为倍数的。而当时齐国管仲的军队建制与周礼有别,军为10000人,军下不设“师”,直接由5个旅构成,每旅2000人;每旅包括5个“卒”,每卒400人;每卒包括4个“小戎”,每个小戎100人。

【译文】

孙子说:一般用兵的原则,以使敌人举国屈服是上策,起兵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全军投降是上策,打败敌人的军队就次一等;使敌人整“旅”的队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一个“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的士兵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一个“卒”的士兵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投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不是好中最好的,只有不战而使敌屈服,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原典】

故上兵伐谋【1】,其次伐交【2】,其次伐兵【3】,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4】,具【5】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6】,又三月而后己。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7】,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8】者,此攻之灾也。

【注释】

【1】上兵伐谋:上兵,最高级的兵法。伐,战斗、争夺、拼杀。谋,谋略。

【2】交:外交。

【3】伐兵:指军队野战。

【4】修橹轒辒:修,修缮制造。橹,即楼橹,又称“楼车”“巢车”,是一种攻城作战的大型器械,车上竖起高高的眺望台,以观察敌情。也有人说,橹是一种大型盾牌。轒辒,音fénwēn,古代用于攻城的大型木制战车。上蒙牛皮,下面可藏十余人,往来运土以填平敌人的城壕。

【5】具:修缮制造、准备。

【6】距闉:即距堙。闉,音yīn,为攻城而靠近敌城所筑的土丘。既可以观察敌情、攻击守城敌军,又便于登城。

【7】蚁附:士兵攻城时像蚁群一样密密麻麻、前仆后继的样子。

【8】拔:攻破占据敌城。

【译文】

所以最高明的用兵之法是以谋略交锋并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交锋并取胜,再次是出动军队便取得胜利,最下策才是攻破城池才能取得胜利。攻城是万不得已时的办法。制造攻城的大盾牌、战车,准备各种攻城器械,需要花费三个月。构筑攻城的土山垒道又要花费三个月。将帅克制不住忿怒,驱使士卒像蚂蚁一样去攀援攻城,使士卒伤亡三分之一而不能攻克,就陷入了攻城的灾难。

【原典】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1】也,拔【2】人之城而非攻也,毁【3】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4】,气故兵不顿【5】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注释】

【1】非战:不依靠战斗、战争,指用“伐谋”“伐交”等方式。

【2】拔:攻占。

【3】毁:汉简本作“破”,意义相近。

【4】必以全争于天下:一般解释为要用全胜的谋略思想去争胜于天下。但结合上文的伐谋、伐交等手法,应该是以全方位的谋略去争胜于天下,而不能仅仅依靠战争。

【5】兵不顿:顿,通“钝”。兵不钝,指兵刃没有钝,比喻军队的战斗力未受损。这句话指军队没有损伤,但战争的利益已经获得了。

【译文】

因此,善于用兵的人,使敌军屈服而不必通过战斗,攻取敌人的城池而不必硬攻,消灭敌国而不靠久战,用全局性的谋略思想争胜于天下,军力不必损耗,却可以获得全部的利益,这就是用谋略去进攻的方法。

【原典】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1】,敌【2】则能战之,少则能逃【3】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4】也。

【注释】

【1】倍则分之:如果自己军队的数量是敌人的两倍,仍然应该尽可能地诱使或迫使敌军分兵,进一步削弱敌军的力量。

【2】敌:势均力敌,指双方军队规模相同。

【3】逃:摆脱。

【4】擒:擒获。

【译文】

所以用兵的原则(是这样的):我军数量是敌军的十倍就包围他们,五倍就攻击他们,两倍就分散敌军,彼此相当则要善于战胜敌军,数量不如敌军则要能够摆脱他们,各方面都不如敌军则要避其锋芒。所以,弱小的军队一味硬拼死守,就会被强大的敌军擒获。

【原典】

夫将者,国之辅【1】,辅周则国必强,辅隙【2】则国必弱。

【注释】

【1】辅:辅助、辅佐。

【2】隙:疏漏。

【译文】

将帅,是国君的助力,谋划周密国家就会强大;谋划有疏漏、不周详,囷家必然衰弱。

【原典】

故君之所以患【1】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2】。不知三军之事,而同【3】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4】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5】

【注释】

【1】患:以……为祸患,被危害。

【2】縻军:羁绊、束缚。

【3】同:参与,一起做某事。

【4】权:权变、机变,这里指军事行动时要根据战时情况制定与调整战术战略。与前一句“三军”之事比较,本句更侧重于强调战场上军队的管理、调度和指挥等问题。

【5】引胜:引,导致。我军混乱,导致敌军取得胜利。

【译文】

国君可能危害军队的情况有三种:不知道军队不可以进攻而命令其出击,不了解军队不可以退却而命令其撤退,这叫做束缚军队(的危害)。不了解军务,而干涉军政事务,军队将士就会迷惑。不了解用兵的灵活变化,而参与军队的指挥,会使将士疑虑。军队既迷惑又疑虑,各个诸侯国乘机进攻,灾难就会降临,这就是自乱其军,而使敌人获得胜利。

【原典】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1】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2】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3】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注释】

【1】众寡:敌人数量的多少。

【2】虞:猜度、料想,引申为谋划。

【3】御:驾驭。上文中有制约之意。

【译文】

预知胜利的因素有五个:懂得什么条件下可战或不可战的,能取胜;懂得(敌我双方)兵多兵少(并采用不同战法)的,能取胜;全军上下一心(或有共同利益)的,能取胜;以有备之师迎击无准备敌军的,能取胜;将帅有才干而君主不干预的,能取胜。这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原典】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1】;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1】殆:危险,引申为战败之意。

【译文】

所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敌方而熟悉自己的,胜负的可能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然会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