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实篇》第六

《虚实篇》第六

时间:2023-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大概是《虚实篇》中最著名的一句话了。《虚实篇》,看似继承了《势篇》继续描述用兵之法,但也可看作是《形篇》《势篇》的总结,是这两篇表述的军事哲学思想的综合运用。分别概括了《形篇》《势篇》《虚实篇》论述的重心,揭示了孙子依次编撰上述各篇的内在思路。

导读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大概是《虚实篇》中最著名的一句话了。这句话将战争形势的多变,兵法运用随心的神妙描写得淋漓尽致。《虚实篇》,看似继承了《势篇》继续描述用兵之法,但也可看作是《形篇》《势篇》的总结,是这两篇表述的军事哲学思想的综合运用。此篇全力揭示“虚实”的意蕴,故以“虚实”二字命题。张预曰:“《形篇》言攻守,《势篇》说奇正。善用兵者,先知攻守两齐之法,然后知奇正;先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知虚实。盖奇正自攻守而用,虚实由奇正而见。故次《势》。”分别概括了《形篇》《势篇》《虚实篇》论述的重心,揭示了孙子依次编撰上述各篇的内在思路。

综合孙子本篇所论,所谓“虚实”指的是军事实力的强弱优劣状况,以及针对这种状况而巧妙制造战机的作战方法与指导原则。唐太宗对本篇评价极高,《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一文评价道:“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矣。”本篇充分揭示了战争中攻防战守、逗引埋伏的种种神妙战术。如诱敌深入——“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攻其不备——“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以逸待劳——“故敌佚能劳之……安能动之”等战术,实为后世三十六计之肇源。

总体而言,在《虚实篇》中,主要详细论述了三种战术思想:一是“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要善于调动敌人,掌握战斗的主动权。通过诱敌以利或攻其要害,使敌人主动或不得不按照我方的设想来运动。这样,我方欲战,敌人即使躲在“高垒深沟”之后也不得不放弃地利而出战;而我方的防守也不是消极地抵御敌人的正面进攻,而是诱使敌人判断失误而无法进攻。二是“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则我众而敌寡”,要动态看待敌我力量的多寡。或许从总体上看是敌众我寡,但只要能够做到“我专而敌分”——在局部战场上形成优势力量的攻击,而局部的胜利累积起来,就可以做到以少胜多。三是要“知战之地,知站之日”,“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即充分把握敌我双方的军情,随机应变,或隐匿行踪或虚张声势,这就是所谓“因敌而制胜”。上述三种战术思想看似简单,但运用得当,就可以达到“微乎”“神乎”的地步。

先看第一种作战思想,即“致人而不致于人”,善于调动敌人,掌握战斗的主动权。军事将领在战争中要想取得对敌斗争的最终胜利,就必须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孙子在第一段中就做了精辟的概括——“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围绕“虚实”这一范畴在本篇展开的论述,均以“致人而不致于人”为目的。为了充分拥有战场上的主动地位,孙子有提出了三种具体方法。首先是在作战之前要掌握作战空间上的主动,即“先处战地而待敌”。任何战争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而一定的空间,就是战区,它的地理特点影响军队作战的形式和战术的运用。因此,巧妙地选择和利用有利于己而不利于敌的地理环境,直接关系到主动地位的取得。取得作战地理位置上的主动权之后,还要做到先敌准备、先敌休整、先敌部署。能够做到“能使敌人自至”,亦“能使敌人不得至”,想让敌人什么时候来就让敌人什么时候来,完全掌控敌人的行踪。“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敌人休整得好就要让他疲惫,敌人粮食充足就要让他饥饿,敌人驻扎安稳就要让他移动。然后“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向敌人无法提供救援的地方出兵,向敌人预料不到的方向进攻。这样就能够玩弄敌人于股掌之中,把握作战的主动权,取得战争的胜利。

其中“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的作战策略,孙子在《计篇》中称作“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在作战中,主动和被动、平衡和不平衡,除了力量的对比之外,还有心理较量。你比敌人高明,高明在什么地方?关键在出人意料。你能想到,敌人想不到,这点很重要。出人意料才能打破平衡,让形势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逆转。《管子》中也曾指出:“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这都是避实就虚的战略指导方针和作战指导思想。吴如嵩在《<孙子兵法>十五讲》中所引用的历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就是“出其所必趋”战略的典型应用。公元前353年,齐军趁魏国军队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久攻不下的时候,突然袭击魏国都城大梁,迫使魏军撤围回救,齐军就在桂陵截击魏军。

除此之外,要想取得作战上的主动,还要攻其所不守,守其所必攻。该方法实质上也是上述“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的思想在作战中的具体运用。“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进攻一定能够取得胜利,那是因为进攻的是敌人没有防守的地方;防守必然能够巩固,那是因为防守的是敌人无力攻下的地方。这是从“攻”“守”的角度来论述如何取得作战主动权;“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部队前进敌人无法抵御,是因为袭击了敌人的空虚之处;部队撤退敌人无法追击,是因为行军速度很快而敌人追赶不上,这则是从在行军作战中“进”“退”的角度来阐述的。如果做到这些,只要我方想要作战,即使敌人有高垒深沟,也不得不与我军作战;我方不想作战,在地上划出界限便可作为防守之地,敌人也无法同我军作战,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再看第二种思想,即动态看待敌我力量的多寡,善于相互转化。为什么要动态看待敌我力量的多寡呢?因为敌我力量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这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共性,靠智慧、谋略取得战争的胜利。那么,如何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呢?就要做到“形人而我无形”。“形”是暴露痕迹的意思,“形人”就是使敌人暴露痕迹,但是我军却能够隐蔽实情,不显露行迹。梅尧臣曾曰:“他人有形,我形不见,故敌分兵以备我。”敌人无法掌握我军的行踪,就必须分散力量对我军加以防备,也就是“我专为一,敌分为十”,这样就能够“以十攻其一”,达到“我众而敌寡”的目的了。因此,所谓的力量多寡是相对的,“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兵力薄弱,是因为分散兵力防备对方;兵力众多,是迫使对方调动兵力分兵防守自己的结果。正如张预所说:“左右前后,无处不为备,则无处不兵寡。所以寡者,为兵分而广备于人也;所以众者,为势专而使人备己也。”

第三种作战方法是要充分把握敌我双方的军情,随机应变,“因敌而制胜”。首先要做到“知战之地,知战之曰”,预先了解作战的时间和地点,那么就可以奔赴千里前去与敌人交战;相反,若是不了解作战时间、地点,在作战部署中就会时时掣肘,无法应战。在这部分中,孙子再次指出“胜可为也”的作战思想,即胜利是可以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取得的。“敌虽众,可使无斗”,即使敌人数量很多,也可以通过智谋让他们无法同我军争斗。其中也同样蕴含了上文中阐述的动态看待敌我力量多寡,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打破敌我力量平衡的思想。孙子还列举了吴越战争的例子来进行论证,“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通过分析敌情,能够了解敌人计谋的得失;通过触动敌人,可以了解敌人内部的活动;通过制造假象,侦查敌人优势和薄弱致命之处;通过对敌人进行的试探性较量,了解敌人的强弱。这样就能够做到形兵于无形,“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从而“战胜不复,应形于无穷”,即每次战胜敌人都是采取不同的方法,适应敌情变化而采取不同的战略需要。

最后孙子对《虚实篇》进行了总结,对制胜规律进行了科学的揭示。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行军打仗规律——“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冰之形,避实而击虚”。用兵作战就好比水的流动,水的流动是避开高处流向低处的;作战同样也要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攻打敌人薄弱的地方。从而“因敌制胜”,就能够达到孙子所说的用兵如神的境界,“因地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原典】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1】,后处战地而趋战【2】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3】于人。

【注释】

【1】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先到达并占据战场并等待敌人到达的军队就从容。处,占据;佚,放松、舒适、安逸。

【2】趋战:匆忙地赶赴战场。趋,奔赴、急行。

【3】致:招引、使达到。

【译文】

孙子说:凡先赶到并占据战场等待敌人(进攻)的军队就从容、安逸,后期到达战场、急逢行军匆忙应战的就紧张、劳顿。因此善于作战的将领,总是设法使敌人运动而自己不为敌人所调动。

【原典】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1】。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趋【2】,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3】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4】乎微乎,至于无形;神【5】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6】

【注释】

【1】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能够让敌人无法到达的(目的地),是使敌人受到危险。

【2】出其所不趋:汉简本《孙子兵法》此句为“出其所必趋”。按“不趋”之意,指行军出战的路线是敌军所无法到达的,才能出其不意地攻击。按“必趋”之意,指要攻击敌人必然要营救的敌方。结合下一句“行千里而不劳”“行于无人之地”来看,则“出其所不趋”更为合理。

【3】固:坚固,牢不可破。

【4】微:微妙。

【5】神:神妙。

【6】司命:星名。文昌的第四星,引申指命运的掌握者。

【译文】

能使敌人主动运动过来的,是以利诱敌;能使敌人不能到达预定地域的,使敌人(担心危险)而放弃(进军)。所以,敌人安逸却能想方设法使它疲劳;敌军饱食,可以设法使之饥俄疲惫;敌人固守驻扎,可以设法使之运动起来。向敌军无法(或没有)抵达的地方行军,从敌人意想不到的敌方进攻。行军千里而不劳顿,因为走的是没有敌军的地方;进军就一定能攻占,是攻击敌人不设防的地方;防守必然牢固,是防守在敌人无力进攻的地方。所以善于进攻的,使敌人不知道防守哪里;善于防守的人,使敌人不知向何处进攻。

微妙呀,微妙呀,到了看不出形迹的水平;神妙呀,神妙呀,达到了没有任何动静的地步,所以才能成为决定敌人命运的人。

【原典】

进而不可御【1】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2】,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3】也。

【注释】

【1】御:防御。

【2】画地而守之:在地上划线来防守。比喻不做任何防御手段,直接驻扎。

【3】乖其所之:改变了敌人前近的方向。乖,背离、违反,引申为引诱敌人改变本意。之,往、前往。

【译文】

进攻,而敌军无法抵御的,是攻击到了敌军空虚的敌方;退却,但敌军无法追赶的,是行动迅速敌军追不上。所以我想交战,敌人即使有坚固的工事,也必须(出来)与我军交战,因为进攻的是敌人必然要援救的地方;我不想交战,虽然不建立任何工事就驻扎了,敌人却也无法进攻,因为(敌人)被(我军)诱导,改变了其进攻的方向。

【原典】

故形人【1】而我无形,则我专【2】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3】,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4】。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5】。故备【6】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注释】

【1】形人:使敌人显露出行迹。形,样子,这里做动词,使……显露形迹。

【2】专:聚集。

【3】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竹简本《孙子兵法》作“则我寡而敌众,能以寡击众者”,敌我双方的众寡完全颠倒。一般学者认为,竹简本传抄有误。

【4】约:束缚,指有限的,少的。

【5】寡:少、缺少。与上文的“约”类似,均指兵力薄弱。

【6】备:防备、防御。

【译文】

所以暴露敌军的形迹而不显示我军的形迹,那么我军集中起来而敌军分散。我合兵一路,敌军分为十路;所以(我军)是用十倍兵力攻击其中一路,所以我军强大敌军弱小;用强大攻击弱小,所以我军击败的敌军是有限的。我军要进行作战的地点敌人无法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敌军处处都要防备。敌军要处处防备我军进攻时(所面对的)敌军就很少了。所以,防备前面,则后面兵力薄弱;防备左路,则右路兵力薄弱;防备右路,则左路兵力薄弱。各处都要时,则各处都兵力薄弱。兵力薄弱,是(消极)防守的一方;兵力众多,是(因为能够)调动对方(分兵)防守自己的军队。

【原典】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1】之,越人【2】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哉?【3】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注释】

【1】度:音duò,推测、判断。

【2】越人:越国的军队。春秋之际,越国与吴国之间经常互相征战,故此,孙武对吴王讲说兵法的时候,将越国当做敌国来描述。

【3】亦奚益于胜哉:也又有什么有助于胜利的呢?奚,疑问词,有何。

【译文】

所以了解交锋的区域、作战的日期,然后就可以千里突袭展开攻击。不知道作战的地区、时间,那么左路无法救援右路,右路无法救援左路,前军不能援助后军,后军不能援助前军。更何况(作战之时)军队之间远的相隔数十里,近的也有数里路的距离呢?

在我的谋划中,越国的军队虽然多,但又有什么有助于胜利的呢?

所以说,胜利是可以取得的。敌军虽多,但可以使之(处处分兵)无法全力与我军作战。

【原典】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1】,作之而知动静之理【2】,形之而知死生之地【3】,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4】。故形兵之极【5】,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6】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注释】

【1】策之而知得失之计:经过反复分析、决策,就能够知道双方军力的对比、输赢之后的得失。策:谋划、反复思考。

【2】作之而知动静之理:与敌军接触、调动敌军,就知道敌军行动的规律。作,兴起,行动,指调动敌军。

【3】形之而知死生之地:根据敌人的军阵、阵型,了解地形的情况。形:外在的形态,也可以指使敌军显露出形态来。也有学者将之解释为,显示我军的形态,引诱敌军,从而知道地形的情况。但似乎与前一句有重复,故此不采取后一种解释。

【4】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与敌人小规模战斗,才能了解敌我双方军力的具体差距。角,较量。

【5】形兵之极:部署、指挥军队最高明的状态。形,动词,显露、呈现出形态来。

【6】深间:隐藏很深的间谍。

【译文】

所以谋划就知道得与失,调动敌人就知道敌人的活动规律,观察敌军的阵型能够了解地形的情况,小规模战斗可以知道敌我军的长处与短处。所以,用兵的形态最高明的水准,是没有可察觉的行迹;没有行迹,那么敌人的间谍就无从窥探,敌人的谋士就无从推断。

【原典】

因形而错胜于众【1】,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胜之形【2】,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3】;故其战胜不复【4】,而应形【5】于无穷。

【注释】

【1】因形而错胜于众:根据敌情变化而(不断变化取得胜利),并将胜利摆在众人面前。因,根据。错,同“措”,放置。

【2】所胜之形:取得胜利之际的形态。

【3】制胜之形:预先谋划、灵活运用战法从而形成最终胜利之际的形态。结合前文所述,正是依靠前期的预先谋划、有计划地诱导敌军行动、分兵,隐藏我军的真正力量与意图,才能最终发起雷霆一击。所以大家所看到的只是最后的胜利,却看不到前期各种神妙的谋划与布置。最后的瞬间,即“所胜之形”,而前期种种,则是“制胜之形”。

【4】复:重复。

【5】应形:根据具体的情况(而随机应变)。应,相应。

【译文】

根据具体的敌情而随机应变(不断取得胜利),将这种胜利展现在众人面前,众人也无法知道其原因。众人只能了解我军胜利时呈现出来的形态,却不知道我能够取胜的根本形态。所以,战胜的方法没有重复的,(用兵的形态)应该随实际的变化而变化无穷。

【原典】

夫兵形象水【1】。水之行,避髙而趋下;兵之行,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2】,四时无常位【3】,日有短长【4】,月有死生【5】

【注释】

【1】兵形象水:指挥军队作战的形态就像流水一样。

【2】五行无常胜: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古人将五行视为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这五种元素之间存在着“相生”与“相胜(或相克)”的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反过来,又有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样,五种元素没有那一种是出于支配性的绝对地位的。用此来比喻,没有哪一种兵法、战术是可以保证常胜不败的。

【3】四时无常位: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循环,没有哪一个季节是固定不变的。

【4】日有短长:白天的时间夏天长、冬天短。

【5】月有生死:一月之间,月亮有盈有亏,也是在不断变化的。

【译文】

那用兵的形态(或方法、规律)就应该和水一样。水的流动’自高而下;用兵的方法,避开有实力的敌军而攻击其虚弱之处。水因地势而改变流向,作战因敌军的形势而(不断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并取得胜利。所以,用兵没有固定的套路,流水没有一定的形状;能够根据敌人的变化而采取对策取得胜利的,才是真正高明(的将领)。

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没有谁是绝对的胜利者;四季彼此更迭,白天的时间有长短,月有盈亏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