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军争篇》可以看做是全文的一道分界线:自《计篇》而至《虚实篇》六篇,充分讨论了军事理论与战争哲学;而自《军争篇》开始,则转入了一系列具体问题的探讨。民国时期的刘邦骥认为:“此一篇,论两军争胜之道。庙算已定,财政已足,外交已穷,内政已敕,奇正之术已熟,虚实之情已审,即当援为将者以方略,而从事战争矣。”陈启天认为:“本篇以前,如《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等篇,皆泛论尚未实行战斗前之要务,必须预为讲求者。自此以下各篇,乃分论关于实际战争之各事,临敌决胜必须注意者。”由此可知,此前六篇探讨的是较为抽象的军事理论问题,自此之后则进入到实战问题的研究。
“军争”即两军争利,本篇所言,主要是如何通过用兵而取得战争的先机,故此才以“军争”为本篇的篇名。具体来说,本篇论述的是中心是行军,探讨军队在行军过程中如何利用行军争夺先机,顺利到达预定战场,取得作战的胜利。所谓用兵,即军队的调遣指挥。在真实的战斗中,谁先进入战场,谁就会取得先机,从而进一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所以,看似简单的军队调动,可能在实际的战争中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
孙子开篇便简明扼要地指出了军争的难点所在——“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两军获取先机的难点,在于把看似迂回的道路变得近直,把祸患转变成便利。那么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把握好迂回与直进的辩证关系,“迂其途,而诱之以利”,故意走迂回曲折的小路,并用小利引诱敌人转移方向,这样才有可能做到后发先至,达到“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篇中,孙子并没有一味强调“军争”的好处,而是全面地分析了“军争”的利弊所在——“军争为利,军争为危”。那么,什么时候两军相争是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孙子进一步论述:“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举军”是说带着全部的物资装备,而“委军”则是指丢下物资装备;如果“举军而争”的话,整个军队可能就会因为行动缓慢而不能及时到达作战地点,但若“委军而争”的话,那么则会亏损掉丢下的物资装备。
孙子指出,要想争利,需要了解军队士卒负重行军的实际情况。吴如嵩在《<孙子兵法>十三讲》中把孙子介绍的行军情况分为三种,分别是强行军、急行军和常行军。先说第一种情况——强行军,“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厚,其法十一而至”。“卷甲而趋,日夜不处”是指军队卷起盔甲,日夜急行,中途不得休息;“倍道兼行”则是说使行军路程加倍。陈启天曰:“古代交通工具不备,行军速度以日行三十里为常则,日急行六十里为倍道,夜亦急行为兼行。”若是以这样的强度行军,走百里去争利,结果是三军的将领都可能被擒获,士卒中的强健者走在前面,疲弱者落后掉队,最后只有十分之一的士卒能够到达作战地点。第二种情况——急行军,“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急行五十里去争利,这种情况下会使先头部队的将领遭受挫折,最后只有一半的兵力能够赶到。第三种情况——常行军,“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这是按照士兵正常的速度和日程要求采取的行军方式,走三十里去争夺利益,最后只有三分之二的士卒能够到达。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军队在行军作战时,拥有充足的后备人力、物资供应,对于取得战争的胜利多么重要,否则,作战就会失败,“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
从本篇中介绍的三种行军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出,《孙子兵法》一书,并不只是高谈理论,同样也蕴含很多具体战争经验的总结。这也提供了宝贵的军史资料,让我们能够了解到古代冷兵器时代作战的真实情况。
了解了军队士卒负重行军的不同情况,孙子进一步提出在行军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因此,在行军中,了解一个诸侯国的战略谋划,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的地形,用向导带路,对于作战来说十分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行军的虚实、分合等问题。孙子说,用兵打仗需要凭借诡诈手段才能获取成功,军队的行动取决于获得利益的多少,处理兵力分散与集中的问题,要根据战场实际情况来采取灵活多变的对策。
在本篇中,孙子描绘了指挥军队的最高境界,即所谓“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军队应该行军快速时如急风,缓慢时如微风掠过树林,攻城略地时如熊熊烈火,驻守时如巍峨大山;隐蔽时如密布阴云的天空般无法窥探,一旦行动起来就如同雷霆闪电般迅速。在行军作战攻打城池的过程中,还要遵守一定的原则,即“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掠夺乡间财物,将掳掠来的民众分给有功者;开疆拓土之后,把土地分给有功者;权衡利弊之后,方可采取行动。这就是所谓“迂直之计”“军争之法”。
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治军有方。如何才能做到治军有方呢?孙子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第一是要有明确清晰的军事指挥号令系统,要用好“金鼓旌旗”,充分发挥其在行军作战中“一人耳目”的作用,即通过金鼓、旌旗来统一全军视听。有了明确的号令,有了对军队有效的洽理,才能够在调动军队的时候如臂使指,运用自如。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整个军队在统一的指挥下,士气高涨,整齐划一地进行作战。对于我方的军队来说,采取的是“一人耳目”之法,相反,若是对待地方军队,则要“变人耳目”,也就是通过采取“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的方法,达到扰乱敌人视听的效果。
第二是指在行军中要做到“四治”,即“治气”“治心”“治力”“治变”。何谓“治气”?军队作战的士气,一般来说,在初战的时候是锐不可当的,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所懈怠,最后则会疲乏衰竭了。知道了这个规律之后,在行军过程中就可以“避其锐气,击其惰归”,避开敌人初战时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衰竭时再去攻击他。在作战中善于“治气”,最终取得战争胜利的著名战例是齐鲁长勺之战。在这次战役中,曹刿指挥鲁军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军,曹刿在解释取胜的原因时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这就是运用了“治气”的方法。何谓“治心”?“治心”就是控制心理,“以治待乱,以静待哗”,要以自己部队的严整,来对付敌人的混乱;以自己的指挥镇静,对付敌人的轻躁。何谓“治力”?“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用自己近道便捷对付敌人的远途奔波,用自己的安逸对付敌人的疲劳,用自己的饱食对付敌人的饥饿。
最后,在本篇的结尾,孙子强调了用兵八法,即“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阈,穷寇勿迫”,也就是说,敌人如果占据了高地就不要仰攻,敌人如果背靠高地就不要迎击,敌人如果假意败逃就不要追击,敌人有锐气时不要进攻,敌人抛出的诱饵不要吞食,对退归本国的敌人不可阻截,对已经被包围的敌人,应该给他们留下一个缺口,以避免其负隅顽抗,对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逼迫。这些都是宝贵的军事指挥经验。
【原典】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1】,交和而舍【2】,莫难于军争【3】。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4】,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注释】
【1】合军聚众:会合、组织军队,征发民众。
【2】交和而舍:和,古时军队的营门称“和门”;交和,指两军对垄,军门相对。舍,止,引申为驻扎。本句指敌我对垒,营门相对。
【3】军争:行军作战之际,敌我双方争先取得最好的战机。
【4】以迂为直:迂回的道路看似遥远,却因为出乎敌人意料,所以比直接奔赴战场或走捷径更加快速。
【译文】
孙子说:用兵的方法,统帅被国君任命,从聚集人马组织军队,到奔赴战场与敌人对垒,(这中间)没有比争取有利的作战条件更难的了。争取有利的作战条件的困难在于,走迂回的道路(但出乎敌人意料),比走直道还迅速,这就是变不利的条件为有利。故意迂回,以小利引诱敌人,就能在敌人之后出发,先于敌人到达(战场),这便是懂得变迂回为直路的道理的将领。
【原典】
故军争为利,军争为危【1】。举军而争利,则不及【2】;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3】。是故卷甲【4】而趋,日夜不处【5】,倍道【6】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7】,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8】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9】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10】则亡。
【注释】
【1】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军争这件事情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为,有。
【2】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全军带着全部的装备、辎重去行军,就会赶不到。
【3】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轻装上阵行军,会丢掉全部的辎重。委,丢弃。捐,放弃。
【4】卷甲:将甲冑包裹起来。卷,收、藏。
【5】处:止,引申为休息。
【6】倍道:行程加倍,指日以继夜地赶路。
【7】擒三将军:军队统帅被擒。擒,被擒获。三将军,春秋时军队多设三军,或上中下军、或左中右军,三将军指三军统帅。
【8】十一:十分之一。
【9】蹶:被挫败。
【10】委积:物资储备。
【译文】
在作战中争夺有利战机有有利的方面,也有危险的方面。假如带着全部辎重去争有利战机,则行军迟缓;如果放下辎重去争利,辎重就会损失。如果卷起盔甲轻装急进,昼夜不停地快速赶路,行军百里去争夺战机,三军统帅就可能被俘虔;强壮的战士先到,疲弱的士卒后到,按照一般规律,只会有十分之一的军兵赶到;走五十里去争夺战机,领军将领则会被击败,一般只有半数兵力能赶到;走三十里去争利,一般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能赶到。而且军队没有辎重就会失敗,没有粮食就不能生存,没有物资就不能取胜。
【原典】
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1】;不知山林、险阻、沮泽【2】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3】者,不能得地利。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者也。
【注释】
【1】豫交:参与诸侯结盟等外交活动。豫,通“与”,参与。
【2】沮泽:沮,音jǔ。沮泽,指沼泽地带。
【3】乡导:即向导。
【译文】
凡是不了解诸侯各国的战略规划的,就不能(让他)参与会盟等外交活动;不熟悉山林、险要、湖沼等地理环境的,不能(让他指挥)行军;不用向导的,就不能(充分)运用地形的有利条件。
所以用兵以欺骗(敌军)为首要,根据是否有利而行动,分散与集中兵力(将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变化。
【原典】
故其疾如风,其徐【1】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2】,动如雷霆。
掠乡分众【3】,廓地分利【4】,悬权【5】喻动。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注释】
【1】其徐如林:行军缓慢轻巧如树林被微风吹动。
【2】难知如阴:难以了解,如同阴天无法看清日月星辰。
【3】掠乡分众:此句有两种解释,一说指侵略敌国、掠夺资财之际,要分兵多路;一说指掠夺了敌国的资财,要分给各支部队。
【4】廓地分利:此句有两种解释,一说指要规划战区,分别守在要害之地;一说指要将占据的土地,分给有功将士。
【5】悬权而动:指衡量利害然后根据实际而展开行动。权,秤吨,接码。悬权即指悬挂的秤锤,指衡量轻重、找到平衡的一点。
【译文】
所以,军队应该行军快速时如急风,缓慢时如微风掠过树林,攻城略地时如熊熊烈火,驻守时如巍峨大山,如密布阴云的天空般无法窥探,一旦行动起来就如同雷霆闪电般迅速。
所以要分兵侵入敌国,规划战区扼守要害之地,权衡利害而后行动。
先把握到“以迂为直”道理的将领会获胜,这就是作战争夺有利条件的方法。
【原典】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1】;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2】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3】。
【注释】
【1】金鼓:即锣鼓,古代军队中用来通信的工具。
【2】一:统一。
【3】变人之耳目也:让人的眼睛和耳朵可以适应。变,适应。
【译文】
古代的兵书《军政》中说,士卒听不见将官(的言语号令),所以才以金鼓之声为号令;士卒看不清将官,所以才以族旗为指挥辅助。金鼓与旌旗,是统一军卒视听的工具。军卒统一(行动),那么勇敢的战士不能独自前进,怯懦的士兵不能独自后退,这就是指挥大部队的方法。所以夜里作战多用金鼓为信号,白天作战就多用旌旗,这就是用来适应白天、夜晚人们的视听而变化适用的。
【原典】
故三军可夺气【1】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2】。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3】。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4】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5】者也。
【注释】
【1】夺气:挫伤士气。夺,丧失、动摇。
【2】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早上士气旺盛,中午士气疲惫,晚上士气低落疲惫。也有学者认为,这不是指具体的时间,而是指两军对战开始、中间与结束的时候。固然这样的解释也不错,但西周至春秋,很多战斗都是在一天内结束,夜战不多。所以,将时间理解为早、中、晚也无不可。
【3】治气者也:这就是通过利用士气来指挥战斗的方法。下文的“治心”“治力”、与此相同,都是指利用军心、把握军力来指挥战斗。
【4】邀:截击。
【5】治变:掌握随机应变的原则,以灵活变通的方法去对付敌人。
【译文】
军队的士气会被挫折;将领的决心可以被动摇。所以初战时士气高涨,继而士气懈怠,最终则士气衰竭,人心思归。因而,善于用兵的人,总是避开敌人的锐气,攻击士气懈怠衰竭的敌人,这是利用军队士气变化制服敌军的方法。用严整的部队对付混乱的军队,用冷静严肃的军队对付浮躁喧乱的部队,这就是利用军心来击敗敌军的办法。用近途的军队对付远途奔袭的敌军,用休整良好的部队对付疲劳的敌军,用饱食的军队对付饥俄的部队,这就是从体力上制伏、战胜敌军的方法。不去截击旗帜整齐的敌军,不要去攻击阵容整齐、军容壮大的敌军,这是以灵活变通的战术对付敌人的方法。
【原典】
故用兵之法,髙陵勿向【1】,背丘勿逆【2】,佯北勿从【3】,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阈【4】,穷寇【5】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注释】
【1】高陵勿向:占据高地的敌军,不要去仰攻。
【2】背丘勿逆:背对高地的敌军,不要正面攻击。逆,迎击。
【3】佯北勿从:假装败退的敌军,不要去追击。北,通“败”。
【4】阙:同“缺”,缺口、空缺。
【5】穷寇:陷入绝境的敌军。
【译文】
所以,用兵的原则是:不要去仰攻占据高地的敌军,不要去正面迎击背靠山丘的敌人,不要追赶假装败退的敌军,不去进攻精锐的敌军,不去吞食敌军抛出的诱饵,不要去阻击退归本国的敌军,包围敌人要留下缺口,不要过分逼迫陷入绝境的敌军。这都是用兵的法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