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军篇》第九

《行军篇》第九

时间:2023-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军争篇》中,孙子从用兵的角度涉及了行军的部分问题。我们先看孙子所讲的“处军”之法。这四种处军的好处,也正是黄帝战胜四帝的原因。孙子在分析了在不同地形中行军要遵循的原则后,进一步提出了军队在驻扎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士兵身体健康,斗志昂扬,这是作战取得胜利的前提。接下来,孙子总结了三十二种“相敌”之法。“相敌”就是侦察敌情、判断敌情,也就是在行军中进行军事观察的三十二种办法。

导读

在《军争篇》中,孙子从用兵的角度涉及了行军的部分问题。在本篇中,则对军队在调动过程中的行进、驻扎、侦测、军纪维护等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赵本学曰:“行军者,军行处境须知之事也。次舍之处,则有水泽山路之不同,经由之路亦有坑堑险阻之不一,果何择而何避乎?军行见敌,敌人则有动静进退之迹,有障蔽疑似之迹,有治乱虚实之形,果何觇而何察乎?处军不得其法,相敌不得其情,皆有败衄之祸。《孙子兵法》此篇专载其事,上言处军,下言相敌,周悉详尽,无复余蕴矣。”

通篇来看,本篇大致从处军、相敌和治军思想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孙子开篇即用“处军、相敌”二词对全文的前两部分进行了概括。刘寅曰:“孙子言:凡处军之法有四,相敌之法有三十二。下文自‘绝山依谷’至‘伏奸之法’,皆处军之法。自‘敌近而静’至‘必谨察之’,皆相敌之法。”

我们先看孙子所讲的“处军”之法。何谓“处军”?吴九龙解释道:“指在各种地形条件下,军队行军、战斗、驻扎的处置方法。”孙子分别阐述了四种地形——山地附近、江河之侧、盐碱沼泽地带、平原地带的处军原则。第一种情况,在山地的行军,“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行军经过山地,要靠近山谷;驻扎时要选择向阳的高地;与地势高的敌人作战,我军不能采用仰攻的方式。第二种情况,在水地的行军,“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横渡江河时,应该远离流水驻扎;敌人渡水而来,不要在河滨之处迎击他们,而是要在他们渡过一半的时候攻击他们,这样对我军才有利;如果打算同敌军决战,不要紧靠水边列阵迎敌;我们要处在江河的上流,而且要处于阳面,不要面迎水流。第三种情况,在盐碱沼泽地带的行军,“绝斥泽,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斥泽”就是沼泽地带,行军遇到沼泽,要“亟去无留”,即不要停留,迅速离开。如果与敌方军队在沼泽地带相遇,一定要依傍水草、背靠树木而行。最后一种情况,在平原地带的处军,“平陆处易,而右背高,前死后生,此处平陆之军也”。在平原地带要选择平坦开阔的地域驻扎,右方依托高地,前面为低地,背靠高地来部署军队。最后,孙子对这四种“处军”之法进行了髙度的总结和评价——“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这四种处军的好处,也正是黄帝战胜四帝的原因。孙子将这四种处军方式追溯到远古战争时代,一方面为自己提出的作战原则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孙子在分析了在不同地形中行军要遵循的原则后,进一步提出了军队在驻扎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军队在驻扎的时候,要选择干爽、向阳的高地驻扎,避免阴冷潮湿的低地,选择水草丰美、粮道便利的地方来宿营。士兵身体健康,斗志昂扬,这是作战取得胜利的前提。在丘陵堤防之处,要驻扎在它的阳面,背靠它,这样就取得了地理上的有利地位。孙子进一步说,“上雨,水沬至,欲涉者,待其定也”,如果上游之处下雨,有水沬漂了过来,那么很有可能发生洪水之灾,在这种情况下,军队必须等水势平稳下来之后再渡过河流。军队在行军中若是遇到“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这六种险恶的地形,_定要远离它,而设法让敌军接近它。行军中遇到“险阻、潢井、葭苇、山林、翳荟”这些复杂的地方,必须小心谨慎,反复摸索前行,因为这些地方往往设有敌军的埋伏。

接下来,孙子总结了三十二种“相敌”之法。“相敌”就是侦察敌情、判断敌情,也就是在行军中进行军事观察的三十二种办法。在孙子时代,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不能像今天一样通过高科技手段来侦测敌情。想了解敌方军情,只能依靠人的肉眼、肉耳来判断。尽管如此,孙子却总结出了一套相当丰富的“相敌”之法,三十二种侦探敌情的方法能够让我军根据敌军,乃至仅仅是作战环境的任何风吹草动就能判断敌军状况,从而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效果。比如说,在作战中如利用树木、鸟兽、烟尘来判断敌军的规模;利用敌军使者的表现、军卒的仪容行止来摸清敌军的真实情况等。后文中对每一种侦探方法都有详细的解释,此处不一一说明。我们仅仅以古代的战争为例,稍加分析。例如,孙子所说的“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意思是,如果敌方来使言辞谦卑,却在加强战备,说明要向我们发起进攻;如果敌方来使措辞强硬,部队显示出前进的态势,那么他们是要准备后退。公元1044年,契丹以十万大军渡过黄河,大举进攻西夏。西夏国君元昊以求和为名引诱契丹军深入,三次后退一百多里,沿途坚壁清野,迫使契丹军队人马缺食,饥疲不堪,然后大举反攻击败了契丹军。这是“辞卑而益备者,进也”在实战中的应用。再看后者,“辞强而进驱者,退也”。公元前615年,秦晋河曲之战,当时秦军准备撤退,但是却派使者夜赴晋营,与秦军约战,说第二天继续作战。晋军将领臾骈从秦军来使的眼神和口气中察觉到秦军要撤退,他说“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也就是说,使者的眼睛在动,嘴巴说的话好像很放肆,但实际上是害怕,可能要逃跑。于是他建议乘机把秦军逼到黄河岸边去击败他们。

最后,孙子强调了军队将领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治军策略,只有做到“令之以文、齐之以武”,要文武并行,恩威并施,用仁义道德来教育士兵,用法令规章来约束士兵,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威信,有效地治理、指挥军队。不仅如此,在平时的军队建设中就要严格贯彻命令、管教兵卒,这样兵卒才能够服从;若是平素管教不严格,士兵就不会服从,也就是孙子所说的“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在本段中,孙子首次提到了“精兵”的思想——“兵非益多也”,能够不冒进、能够行动统一、能够准确预估侦测敌情、能够战胜敌人,这就是优秀的军队的标准。这种军事思想的提出,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原典】

孙子曰:凡处军相敌【1】:绝山依谷【2】,视生处髙【3】,战隆无登【4】,此处山之军也【5】。绝水必远水【6】;客【7】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8】,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9】;视生处高,无迎水流【10】,此处水上之军也。绝斥泽【11】,惟亟去无留;若交军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此处斥泽之军也。平陆处易【12】,而右背高【13】前死后生【14】此处平陆之军也。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15】也。

【注释】

【1】处军相敌:处军,行军过程中的各种布置、部署。相敌:相,观察、侦查。对敌军的观察,判断敌情。

【2】绝山依谷:绝,穿过、穿越、横渡。依,靠近。行军作战时穿过山地,要靠近山谷。

【3】视生处高:生,向阳处。处,占据。占据高地、向阳之地。

【4】战隆无登:隆,高地。登,攀登。与占据高地的敌人作战的时候不要佯攻。

【5】此处山之军也:这是在山地中部署军队、安排行军作战的方法。

【6】绝水必远水:绝,同前,指横渡、穿越。渡过河流之后,一定要在远离河流的地方驻扎。

【7】客:指敌军。古代交战,往往将进攻的一方称为“客”,防守的一方称为“主”。

【8】令半济而击之:要等到敌人渡河一半的时候,再开始进攻他。

【9】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如果打算和对岸的敌人战斗,就不要紧贴着河岸防守,要后退一些布置战线。即让敌人觉得可以渡河,才能半渡而击。

【10】视生处高,无迎水流:要占据高地、向阳之处,不要迎着水流的方向。指不要让敌人在上流、我军在下游。

【11】绝斥泽:斥泽,盐碱地、沼泽地。不要在盐碱、沼泽地带停留、作战。

【12】平陆处易:易,开阔地带。在平原上驻军,应该选择平坦的地方,便于车骑驰骋。

【13】右背高:右,古人以右为上。此句有两解。其一,军队以背靠高地驻扎为上;其二,右翼要背靠高地。

【14】前死后生:死,低地;生,高地。

【13】黄帝之所以胜四帝:这就是黄帝之所以打败周边四方诸侯的原因。黄帝,即轩辕。四帝,四方部族、诸侯,后被黄帝所征服。又有人说四帝或指东方青帝,南方赤帝,北方黑帝,西方白帝。这是春秋以来,五行学说盛行,将五色、五方与古代帝王匹配而形成的解释。

【译文】

孙子说,凡布置军队、观察敌人(应该注意):通过山地要沿着有水草的山谷行进;驻扎的时候要选择向阳的高地;敌人驻扎在高处的时候不要仰攻。这是在山地中部署军队作战的原则。波河的时候,不要驻扎在离河水太近的地方。敌军渡河而来,不要在河滨之处迎击他们;要在他们渡过一半的时候开始进攻,这才有利。打算作战的人,不要(紧挨着)水边迎击。驻扎在向阳的高地,不要驻扎在河水的下流,这是在江河地带对军队部署的原则。通过沼泽之际,要快速通过不要停留;如果在沼泽地带交战,必须靠近水草背靠树林,这就是在沼泽地带军队的部署。在平原上军队要部署在开阔地带,以背靠高地部署为佳,前面是低地,后面是高地。这就是在平原上部署军队的办法。在这四种地形部署军队的原则带来的好处,是黄帝战胜四方诸侯的原因。

【原典】

凡军好髙而恶下【1】,贵阳而贱阴【2】,养生而处实【3】。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4】。此兵之利,地之助也。

【注释】

【1】好高而恶下:军队的驻扎,一般会选择高地,而不选择低洼之处。

【2】贵阳而贱阴:认为向阳的地方比较好,而背阴潮湿的地方不佳。阳,向阳的地方。阴,背阴潮湿的地方。

【3】养生而处实:驻扎在便于生活而地势结实的高处。养生,草木繁盛,便于放牧、取水等接近水草之处。实,坚实。

【4】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驻军在丘陵、堤坝这种地方,一定要在向阳的一面,并且让主力或右翼背靠着高地。

【译文】

部署军队总是喜欢高地,避开低地;驻扎在向阳处而避开阴暗湿润的地方;军队能够得到休养,供应充分,军队就不发生任何疾病,这就是胜利的有利保证。在丘陵堤防等地,一定要驻扎在它的阳面,且背靠着它。这是军队部署(得当)形成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了)地形的有利条件。

【原典】

上雨,水沫【1】至,欲涉者,待其定【2】也。

【注释】

【1】水沫:水上的泡沫,指洪水。

【2】定:稳定。

【译文】

上游下雨,水沫漂来(可能会有洪水来袭),若想过河,一定要等(水情)稳定以后。

【原典】

凡地有绝涧【1】天井【2】、天牢【3】、天罗【4】、天陷【5】、天隙【6】,必亟去之,勿近也。吾远之,敌近之;吾迎之,敌背之。

【注释】

【1】绝網:两侧险峻,中间有溪流的地方。

【2】天井:四方高峻,中间低洼之处。

【3】天牢:群山环绕,难以进出之处。

【4】天罗:草木丛生,军队车辆都难以行走的地方。

【5】天陷:潮湿泥泞,车骑难行的地方。

【6】天隙:道路狭窄,地多坑洼的地方。

【译文】

凡地形中有“绝涧”“天井”“天牢”“天罗”“天陷”“天隙”等情况,要迅速离开,不要接近。我军(部署)要远离这些地方,让敌军接近它们;我军应该面对着这些地形(部署),让敌军背对着这些地形(部署)。

【原典】

军旁有险阻【1】、潢井【2】葭苇【3】、山林【4】、翳荟【5】者,必谨复索之【6】,此伏奸之所处也。

【注释】

【1】险阻:有悬崖绝壁、种种障碍的险峻之路。

【2】潢井:沼泽水网地带。潢,积水、地势洼陷的地方。

【3】葭苇:芦苇丛生的地方。有些注释者,将潢丼蒹葭合为一句,解释为水洼沼泽、芦奉茂盛的地方,亦通。

【4】山林:长有茂密树林的丘陵、山区。

【5】翳荟:翳,音yì;翳荟,树木繁盛的样子。

【6】谨复索之:小心地反复搜索。

【译文】

军队行进中,遇到艰难险阻的地方,长满芦苇的低地湿地,草木茂密的山林地,必须谨慎地反复搜索,这些都是敌人伏兵与奸细隐藏的地方。

【原典】

敌近而静者【1】,恃【2】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3】

众树动者,来也【4】;众草多障者,疑也【5】;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6】;尘高而锐者,车来也;卑而广者,徒来也【7】;散而条达【8】者,樵采也;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注释】

【1】敌近而静者:敌人驻扎地和我军距离不远,却不动的。

【2】恃:Shì,凭借、依靠。

【3】其所居易者,利也:敌人驻扎的地方在开阔地上的,一定是这种地形对其有利。

【4】众树动者,来也:树林摇动的,是敌军前来进犯。

【5】众草多障者,疑也:在杂草丛生的地方放置了很多防御工事,是敌人意图迷惑我军。

【6】兽骇者,覆也:走兽被惊得四处乱走,是敌军暗中突袭。覆,敌军暗中掩袭。

【7】徒来也:步卒开始进攻了。徒,步兵。

【8】散而条达者,樵采也:烟尘的形状是零散而呈一缕缕的,是敌军在砍伐林木。条达,呈条缕状。樵采,砍伐林木。关于这一点,学者有两种解释。除砍伐林木外,还有学者指出,本句指骑兵拖动砍伐下来的草木来回驰骋,故意造成大军压境的假象来欺骗对手。但细究文意,后一种解释似乎有问题。首先,古代军队驻扎之后,需要砍伐林木构筑营地、烧火做饭。而采伐的林木肯定也是拖曳而回的。如果是为了欺骗敌军,那么行军的路线应该统一,这样造成的烟尘应该是凝聚在一起,才像是大军行进的样子。而这种散乱而一缕缕的烟尘,应该就是砍伐林木后,分散送到营地各处而形成的。

【译文】

敌军抵近驻扎却很平静的样子,是免借他占据了险峻的地方;敌军距离很远却还挑战我军,是希望我军进军;敌人驻扎在平地,是因为占据了有利的条件。

树林摇动,是敌人进军了;草丛中设有很多遮碍物的,是敌军企图迷惑我军;鸟飞起来,是有敌人埋伏;野兽被惊动了,是有敌军偷袭;尘土飞扬的形状高而尖,是敌人的军车来了;低而广泛的,是步兵来了。尘土分散、一缕缕的,是敌人在政伐树木;尘土少但是不断有起落的,是敌军在扎营。

【原典】

辞卑而益备者【1】,进也;辞强而进驱者【2】,退也;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3】;无约而请和者,谋也【4】;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5】;半进半退者,诱也。

杖而立者【6】,饥也;汲而先饮者【7】,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鸟集者,虚也【8】;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9】;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10】;谆谆翕翕【11】,徐与人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12】;来委谢【13】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注释】

【1】辞卑而益备者:语气恭敬谦卑,而敌人却在加强战备的。

【2】辞强而进驱者:语气强硬,军队不断做出进军的样子的。

【3】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轻型战车先驶出营地,而且驻扎在两翼的,是打算摆出战阵来。

【4】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敌人无所要求、无所约定就突然求和的,是敌人另有阴谋。

【5】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敌人急速奔跑,快速排列军队战车的,是打算与我们决战。期,春秋作战往往提前约定决战的日期和地点,这里指按照约定作战。

【6】杖而立者:拄着兵器站立的军队。杖,依靠、扶着。

【7】汲而先饮者:负责打水的兵卒打到水就先喝的。汲:jí从井中打水。

【8】鸟集者,虚也:(营地上)聚集着鸟雀的,是敌人空虚的表现。

【9】将不重也:将领的权威不够重,将领不被军丰信服。

【10】粟马肉食,军无悬缻,不返其舍者,穷寇也:用粮食喂马,军队饱餐肉食,军队不架设煮饭的锅,不返回军营的,就是打算拼死一搏的军队了。缻,音fǒu,军队中煮饭用的陶锅。

【11】谆谆翕翕:低声下气说话的样子。

【12】不精之至也:不精明到了极致了。

【13】委谢:态度婉转地前来谈判。委,古代见面时馈赠礼品,称为委质,这里指低姿态、态度婉转。

【译文】

敌人使者言辞谦卑而加紧备战的,是企图进攻;敌人使者言辞强硬并作出进攻姿态的,是准备撤退;轻战车先行动并部署在侧翼的,是在列阵(准备作战);没有约定而突然来讲和的,是另有阴谋;敌人急速奔跑并布置军阵车阵的,是企图同我军决战;敌人半进半退的,是企图引诱我军前进。

敌军扶着兵器站立的,是饥俄的表现;打水的兵卒打上来水就先饮用的,是干渴的表现;敌人见到利益而不进兵争夺的,是疲劳的表现;鸟群聚集在敌军上空,营地是空虚的;晚上有乱喊乱叫的,是因为军心恐慌;敌军营地惊扰乱动,是敌军将领缺乏威严;敌军营地里旌旗乱动,是军心已乱;敌军将官易怒,是军队烦倦了;用粮食喂马,(宰杀牲畜)饱餐肉食,没有架设炊具,决心不返营舍的,是敌军准备突围的表现;低声下气同部下讲话的,是敌人将领丧失了人心;不断犒赏士卒的,是因为处境窘迫;不断惩处部属的,是敌人处境困难;敌将先粗暴对待士卒,后又畏惧士卒(反叛)的,是愚蠢到极点;放低姿态谈判的,是希望休战;盛怒而来,却很长时间不接战,又不撤离的,必须仔细观察,弄清楚敌军的企图。

【原典】

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1】,足以并力【2】、料敌、取人而已。惟无虑而易敌【3】者,必擒于人。

【注释】

【1】武进:冒进。

【2】并力:齐心合力。

【3】惟无虑而易敌:只有没有深思熟虑却轻敌的。易,以为易,指轻敌。

【译文】

兵力不是越多越好,只是不能冒进,能够集中兵力,判断好敌情,选好精兵强将就足够了。没有谋划又轻视敌人的,必然会被敌军擒获。

【原典】

卒未亲附而罚之【1】,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2】,齐之以武【3】,是谓必取【4】。令素行以教其民【5】,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6】也。

【注释】

【1】卒未亲附而罚之:士卒不够亲近信服将领,就惩罚他们。亲附,亲近、归附。

【2】故令之以文:一指待士卒比较宽厚,一指以奖赏激励。两种解释都合理。

【3】武:刑威,军纪刑罚。

【4】是谓必取:这就是打起仗来一定会获胜的军队。

【5】令素行以教其民:素,平时。平时一贯严格认真地管理士兵。

【6】相得:相处很好,互相信任。

【译文】

军卒还没有亲近归心,就加以处罚,那么士卒必然不服,士卒不服就难以调遣;士卒归附而法纪不施行,士卒也无法使用。因此,要用怀柔的手段来笼络士卒,用军纪、军法来管理他们,才能形成攻无不克的队伍。平时能够(一以贯之)地严格管理士卒,士卒就会听服;平常不严格约束士卒,不教育士卒,士卒就不服。平时的命令能够贯彻下来,是因为将领与士卒之间关系融洽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