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宪问第十四·十二章》
生活总是有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关于孔子的人才观,也应该从理想和现实两个方面来解说。
第一个方面,孔子理想中的人才。
子路问孔子,怎样才能算一个完美的人。孔子回答说,要明智(知)、没有非份之想(不欲)、勇敢果断(勇)、多才多艺(艺)、有文采(文)、懂礼乐(礼乐)。这样的人,智勇双全,品行端庄,合乎礼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既有智商又有情商,作为个体是一个优秀的人,在社会上是一个可靠的人。这实在是一个很高的标准,是孔子对于人才特征的抽象概括,属于“典型形象”,有些“高大上”。 从孔子论述的次序看,知、不欲、勇、文、礼乐,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又是君子修德体仁的必由之路。人不但要有内在的修养,同时还要有将内在修养通过一定的形式恰当外现的能力。这是人成为人的精神指归,是孔子理想的完美人生的标准,至今都还影响着中国的人才观。
第二个方面,是孔子现实的人才观。
也许孔子觉得,能够如此集大成的人才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求得,也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成为这样。所以他又说,从现实来看,一个人只要做到了“见利思义、见危受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要正直(见利思义)、勇敢(见危受命)和守诚(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在这里,孔子没有说智、文与礼乐等要求,这与他一贯主张把修德作为君子成仁的第一标准是一致的。没有德行,做不到知行合一,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尽管这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要求,但要真正做到这三条,也非常不容易。见利忘义、临危脱逃、言而无信、甚而信口开河的现象,自古至今,不绝如缕。
我总觉得,不管是什么时代,中国文化的人格标准绝对是最高的,也是最正确的,是每一个时代最需要的。现代的人格教育,能够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孔子所讲的现实人才,就很了不起了。如果能够成为孔子理想中的人才,则属非常奇缺。
这不仅仅只是一种奢望,而是民族和国家的根本希望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