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教育,激励人们发奋学习,这样的传统也在典故词语中多有反映。
1.“庭训”的典故
典故出于《论语·季氏篇》: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问伯鱼:“你有受到老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从庭院走过,他说:‘学《诗经》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说不好话。’我就回去学 《诗经》。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从庭院走过,他说: ‘学 《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 《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就回去学《礼》。我只了解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知道了学 《诗》的意义,知道了学 《礼》的意义,还知道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庭训”的典故后指父亲的教诲。
2.“孟母断机”的典故
典故出于《列女传》卷一: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盗窃,则为虏役矣!”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丝,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丝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 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人如果荒废了生产家里需要的生活必需品,男人放松了自己的修养和德行,那么一家人不做强盗小偷就只能做奴隶劳役了!”孟子吓了一跳,自此,孟子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作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的人。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孟母断机”的典故内容为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母亲通过剪断织丝来教育孟子要抓紧时间学习,帮助孟子日后成为大学者。故事教育后人要勤奋学习。这个典故显示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一种文化——母亲的教育。“断织”一词流传很广的原因,就在于孟母教子的故事反映出望子成龙的普遍思想。
3.“悬梁刺股”的典故
典故出于《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汉人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累了,也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当他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一般,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过来,再坚持读书。
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用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用来教人树立向学之心。
4.“韦编三绝”的典故
典故出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 《易》,序 《彖》《系》《象》《说卦》《文言》。读 《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并且撰写了 《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序卦》《说卦》《杂卦》等,合称“十翼”,又称《易大传》。韦,熟牛皮。古代用竹片写书,再用皮条编缀成册。三,指多次。绝,断。孔子勤读 《易》书,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他还说:“如果多给我几年工夫,那么,我对于 《易》的知识会更加丰富的。”《论语·述而》载:“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 《易》,可以无大过矣。’”“加”与“假”意近。如果50岁就开始学习 《周易》,那么就可以不犯大错误了。
“韦编三绝”是孔子勤读《易》书的一则典故,鼓励后人发奋读书。
5.“囊萤照读”的典故
典故出于《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一个夏夜,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由于他勤学好问,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
“囊萤照读”形容家境贫穷,仍夜以继日,苦学不倦,比喻人勤学好问。
6.“凿壁偷光”的典故
典故出于《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匡衡,西汉人。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霍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大学问家。
“凿壁偷光”的典故现在人们一般用此成语来形容勤学苦读。
7.“程门立雪”的典故
典故出于《宋史·杨时传》: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杨时,字中立,是剑南将乐人。小的时候非常聪颖,善于写文章。年纪稍大一点后,专心研究经史书籍。宋熙宁九年,杨时进士及第,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在熙宁、元丰年间讲授孔子和孟子的学术精要(即理学),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虽被调去做官,但他都没有去,在颍昌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回家的时候,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又过了四年程颢去世了,杨时听说以后,在内门设了程颢的灵位哭祭,又用书信通知一起读书的人。程颢死了以后,杨时又到洛阳拜见程颐,这时杨时大概40岁了。一天杨时拜见程颐,程颐正在打瞌睡,杨时与同学游酢恭敬地站在一旁没有离开,等到程颐睡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杨时的德行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四方之人士不远千里与之交游,其号为“龟山先生。”
“程门立雪”的典故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