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文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写作:
(1)从创作背景及创作目的方面来对诗词进行分析鉴赏。
(2)从内容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鉴赏,主要是对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及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鉴赏。
(3)从艺术性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鉴赏。包括:① 创作方法(如赋、比、兴等);② 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③ 构思技巧(如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④ 从结构艺术(起、承、转、合等);⑤ 语言艺术(准确、形象、含蓄等)。
由此,便构成了诗词鉴赏文章在结构上的基本组成部分:导入、内容分析、艺术手法分析、结语。
一、导 入
一般为开头第一自然段。导入的方法很多,主要有:① 通过对作者及写作背景进行简单的介绍来导入;② 通过对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或影响进行简单的介绍来导入;③ 通过引用一句或一段前人的有关诗歌理论来导入;④ 通过发表感慨,以说明写作目的来导入。
导入部分不宜太长,应尽量简洁明了。请看下面的示例:
例一: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鉴赏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22]
乙卯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这时苏轼正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知州。这首词是本年正月为悼念妻子王弗而写的。王弗十六岁与苏轼结婚,她聪颖贤惠,又有见识,夫妻感情一向笃厚。但她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二十七岁时在汴京(今开封)逝世,次年归葬于故乡四川祖茔。经过十年宦海沉浮的苏轼,在这首词中表达了对亡妻深挚的思念之情。
此例便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及主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例二: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鉴赏(第一自然段)[23]:
据《西清诗话》说:“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词略)。含思凄婉,未几下世矣。”由此可知,这时李煜亡国后的作品,以当时的囚徒生活和片刻欢乐的梦境对比,表现他思念故国的哀痛情思。
此例则引用了前人的评论来说明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主题。
二、内容分析
即对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鉴赏。这部分的内容最能显示出作者的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对这一部分进行分析鉴赏的方法一般是:如果是绝句,就逐字逐句分析;如果是律诗,就逐句逐联分析;如果是比较长的齐言杂言古体诗,则一般逐段及选择重点诗句来进行分析。分析时,可以描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可以分析诗句中蕴涵的情思,也可以分析诗句营造出来的意境。
例三: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鉴赏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24]:
此次发端从夫妻双方十载生死相隔、音容渺茫写起,正所谓开篇顿入正意。“两茫茫”是说自己和亡妻十年来互相遥念又各无消息,“两”字一笔双写,“茫茫”状述出双方实即自己无边惆怅、无限空虚的情怀。沈雄在《柳塘词话》中说:“起句言景者多,言情着少,叙事者更少。”此词开头却兼及叙事与言情,并为全篇定下伤悼的感情基础。作者本在时时思念亡妻,但偏用“不思量”逆接首句,再反跌出“自难忘”三字,笔势摇曳跌宕。即使不去思量,亡妻的影像也时留脑际,愈见感情深挚。如果说上面是写生死相隔时间之久,那么下面则是说分处两地,相距之遥。作者时在山东密州,妻子葬在故乡四川,故曰“千里”。亡妻孑然埋于旧茔,故曰“孤”。既遥远又孤单,满腔凄苦情景无法向亲人倾诉,故接以“无处话凄凉”。夫妻不能共话,不仅由于地域遥远,更在于生死相隔无法超越……
例四: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鉴赏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25]:
词的上阕说帘外潺潺的雨声惊醒了作者,他觉得春天即将衰残消逝,丝绸被子怎能抵御五更天的春寒袭击呢?由于梦醒,他才更加留恋梦中的一切,因为只有在梦中才忘记了自己是个“客”(俘虏),也只有在梦里还能贪恋一下片刻的欢娱生活。这是倒叙法。首句写景,以下抒情。“五更寒”既是指自然界的气候,也是暗喻内心中的凄凉与哀痛。李煜原来身为南唐国主,过着骄奢淫逸的帝王生活。但是“一旦归为臣虏”(《破阵子》),带着个“违命侯”的封号,过着难堪的囚徒生活,他悲叹“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浪淘沙》)。因此梦中越是欢乐,就越反衬出现实的冷酷凄凉,何况帘外雨声又在诉说着春光即将消逝呢!……
三、艺术手法分析
这部分最能显示出作者的审美功底和文艺理论功底,也最能增强鉴赏文章的理论性。它具体又包括:
(1)从创作方法上进行分析鉴赏。主要回答作品开头或全篇采用了什么方法(如赋、比、兴等),这种方法对整篇作品起到了什么作用等问题。
(2)从表达方式上进行分析鉴赏。主要回答整篇作品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如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描写了什么景物、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对什么进行了议论等问题。
(3)从构思技巧上进行分析鉴赏。主要回答整篇作品在构思上有什么精巧之处(如以动写静、乐景写哀、虚实结合、小中见大、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等),收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等问题。
(4)从结构艺术上进行分析鉴赏。主要分析作品在起、承、转、合等方面的特征及巧妙之处。
(5)从语言艺术上进行分析鉴赏。主要分析作品的语言是否准确、形象、含蓄以及分析作品中哪一个或一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好等问题。
例五: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鉴赏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26]:
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于此可见作者扩大词境的精神。这首悼亡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方法,来表达怀念亡妻的感情。语言平易朴实,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能将夫妻之间的感情表达得深婉而执著,感人至深。王若虚在《滹南诗话》中引晁无咎云:“眉山公之词短于情。”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其实苏轼不仅善于以雄文大手写豪迈之情,也善于以柔婉的语言写健康的朋友之情、夫妻之情。
例六: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鉴赏第三部分(第四自然段)[27]:
这首词艺术上也别具特色,首先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塑造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不幸者形象。词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生愁恨等抽象的东西也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的。如以“流水落花”形容欢乐的一去不复返,以“天上人间”概括今昔生活对比,都是最好的形象比喻。其次,其语言有高度的概括性。它概括了人生中一些典型的、共同的、容易打动人的东西,如喜怒哀乐、离愁别恨等。人们容易感到共同之处而产生共鸣,却不易区别彼此之间的差异,如“梦里不知身是客”,不就概括了很多他乡作客之人共同的感受吗?最后,白描手法、对照比喻手法,语言精练自然,音韵和谐流畅,都提高了词的表现力。当然,对于李煜词的思想意义过高地评价是不恰当的,然而只注意他是南唐皇帝,却忘记了他还是个多愁善感的杰出词人,或者认为他的词伤感情绪较浓厚而加以贬低也是不恰当的。李煜在政治上虽然是个亡国之主,然而“在词中犹不失为南唐王”(沈雄《古今词话》)。李煜词的艺术成就应当加以肯定。
此外,在写作时,还应根据需要,适当引用一些前人的理论阐述来进行论证,以提高鉴赏文章的品位。必要时,还应专门针对不同诗歌在体裁上的特征进行鉴赏。
当然,也并不是每篇鉴赏文章在分析作品艺术性时都必须要有这些内容,在写作时可根据需要择其重点进行分析。
四、结 语
主要是就上面的分析对作品作一个综合性、概括性的评价,以强化自己的主要观点。根据写作上的需要与否,这一部分可有可无,不必勉强。
以上四部分中,前三部分一般要有,这样的鉴赏文章才算完整。一般来说,对篇幅较短的鉴赏文章来说,写作的重点主要放在第二部分“对内容的分析”上;对那种篇幅较长、理论性较强的鉴赏文章,第三部分“对艺术特征进行分析”的比例可稍微加重一些。
至于鉴赏文章的标题,一般可采用正副标题的写法来拟定。正标题一般揭示主题,副标题一般说明对什么诗词进行鉴赏。其格式一般是
××××××(正标题)
——×××《×××》鉴赏(或读《×××》)(副标题)
下面摘录笔者的一篇拙文,以供参考。
情真方能出好诗
——读《咏兰》
时人作诗,无病呻吟者有之,味同嚼蜡者有之,浅陋卑俗者有之,不知所云者亦有之。格调高雅、意境清新的诗作已不多矣!近日偶读章合祥先生的七律《咏兰》一诗,顿觉眼前一亮,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读毕,掩卷细品,更觉余音绕梁,耐人寻味。
(这是第一部分,通过发表感慨,导入所评诗作,目的是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全诗以“兰”为题,既写兰花又写人,寄寓了作者对兰花的一片痴情,更表达了作者高雅的志趣,真可谓情景交融、别具一格。
现将全诗转录如下:
咏兰(七律)
玉佩轻摇细柳身,香波暗涌寄芳魂。餐风啜露居幽远,傲雪凌霜舞孟春。陋室相邀牵素手,孤灯漫叙话尘恩。痴情道尽终无语,顿悟得失未在心。
首先,我们从内容上来解读一下此诗。
首联:“玉佩轻摇细柳身,香波暗涌寄芳魂”。“玉佩”写兰花的形与色。玉者,洁白无瑕也。自古以来皆以玉为高洁的象征。“玉佩”者,小巧玲珑,晶莹剔透也。区区二字,便将一朵仿佛是白玉雕琢、光洁无瑕、体态娇柔的兰花呈现在读者眼前。然而,它又是有动感的,它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缓缓地摇曳着“细柳身”。“细柳”二字,更凸现了兰花的纤细娇柔、婀娜多姿。第一句便将兰花颜色的洁白、质地的高雅衬托得栩栩如生。同时,作者对兰花的钟爱也尽在不言中了。“香波”一句,写兰花的香。这香,不是那种浓烈熏人的香,而是一种淡淡的,被孔子喻为“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的幽香。“暗涌”便表达了这一意境。作者伫立于兰花前,兰花淡淡的幽香一阵阵涌来,沁人心脾,使人如痴如醉。与李清照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有异曲同工之妙。“寄芳魂”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它以拟人的手法,赋予了兰花人格的魅力。兰花,不像那种浓妆艳抹的妇人,以自己的妖艳来招揽世人,而是以天生的丽质、淡淡的幽香来展现自己高雅、淡泊的君子气质,真所谓“不与众芳争高下,独向幽谷吐清香”。然而,正是这种高洁的君子气质,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颂扬。
颔联:“餐风啜露居幽远,傲雪凌霜舞孟春”。如果说上两句着重写兰花的“形”,这两句着重写的就是兰花的“神”了。“餐风啜露居幽远”展现了兰花苦寒的出身。它并非温室里娇生惯养的富贵之花,经不起风吹雨打,而是迎着自然风雨而生,饮着大地乳汁而长,居住在幽远荒僻之地的山野之花;同时也暗示出兰花秉承了宇宙间的灵气,吸吮了天地间的精髓,是大自然的骄子。正因为这苦寒的出身,兰花才能够“傲雪凌霜”,盛开在初春的寒风里。这又是人们欣赏兰花的一个重要原因。“傲雪凌霜舞孟春”不仅点明了兰花盛开的季节,更因一个“舞”字,将兰花不畏严寒、迎风摇曳、在料峭寒风中蓬勃盛开的神韵和飒爽英姿点染得如诗如画、栩栩如生。此“舞”字,真可谓该诗的诗眼,全诗因它而活,因它而具有神韵!
颈联:“陋室相邀牵素手,孤灯漫叙话尘恩”。诗句到此,笔锋一转,由写景转入抒情。作者将兰花比作自己前世今生的红颜知己。在想象中,他与兰花相约在陋室中、孤灯下,他们深情地手牵着手,窃窃私语,倾诉着互相之间的爱慕之情、感恩之情。《诗经》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画面,白乐天《长恨歌》中“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意境,又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作者的笔下。这里的“尘恩”,从字面上看,既有作者在尘世中给予兰花的养育之恩,又有兰花在尘世中给作者带来心灵抚慰的赏心悦目、修身养性之恩。然而,其中更深的意韵,则表达了作者对以兰花为象征的高洁品质的执着追求。这种追求似乎是从前世到今生、从今生到来世均痴迷不改的。从这两句中,足见作者对兰花的一片深情,真可谓“情有独钟”。唯有“情真”,才能做到“意切”,也才能写出如此独特的诗句。
尾联:“痴情道尽终无语,顿悟得失未在心”。“痴情”二字,是对上联的总括,可谓精炼之至。而“痴情道尽”以后的“终无语”,更堪称妙笔。作者与诗中的“红颜知己”四目相对,脉脉无语,在这久久的“无语”之中,则又包含千言万语,直给人以“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感。好一个“此情绵绵无绝期”的意境!最后一句:“顿悟得失未在心”,则是整篇诗作的题旨所在。通过与兰花心与心的交流,作者深深地感悟到:兰花深居幽谷时,“不以无人而不芳”;出幽谷后,或居桂殿兰宫,或入茅椽蓬牖,均宠辱不惊,照样“我自清芬我自芳”。这正是兰花的高贵所在。人,也应像兰花一样,不去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如此才能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去坦然、真诚地面对人生,活出滋味,让自身的“寸心”也“容得许多香”。至于尘世间的一切功名利禄、宠辱得失,皆为过眼云烟,何足挂齿。只要有这“傲雪凌霜”、冰清玉洁的兰花相伴,便“此生足矣”……
(这是第二部分,从内容上逐联逐字进行分析鉴赏。)
从艺术上看,此诗以咏兰为主线,既描绘了兰花的色、香、形,又表现了兰花的精、气、神。同时又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情感。诗中,作者将兰花比作自己的红颜知己,对它寄予了无限真情。既写兰,又写人,以兰喻人,寓人于兰,兰人合一,两得益彰,且无矫揉造作之感,达到了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
从语言上看,此诗格调清新,立意高雅,既无半句鄙俚之言,更无一点世俗之气,书香之味、清雅之韵,溢于言表。读之,一股文人雅士的书卷之气扑面而来,顿觉甘之如饴。与时下大多数无病呻吟、歌功颂德,或者过于直白、肤浅无物,甚至满篇大白话的“律诗”相比,此诗犹如刮过一阵清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律诗,讲究起、承、转、合。起,起始也;承,承接也;转,转换也;合,合题也。纵观全诗,《咏兰》的起承转合衔接得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律诗也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以说,《咏兰》中每一联就是一幅水墨人物画,且栩栩如生,充满诗意。律诗还讲究言外之意,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咏兰》一诗语言含蓄,只读一遍,不能得其神韵,细细把玩,越读越觉得耐人寻味。律诗,更讲究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咏兰》所表达的感情,全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作者在诗中灌注了对兰花的一片痴情,甚至已经将自己与兰花融为一体了。全诗无半点的雕琢痕迹,更无“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无病呻吟。
(这是第三部分,从艺术上对诗作进行分析鉴赏。)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又云:“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填词如此,作诗亦如此。可以说,《咏兰》一诗已达到了有境界的“高格”,而且是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高境界。如果没有作者对兰花的一片深情,《咏兰》一诗是绝不能达到如此境界的。
灵魂与花魂共舞,自我与自然相融。我们期待着合祥君写出更多更美的咏兰诗,以慰我辈拳拳之心,以抚兰花幽幽之情……
(这是结语,主要引用前人的名言,对诗作再一次进行总体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