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中心编撰的《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年版)》对风水文化也给与了客观的定位:
在第三条“社会环境健康性”一节中针对住宅风水的应用讲到:“应用辨证的观点研究住宅风水,正确引导居住者理解住宅风水,创造出符合心理健康的居住环境。”又进一步说明到:“住宅风水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深远的影响。它既含有科学的成分,又含有迷信的成分。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风水理论,正确理解住宅风水与现代居住理念的一致与矛盾,有利于吸取其精华,摒弃其糟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注居住与自然及环境的整体关系,丰富健康住宅的生态、文化和心理内涵。”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首次对风水文化给予基本客观的定位。
风水是存在的,风水与《周易》也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自古许多易学大家也都对风水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南宋易学、理学大家朱熹对风水就是很有研究的,曾赞叹北京的大风水环境(当时北京还没有成为都城):“天地间好个大风水!冀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面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重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重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所谓无风以散之,有水以界之也。”这个论述引起了其后许多政治家的关注,甚至康熙皇帝还曾为此著文“论道”。
然而,风水现象至今还不能完全用现代科技和现代人文理念去破译它,那就留给后人吧,不要非得有个结论不可,就像发掘古墓,我们现在的科技手段还不能很好地保存它,那就暂不发掘,交给后人。当然,这只是笔者个人的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