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晋侯败狄于箕

晋侯败狄于箕

时间:2023-01-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背景狄是中国北方的民族部落,主要与晋、卫接壤。狄与晋曾多次发生冲突。僖公十六年,狄趁晋惠公新败于韩原,侵晋。僖公三十三年,狄又趁晋文公去世之际,侵齐,随又伐晋。八月戊子[3],晋侯败狄于箕[4]。郤缺获白狄子[5]。免冑入狄师[8],死焉。狄人归其元[9],面如生。文公以为下军大夫。

(选自僖公三十三年)

背景狄是中国北方的民族部落,主要与晋、卫接壤。狄与晋曾多次发生冲突。僖公十六年(前644),狄趁晋惠公新败于韩原,侵晋。僖公三十三年(前627),狄又趁晋文公去世之际,侵齐,随又伐晋。

狄伐晋[1],及箕[2]

八月戊子[3],晋侯败狄于箕[4]。郤缺获白狄子[5]。先轸曰[6]:“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7],敢不自讨乎?”免冑入狄师[8],死焉。狄人归其元[9],面如生。[一]

初,臼季使[10],过冀[11],见冀缺耨[12],其妻饁之[13]。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14]。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15],承事如祭[16],仁之则也[17]。”公曰:“其父有罪[18],可乎?”对曰:“舜之罪也殛鲧[19],其举也兴禹[20]。管敬仲,桓之贼也[21],实相以济[22]。《康诰》曰:‘父不慈,子不祗[23],兄不友,弟不共[24],不相及也[25]。’《诗》曰:‘采葑采菲[26],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27]。”文公以为下军大夫。[二]反自箕[28][三]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29],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30],曰:“举郤缺,子之功也。”以一命命郤缺为卿,复与之冀[31],亦未有军行[32]

[一]竹添光鸿:所以克狄者,轸之功也。良史先书败书获,而后书之,以及归其元,此文之顺序也。

[二]竹添光鸿:所以有获白狄子之功也。

[三]竹添光鸿:接正传。

后语钱穆评先轸之举曰:“此一事,与鬻拳事亦相仿佛。鬻拳、先轸皆大臣,所争皆国之大事,其所为争皆一出于公,又所争皆甚是。先轸面君而唾,此特小节有失。然先轸之意,彼以老臣对新君,而有此失礼,虽心固无他,而疑若意存侮嫚。其君容恕之不加罪,而先轸心更不安,乃以死敌自明其心迹。此亦只是自疚内憾,求以获其心之所安,而竟出于一死。则亦不得不谓是极富于道德精神之一种表现也。”(《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一)

【注释】

[1]狄:狄有赤狄、白狄、长狄三部,此为白狄。

[2]及:到。箕:晋地名,在今山西蒲县东北。

[3]戊子:二十二日。

[4]晋侯:晋襄公。

[5]郤缺:晋下军大夫。白狄子:白狄首领。

[6]先轸:晋中军将。

[7]匹夫逞志于君:指先轸在襄公面前不顾而唾(见《秦晋殽之战》)。讨:诛戮。

[8]冑:头盔。

[9]元:首级。

[10]臼季:即晋下军佐胥臣,臼是其食邑,季是其字。

[11]冀:晋邑名,在今山西河津东北。

[12]冀缺:即郤缺,冀是郤氏食邑。耨:音nòu,锄田。

[13]饁:音yè,送饭到田野。

[14]敬,德之聚也:恭敬是德的集中体现。

[15]出门如宾:出门如见大宾。

[16]承事如祭:奉承行事如祭祀,表示恭敬慎重。

[17]仁之则也:这是为仁的准则。

[18]其父有罪:郤缺的父亲郤芮,曾想害死文公,后被诛(见《晋公子重耳之亡》)。

[19]舜之罪也殛鲧:舜惩处罪人将鲧流放。殛:流放。

[20]其举也兴禹:他选拔人却起用禹(禹是鲧之子)。

[21]桓之贼:伤害齐桓公的人。桓:齐桓公。贼:害。

[22]实相以济:以管仲为相而获得成功。济:成功。

[23]祗:敬。

[24]共:同“恭”。

[25]不相及也:罪不相及,即人若有罪不累及父子兄弟。

[26]葑:蔓菁。菲:萝卜。这两句诗出自《邶风·谷风》。

[27]取节:即节取。

[28]反:同“返”。

[29]三命:诸侯命卿,有“一命”“再命”“三命”之别,命数多为贵。先且居:先轸之子。

[30]先茅:人名。因无后代,故将其封地赏给胥臣。

[31]复与之冀:将其父故邑还给他(郤缺)。

[32]未有军行:虽有卿位,但未有军位(此时晋将、佐俱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