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康熙帝第十三子。在康熙朝晚期的政治斗争中是皇四子胤禛的坚实同盟,并在雍正继位后,成为助力他安邦立国的支柱。
爱新觉罗是清代皇室的姓氏,这个寓意着黄金帝国的姓氏成为子子孙孙的荣耀。同时,也变成了一把枷锁,锁住了父子、兄弟间的情义。历朝历代,在皇位争夺赛中,向来只有一个胜利者,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那些“多余的”参与者往往命运不济。在沈阳,有这样一处古迹,它既承载了一份皇室中难得的兄弟情,又收留了那些落寞的政治落难者,这便是盛京贤王祠。
康熙皇帝,是清朝皇帝中拥有子嗣最多的一位,这位被众多史学家列为一代明君的帝王,不仅自身勤奋好学,同时十分重视24位(包括早殇者共35位)皇子的教育。也许正因为如此,在这些皇子陆续成年后,康熙朝后期的皇位争夺战格外激烈。在这场血腥的政治斗争结束后,胜利者胤禛肃清了他所有的政敌——那些血脉相连的兄弟大难临头。唯有一人,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让他在冰冷的皇位上保留一丝亲情的温存。
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实为二十二子),母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七月,年仅12岁的胤祥跟随康熙帝东巡盛京拜谒祖陵,这是他第一次回归故土,也是首次跟随父亲远行。此后十年间,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城,身边总有胤祥相伴,可见他在父亲心中的地位。不仅得到父亲的重视和喜爱,生性豪爽的胤祥与众兄弟关系也颇为和谐,当然最为亲密的要数皇四子——胤禛了,在胤禛登基后,胤祥封赏不断,担当重任。
无论是父亲的喜爱还是兄长的青睐,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胤祥的才能。少年时代的胤祥就非常出众,他“精于骑射,发必命中”。据说有一次出巡狩猎,一只猛虎突出林间,他神色不动,手持利刃向前刺之,见者无不佩服他的神勇。他不仅继承了满人的传统技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更才思敏捷。雍正帝曾评价他“天资高卓,颖悟绝伦”,礼乐射御书数无一不能。就连政敌皇八子胤禩的老师何焯在给家人的信中,也提到十三殿下为皇帝所钟爱者,前途无量。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备受宠爱的皇子,却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受到了废太子事件的波及,被短暂囚禁。此后,虽然康熙出巡胤祥仍旧相伴左右,但已经不复当年父子亲密的场景,这一巨大的落差成了他身患重病多年不愈的诱因。很多人猜测,胤祥失宠与九子夺嫡关系颇大,极有可能是成了皇四子胤禛的代罪羊,但这也体现出他们兄弟二人一直站在统一的政治战线上,感情深厚。
康熙帝去世的第二天,入承皇位的雍正帝便任命允祥(依例为避帝讳,“胤”改为“允”)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同日晋升为和硕怡亲王。允祥终于在遭受十几年冷落之后,重新登上大清政治权力的中心。雍正元年(1723),允祥受命总理户部,之后不断被委以重任,成为雍正朝初期绝对的中流砥柱,为雍正帝治理天下立下了巨大功劳。遗憾的是,雍正八年(1730)五月初四,多年顽疾夺走了允祥的生命,此时他年仅44岁。痛失兄弟、爱臣的雍正帝十分悲痛,辍朝三日,素服三月。并将允祥配享太庙,谥曰“贤”。雍正十二年(1734),雍正帝下旨在盛京修建怡贤亲王祠,以纪念贤亲王允祥。
盛京贤王祠原址位于今小西路与奉天街交叉路口附近。几经扩建的贤王祠,规制宏大,巍峨壮观。
盛京怡贤王祠本是纪念怡贤亲王允祥的皇家庙宇,却在乾隆十九年(1754)扩大规制。这一年夏季,乾隆帝第二次东巡,途中想到盛京为龙兴重地,应建祠以纪念诸王功勋,便将盛京怡贤王祠扩大。将配享太庙的通达郡王(雅尔哈齐)、武功郡王(礼敦)、慧哲郡王(额尔衮)、宣献郡王(界堪)、礼烈亲王(代善)、饶余贝勒(阿巴泰)、郑献亲王(济尔哈朗)、颖毅亲王(萨哈廉)与怡贤亲王(允祥)一并祠祀。同时改怡贤亲王祠为贤王祠,并将祠内碑亭移于正中,将皇帝的谕旨镌刻其上。乾隆四十三年(1778),又将睿忠亲王(多尔衮)、豫通亲王(多铎)、克勤郡王(岳托)俱祀祠中。
如果说雍正帝修建怡贤王祠是为了纪念残酷政治斗争中唯一的亲情,那么乾隆帝将贤王祠扩大的举动,则可以理解为洗刷掉清朝前期所有血腥的记忆,让那些隔阂的兄弟再度相聚,成全了爱新觉罗家族男儿的黄金神话。如今,沈阳外攘门(小北门)外街北的盛京贤王祠早已消逝,只能从《盛京通志》中一段简短的描述中,回忆当年的风姿——
“贤王祠,初名怡贤亲王祠,雍正十二年建。正宇五楹,配庑各三楹,大门三楹,耳房四楹,仪门一楹,碑亭一座,左右门各一楹,皆为琉璃瓦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